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⑵绝 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⑶以 不以疾也: 楚人以晏子短: 因以为号焉: 以此自终: 具以情告:⑷如 晏如也: 亲旧知其如此:⑸亡 终亡其酒: 马无故亡而入胡:⑹引 属引凄异: 引酒且饮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答案:⑴从、由 如果 ⑵断绝 最、极 消失 ⑶认为、觉得 因为 用 把 ⑷……的样子 像 ⑸走失 失掉
自主 合作 扎实 有序——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与实践,标签:语文新课程标准,http://www.51jxk.com
⑵绝 沿溯阻绝
: 绝巘多生怪柏
: 哀转久绝:
⑶以 不以疾也
: 楚人以晏子短
: 因以为号焉
:
以此自终
: 具以情告:
⑷如 晏如
也: 亲旧知其如此:
⑸亡 终亡其酒
: 马无故亡而入胡:
⑹引 属引凄异
: 引酒且饮之
: 丁壮者引弦而战:
答案:⑴从、由
如果 ⑵断绝
最、极
消失 ⑶认为、觉得
因为
用
把 ⑷……的样子
像 ⑸走失
失掉 ⑹延长
拿 拉开弓
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生本教育不敢肯定,但已经向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为今后学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扎实与有序——积累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那么老师的作用怎么体现呢?对这个问题,我在学习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后有深切的体会。他在文中说:“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否认‘价值引导’就是否认教育,就是消解教师的作用,就是放弃教师的责任,就是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内发论’的教育观;没有价值引导的自主建构,就不成其为教育过程,就必然缺乏超越性向度和足够的发展性。”所以仅有自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只有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就需要扎实而有序的课堂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
一是用开展课堂上的学生活动,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我在教文言文时,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三步翻译法,即不是让学生囫囵吞枣地“记住”翻译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学会字字落实地学习文言文,从小养成仔细探究的学习习惯。我在组织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将打印好的材料发给学生进行训练。有的学生还不满足于这种训练,自己用笔记本抄录下来再进行翻译。所以,我们班文言文的基础比较过硬。
在教古代诗歌时,我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启发,便萌生了让学生用图画表现诗中意境的念头。这种方法我以前也做过,但主要让学生在下面自己画,没让学生表现出来。在学习《诗五首》时,我让同学们上黑板画画表现自己。于是我设计了只让学生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想不到学生在画的时候,连诗中所有的情境都表现出来了,广阔和沙漠,一缕冉冉而升的孤烟,将落未落的太阳,出征的士兵,高大的城门等。有的同学如张无逸、曾炎鑫画的工笔画,一车一马,道路沙漠都十分逼真,有的同学如周华安、周梓华画的写意画,像印象派的画,什么都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我要同学们利用黑板上的画背诵《使至塞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背熟了。同学们兴趣盎然,一点也没有学习的疲倦感。
此外还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如《晏子故事两则》、《寓言四则》等课文故事性强,场景相对集中,比较适合编成课本剧。同学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家里编好后在班上演出,也能达到扎实地学习文言文的效果。
二是教给一些有用的读书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我设计的主要课型是:听读,诵读,译读,说读等。
如听读课《天上的街市》的设计。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请同学们听第一遍,然后活动:自由地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听第二遍,再一次活动:自由地说一说你听诗句后想象到的画面?请同学们听第三遍,第三次活动:在听的过程中,看有没有同学能够把诗句的内容写下来?各小组合作把本诗补充完整。最后有感情地读你所记下来的诗。全班齐读后,师进行朗读指导,然后学生再次读。
如诵读课《五柳先生传》,在听的基础上主要由学生诵读。我用了多次听读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用字典查生字。然后反复诵读,单个学生读,齐读,背诵等。读后将印好的用三步翻译法翻译课文的材料发给学生自主完成,基本上一节课可以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
如说读课《寓言四则》,我教给学生一种四步读书法,即“诵诗——正读——译读——说读”四个阅读文言文的步骤。所谓“诵读”,就是自由地高声朗读课文,培养自己对课文的语言感受能力,以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此过程要求学生每人自由地朗读一遍全文。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此过程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正音,根据学生读书的朗读情况纠正语调。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并用三步翻译法落实字词,读读译译,译译读读。此过程要求学生在译的过程中基本上掌握寓言的内容。说读。所谓“说读”,就是让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体会,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旨。此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第二课时,刚好有学校领导来听课,同学们没有一点畏惧感,在各个环节都表现出色,特别在“说读”这个环节中,由于我设计的是“说故事,说寓意,说感受”,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话可说,同学们围绕这四则寓言各抒已见,课堂气氛没有因领导的听课而沉闷,显得非常活跃,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
“说读”课还可以运用到现代文的阅读上,学习自读课文《斑羚飞渡》,因课文内容浅显,文字障碍不多,同学们阅读起来也很感兴趣,我便利用这篇课文让同学们学习表达,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一节课中,发言的同学达到了一半,连对语文一向不感兴趣的范俊杰都发了言。限于时间,没有让另外一半同学再继续发言,有的同学指着已经准备好的发言稿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老师,我准备了这么多内容,却不让我发言。”我开始还担心学生说不出什么的,没想到学生的潜力会有这么大。
对于一些比较长的现代文,我也想方设法教给学生一些处理课文的方法。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学生理解上有些障碍,我给同学们讲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先抑后扬”、“一波三折”时,学生怎么也体会不深,我就用数学中的座标系来进行图示,以横座标作为阿长的性格,以纵座标作为作者的感受,让学生一边对照课文阅读,一边找出相应的文字材料,我将这些由材料构成的点标在座标上,便得到了好几个点,将这几个点用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道曲线,时上时下地,最后由“买山海经”冲上了最高处。我指着这条曲线对学生说:“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时而好时而坏,这条曲线时而上,时而下,不就是‘一波三折’吗?这条曲线开始在最下面,后来冲上最高处,不就是‘先抑后扬’吗?”学生看后理解课文也就比较容易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新课程,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