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如果你是小王的车间主任,就这件事你将对小王怎样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小刚的班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你将对小王说一点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面的句子,画□处分别使用了一个成语,请将以下五个成语,按文中的顺序写出来(只写序号)。①回味无穷 ②豁然开朗 ③联想翩翩 ④茅塞顿开 ⑤拍案叫绝某种科学理论,以最简洁的形式,完美地总结出自然界的某种规律,使人见之□,□,进而思之又觉□,□,甚至□。许多著名的科学理论,都具有这种美的魅力。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本阅读:10.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昵昵轩昂根蒂喧啾跻攀丝篁 匆遽滂滂 11.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用什么手法表现了琴声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你还能想到哪些诗句有类似手法?试举一例。 12.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分别鉴赏及对比鉴赏加练习(人教版高一选修),标签:诗词鉴赏大全,http://www.51jxk.com
(1)如果你是小王的车间主任,就这件事你将对小王怎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刚的班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你将对小王说一点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面的句子,画□处分别使用了一个成语,请将以下五个成语,按文中的顺序写出来(只写序号)。
①回味无穷 ②豁然开朗 ③联想翩翩 ④茅塞顿开 ⑤拍案叫绝
某种科学理论,以最简洁的形式,完美地总结出自然界的某种规律,使人见之□,□,进而思之又觉□,□,甚至□。许多著名的科学理论,都具有这种美的魅力。
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本阅读:
10.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昵昵 轩昂 根蒂 喧啾 跻攀 丝篁 匆遽 滂滂
11.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用什么手法表现了琴声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你还能想到哪些诗句有类似手法?试举一例。
12.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句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对比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的高超技巧是怎样体现的?
三、拓展训练:
(一)课外自读训练
阅读毛泽东的一首律诗,完成13—14题。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3. 对这首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钟山”指南京城东的紫金山,这里代指南京。“苍黄”本指青色和黄色,古人有“苍黄反复”之语,引申为巨变。
B. “虎踞龙盘”来源于诸葛亮的“钟阜龙盘,石城虎踞”,这里比喻南京的险要、雄伟。
C.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秦汉之交,项羽为博取仁义的空名,在鸿门宴上曾放走刘邦,自己最终兵败,自刎乌江。
D. “沧桑”原意为沧海桑田,意即桑田变为沧海,比喻发展变化之大,发展内容广阔无限。
14. 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颔联抚今追昔,实质上是说黑暗耻辱已经过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到来,可谓欢欣鼓舞,豪情满怀。
B. 诗中借用“霸王”的典故意在申明立场:绝不沽取什么虚名,不能使全国的解放半途而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C.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借用唐代诗人李贺的句子,是说大自然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那么“人间”的发展也要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D. 这篇诗作与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篇新闻,写作事件相同,写作时间相同,都展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空前的巨大胜利。
15. 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菩萨蛮 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镇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九派:水的支流叫派。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叫九派。
A. 作者在上阕从茫茫奔腾的大江,写到了贯穿南北的铁路。由西到东,由南到北,气象雄伟。
B. “烟雨莽苍苍”给眼前的景象布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使词的意境显得幽深、耐人寻味。
C.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生情,最后以乐观高昂的情调收束。
D. 词中“酹滔滔”来自苏轼“一尊还酹江月”,苏轼“酹江月”是凭吊“千古风流人物”,诗人这里“酹滔滔”也是用来凭吊古人。
(二)课外阅读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16—22题。
飞
我从昆明到重庆是飞的。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大有可观。因此以为坐海船坐飞机是“不亦快哉!”其实也未必然。晕船晕机之苦且不谈,就是不晕的人或不晕的时候,所见虽大,也未必可观。海洋上见的往往只是一片汪洋,水,水,水。当然有浪,但是浪小了无可看,大了无法看——那时得躲进舱里去。船上看浪,远不如岸上,更不如高处。海洋里看浪,也不如江湖里。海洋里只是水,只是浪,显不出那大气力。江湖里有的是遮遮碍碍的,山哪,城哪,什么的,倒容易见出一股劲儿。“江间波浪兼天涌”,为的是巫峡勒住了江水;“波撼岳阳城”,得有那岳阳城,并且得在那岳阳城楼上看。
不错,海洋里可以看日出和日落,但是得有运气。日出和日落全靠云霞烘托才有意思。不然,一轮呆呆的日头简直是个大傻瓜!云霞烘托虽也常有,但往往淡淡的,懒懒的,那还是没意思。得浓,得变,一眨眼一个花样,层出不穷,才有看头。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平生只见过两回美丽的落日,都在陆上,不在水里。水里看见的,日出也罢,日落也罢,只是些傻瓜而已。这种奇观若是有意为之,大概白费气力居多。有一次大家在衡山上看日出,起了个大清早等着。出来了,出来了,有些人跳着嚷着。那时一丝云彩没有,日光直射,教人睁不开眼,不知那些人看到了些什么,那么跳跳嚷嚷的。许是在为自己催眠吧。自然,海洋上也有美丽的日落和日出,见于记载的也有。但是得有运气,而有运气的并不多。
赞叹海的文学,描摹海的艺术,创作者似乎是在船里的少,在岸上的多。海大大的单调,真正伟大的作家也许可以单刀直入,一般离了岸却掉不出枪花束,像变戏法的离开道具一样。这些文学和艺术引起未曾航海的人许多幻想,也给予已经航海的人许多失望。天空跟海一样,也大也单调。日月星云霞,文学和艺术似乎不少,都是下之观上,说到整个天空的却不多。星空、夜空还见点儿,昼空除了“青天”“明蓝的晴天”或“阴沉沉的天”一类词儿之外,好像再没有什么说的。但是初次坐飞机的人虽无多少文学艺术的背景帮助他的想象,却总还有那“天高任鸟飞”的想象,加上别人的经验,上之视下,似乎不只是苍苍而已,也有那翻腾的云海,也有那平铺的锦绣。这就够揣摩的。
但是坐过飞机的人觉得也不过如此。云海飘飘拂拂地弥漫了上下四方,的确奇。可是高山上就可以看见;那可以是云海外看云海,似乎比飞机上云海中看云海还清彻些。苏东坡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飞机上看云,有时却只像一堆堆破碎的石头,虽然也算得天上人间,可是我们还是愿看流云和停云,不愿看那死云,那荒原上的乱石堆。至于锦绣平铺,大概是有的,我却还未眼见。我只见那“亚洲第一大水扬子江”可怜得像条臭水沟似的。城市像地图模型,房屋像儿童玩具,也多少给人滑稽感。自己倒并不觉得怎样藐小,却只不明白自己是什么玩意儿。假如在海船里有时会觉得自己是傻子,在飞机上有时便会觉得自己是丑角吧。然而飞机快是真的,两点半钟,到重庆了,这倒真是个“不亦快哉”!
16. 在“当然有浪”一语前面省去了通常可以体会到的“海上不是有浪吗?”一句问话,意思是有浪该可观了。在文中再找出一处和这句同样处理的文字,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江湖里有的是遮遮碍碍的,山哪,城哪,什么的……”写出文中与“山哪”“城哪”相照应的语句。
与“山哪”相照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城哪”相照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用一个句子概括出作者所说的日出、日落“有意思”“有看头”的条件。
19. “坐过飞机的人”是指 ( )
A. 所有坐过飞机的人。
B. 作者自己以及那些在飞机上没有见过什么奇观的人。
C. 作者之外的那些在飞机上没有见过什么奇观的人。
D. 作者自己。
20. “也多少给人滑稽感”中的“也”字表示的意思是 (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