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naomao2005 原帖地址:m/thread-37702-1-1.html《2010考试大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一般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1、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诗歌中很少说明)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手法),标签:诗词鉴赏大全,http://www.51jxk.com
naomao2005
原帖地址:m/thread-37702-1-1.html
《2010考试大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一般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1、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诗歌中很少说明)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2、表现手法,分为四种:
①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用典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等等。
② 修辞手法:比喻、衬托、拟人、夸张、象征、通感、对比、用典、赋(铺陈)、比(比方)、兴(主要是《诗经》)、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双关等等。
③ 描写手法:对比、衬托、 联想、想象、动静结合、白描、渲染、虚实结合、烘托(环境描写)、抑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等等
④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承前启后)、伏笔铺垫等。以…总领全文
考题设计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效果),表达了什么内容情感。
具体如下:
运用何种修辞手法?
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什么艺术手法?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怎样表现…的?
这首诗运用何种手法?请赏析
答题模式:
一、 运用了何种手法
二、 具体分析手法。
如:比喻,把…比做… 衬托:以…衬托…,或者:…和…对比。
借景抒情:描写…景,抒发…情
三、 表达效果
四、 抒发了…情。
修辞手法
对偶:
对偶的作用:增加诗歌的形式美和音乐美,表意凝练含蓄,抒情酣畅。
1、[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 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比喻:
作用: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什么(人:生动的塑造了什么形象。景: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怎么样的景色。物:生动形象的展现其怎样的特点。理:使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形象生动),使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拟人(将物人格化,表面上说物怎么怎么,实际上是在写人怎么怎么)
拟人的作用: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什么。突出了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例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哀江南》
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战争的破坏性,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和厌恶。
3、[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夸张
夸张的作用:突出和强调了什么。使得什么更加鲜明。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突出了愁思的深重。
4、(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8分)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对比(反衬)
包括:古今对比(以古衬今),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等
作用:把两者加以比较,一般是突出了某一方或者是突出了某种社会现象、阐明什么道理。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的愤恨和对老百姓的同情。
5.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赋
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6.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顶真:
作用:使语意连贯,具有音乐美,表现怎样的感情。
7、[湖北卷]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借代
作用: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
8、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问:这首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通感:
作用:将什么和什么相通,突出了怎么样的特点,达到了什么效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答案:将嗅觉与听觉相通,突出了清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一种美好的感受。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本诗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请简析三四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及其表达作用。
其他手法:
白描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北京卷)
[1] [2] 下一页
Tag: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