•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 正文

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60

概要: 成都石室中学 李镇西 一、“初恋”:青年话题论坛 没上网之前,我听人说网上是一个虚拟世界,什么都是假的。所谓“听人说”其实主要是“听”报纸上“说”——时不时有报纸说谁谁在网上被骗了,甚至还有姑娘因“网恋”被骗而自杀!这让我对网络世界有了些恐惧感。我这把年纪的人当然不会“网恋”,但把精力抛洒在“虚拟世界”里,这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虽然用电脑写作已经四五年,但我一直拒不上网。后来看朋友用“伊妹儿”(E-mail)发信投稿十分方便,我才上了网――那是1999年12月底,因此我也算是上个世纪上网的人了;但上网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止于在网上与“伊妹儿”相好而已。 我的学生听说我上了网,便劝我网上聊天。“难道李老师就那么保守?”在学生的刺激下,再加上我其实也有点好奇心,于是,我当天晚上便试着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聊天。“你好!”刚发出一个信号,便有人回应了:“你好!”想到在同一时刻却不知在什么地方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坐在电脑前与我聊天,心中真有点激动。“你在什么地方?”我问。“你呢?”对方反问我。我有些不悦,竟像小孩儿赌气似的说:“我先问你,应该你先说。”“

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成都石室中学 李镇西 

     一、“初恋”:青年话题论坛 

  没上网之前,我听人说网上是一个虚拟世界,什么都是假的。所谓“听人说”其实主要是“听”报纸上“说”——时不时有报纸说谁谁在网上被骗了,甚至还有姑娘因“网恋”被骗而自杀!这让我对网络世界有了些恐惧感。我这把年纪的人当然不会“网恋”,但把精力抛洒在“虚拟世界”里,这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虽然用电脑写作已经四五年,但我一直拒不上网。后来看朋友用“伊妹儿”(E-mail)发信投稿十分方便,我才上了网――那是1999年12月底,因此我也算是上个世纪上网的人了;但上网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止于在网上与“伊妹儿”相好而已。 
  我的学生听说我上了网,便劝我网上聊天。“难道李老师就那么保守?”在学生的刺激下,再加上我其实也有点好奇心,于是,我当天晚上便试着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聊天。“你好!”刚发出一个信号,便有人回应了:“你好!”想到在同一时刻却不知在什么地方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坐在电脑前与我聊天,心中真有点激动。“你在什么地方?”我问。“你呢?”对方反问我。我有些不悦,竟像小孩儿赌气似的说:“我先问你,应该你先说。”“能不能不说呢?”对方又问我。我马上回道:“起码的信任都没有,还聊什么聊?”对方便问:“那你说怎么办?”我说:“那就不聊了吧!”就这样,我的第一次聊天就这样不欢而散了。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人聊天。 
  2000年7月,我在《中国青年报》上发了一篇短文《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反思》,引起了一些反响。于是,在8月上旬,我打开《中国青年报》主办的网络版“中青在线”,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对我那篇文章的反应。结果,在里面我还真看到了一些网民对我文章的回应。其中有一篇《虚拟课堂: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吗?》写得妙趣横生,作者把莎士比亚、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召集”在一块“上课”,让这些文化巨匠讨论教师是否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一看作者的名字叫“朱海军”,便按他在文章后留的电子信址给他去了一封短信,表示愿意和他交流教育。仅仅过了十来分钟,我再看我的信箱,朱海军已经回信了。——网络便是如此快捷!于是,我开始了与朱海军的网上交流。教育,是我我们谈得最多的共同的话题。几封信下来,我们彼此都感到已经心心相印了。再后来,我去深圳讲学时,在深圳工作的朱海军专门来迎接我。我们一见如故,好像是久已认识的老朋友,几乎无话不谈。其实,从我给他发第一封伊妹儿到真正见面,不过才20天! 
  那以后,我开始关注“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我一开始就被吸引了——这是一片燃烧着思想激情的原野,这是一个翻卷着精神浪花的海洋。这里是真正的自由王国:没有什么统一的话题,只有着对讨论的共同兴趣;没有什么固定的主题,只有着对论坛不变的情怀。现实的关怀与历史的忧思,国际的热点与国内的焦点,“行而上”的思考的与“行而下”的关注,都在这里汇聚与对话。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环保、爱情、婚姻、家庭以及各种社会话题,都在这里交流与碰撞。“魔鬼教官”、“三剑客”、“蓝天”、“欣颀儿”、“阿燕”、“冰睿”、“三七二十八”、“三糊涂”、“胖新”、“蝴蝶飞”、“高观”……这些或刀光剑影或妙趣横生的名字背后,都飞扬一个个意气风发的灵魂!我惊喜地发现,竟有那么多比我年轻更比我有才华、有激情、有思想、有胆略的人,在真诚而严肃地思考着关心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也开始试着在上面发帖子。第一篇是《面对张志新同志的遗像》,紧接着是《从谭嗣同到胡耀邦》,然后是我的教育故事和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一双无法回避的眼睛》、《沉重的思考》、《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我发的其实都是旧作,但很快引起网友们的兴趣,有由衷赞同的,也有直率反驳的。我开始还有些陌生人的自卑与胆怯,如同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突然冒冒失失地闯进了联合国会场,羞愧得连头都不好意思抬起来。但一个接一个的跟帖,让我完全忘“我”了。是啊,人家关注的是文章本身,谁知道你是谁?即使你脸红,别人也看不见啊!这就是网络的好处:它能壮人胆。 
  很快,我就发现了“青年话题”真有一批很认真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社会有着庄严的责任感,因而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我曾经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浅薄浮躁而自视甚高,但在这里,我至少感受到了80年代中期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特有气息。你也许可以说他们肤浅,但你无法否认他们真诚,你也许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你不能不欣赏他们的勇气。记得一次网上讨论《生死抉择》,一个叫“陈杰人”的网友发了个帖子,谈如何根治腐败的问题。我一看就觉得他立论有误,便毫不客气地跟了一帖与他“商榷”。当时在写帖子的时候,我可以说是挟风带雷,语言十分生猛;但写到结尾,我又“文不对题”地大抒其情,向杰人表示问候——网上言语就是如此自由,真正的“意识流”。杰人看了我的回帖,也不生气,反而给我留下他的电话,叫我到了北京与他联系。观点交锋,竟交出一位朋友! 
  我注意到,网友之间也体现出了鲜明的思想倾向,如果要简单地按文革时的“阶级分析法”划分,也可以划分出个左派右派之类的;但只要持论者本人是真诚的,不管他的观点有多么与众不同,他都会在遭到反驳的同时赢得包括对手在内的网友的尊敬。比如,有个叫“野地西风”的人,不时在论坛发一些在我看来是很“左”的帖子,开始我很反感,但看多了,我发现他是很认真的而绝非作秀,便对他生出了些许敬意:在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思想自由,能够严肃地保持自己信念的人,是应该受到尊重的。我看论坛上有一阵子批驳“野地西风”观点的帖子源源不断喷涌而出,大有当年我党万炮轰金门的气势;但如果是聊其他的话题,大家对“野地西风”还是蛮亲热的。如此刀光共秋波一色,剑影与柔情齐飞,在“青年话题”也算是一道诱人的景观。 
  在那年8月底快开学的时候,一个叫“冰睿”的网友在论坛发了个帖子,题为《致落榜哥哥的一封信》。这是一个在京城打工的18岁的小伙子写给农村家中哥哥的信,信不长,但其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挑战人生的坚韧精神打动了我和许多网友,许多人在冰睿帖子的后面跟帖,向他表示敬意。第二天,我到学校把这封信念给刚进高中的学生们听,以此做为给他们的“见面礼”。我的许多学生马上来向我要冰睿的电子信箱,说是回去后要给冰睿哥哥写信。当时,我是从心底感谢冰睿的,因为他为我提供了最鲜活也最真实的教育素材。 
  据说,一般来讲网友是不见面的,但进论坛刚一个月,我便见到了版主李方,那是教师节我到北京参加表彰活动的时候。到北京第一天晚上,李方开车来把我接到一个茶馆,并呼来了陈杰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都觉得互相之间好像早就是好朋友了。在氤氲的茶香中,我们谈论的大多仍然是论坛。谈吐间,我再次感到了李方的幽默、睿智与宽容,还有杰人的稳重、朴实与纯真。在北京的日子里,我还见到了专门从保定赶到我宾馆来看我的李佳。那么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我开他的玩笑:“你真是一位佳人!”同样没有第一次见面的拘束与激动,一开始我们就和自然地聊起来了,一直到深夜。在离开北京的那天,我来到李方办公所在的《中国青年报》,见了儒雅的少华和稚气的冰睿……在从北京回成都的飞机上,回忆起与李方等网友的相会,我感慨万千:网络的确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谓“虚拟世界”其实是很真实的啊! 
  回到成都不久,一个突发性的事件——朱海军之死将中青论坛的真情流淌推向了极致。 
  不知现在“青年话题”的网友们是否熟悉“朱海军”这个名字,但至少在2000年9月以前,这个名字在中青论坛乃至其他的论坛都是如雷贯耳的。可是,9月18日那天,李方在网上披露的朱海军猝死的讯息,立即在中青论坛引发一场“互联网大地震”(李方语)。朱海军生前是个生龙活虎的一个小伙子,而且特别富有个性,特别信奉“语不惊人死不休”,素来在网上特立独行,以发表“奇谈怪论”为快事。他的许多观点一直遭到许多人义或正词严或热嘲冷讽的“回敬”,但海军好像发誓要四面树敌以赢得八面威风似的,所以,他不但愈战愈勇而且愈战愈兴奋,倒也因此而显出了几分可爱的率真。他的突然逝世,引起了几乎所有网友——当然包括曾批评或揶揄过他的“对手”无限的悲痛。一时间,网上哀思如潮,泪如雨下。杰人首先在论坛上写了一副挽联,后面络绎不绝的签名者达数百人之多。我和朱海军在不长的时间里,曾有过比较深入的接触,所以尽管我至今弄不懂他的一些“怪论”,但对他本人我是充满敬意的,因此他的死令我非常悲伤。在得知他去世消息的那天晚上,我含着泪写下万字长文《泪水浸透的怀念》贴在网上。不止是我,许多网友也纷纷撰文纪念,于是各种寄托真情的文字不断地贴上了论坛。冰睿以最快的速度建起了网上灵堂,于是,网友们纷纷通过鼠标进入灵堂,面对朱海军英气逼人的遗像,寄托自己的哀思。 

[1] [2] [3] [4]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古代经典需要再发现和新认识
《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相关文章
  1. 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
  2. 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我的网络生涯“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