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在结构顺序的安排上。《琵琶行》就全诗而言,依次写江边闻琵琶、江心听琵琶、听诉身世苦、共鸣感慨多,结构严谨;就音乐描写而言,先写琵琶女调弦动作,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最后写乐曲收束,层次分明。《李凭箜篌引》先渲染乐声产生的艺术效果,用的是“先声夺人”的笔法,再点明李凭在弹奏,只用两句直接描写声音,却着重刻画奇异怪诞的艺术境界,通过客观环境的反响来反衬李凭技术的高妙,意象繁密跳脱。《旧唐书》说李贺“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形象地点出了李贺诗作结构上的“怪”。 在表现内容的侧重上。《琵琶行》主要是突出表现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对音乐的精妙描写只是为表现琵琶女服务。因而作者对琵琶乐声的描绘,处处紧扣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感情:“弦弦掩抑声声思”,是叙述她“平生不得志”的无限哀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展现她起伏的心潮汹涌澎湃,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感情又一次的大爆发,最后,“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的琴声,表现了琵琶女悲愤欲绝,五脏俱裂的内心。再加上琵琶女自叙悲惨的遭遇身世,怎能不引发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分别鉴赏及对比鉴赏加练习(人教版高一选修),标签:诗词鉴赏大全,http://www.51jxk.com
在结构顺序的安排上。《琵琶行》就全诗而言,依次写江边闻琵琶、江心听琵琶、听诉身世苦、共鸣感慨多,结构严谨;就音乐描写而言,先写琵琶女调弦动作,然后分两个阶段写她的演奏内容,最后写乐曲收束,层次分明。《李凭箜篌引》先渲染乐声产生的艺术效果,用的是“先声夺人”的笔法,再点明李凭在弹奏,只用两句直接描写声音,却着重刻画奇异怪诞的艺术境界,通过客观环境的反响来反衬李凭技术的高妙,意象繁密跳脱。《旧唐书》说李贺“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形象地点出了李贺诗作结构上的“怪”。
在表现内容的侧重上。《琵琶行》主要是突出表现琵琶女这个人物形象,对音乐的精妙描写只是为表现琵琶女服务。因而作者对琵琶乐声的描绘,处处紧扣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感情:“弦弦掩抑声声思”,是叙述她“平生不得志”的无限哀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展现她起伏的心潮汹涌澎湃,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感情又一次的大爆发,最后,“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的琴声,表现了琵琶女悲愤欲绝,五脏俱裂的内心。再加上琵琶女自叙悲惨的遭遇身世,怎能不引发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样,不仅暗示了诗的主题,而且升华了诗的内容。《李凭箜篌引》中则基本上忽视了弹奏者和听者,只用“李凭中国弹箜篌”一句作描写、介绍,主要突出弹奏者的弹奏技艺,描摹乐曲的艺术效果。
在表达效果上。清人方扶南有一段评论:“白香山《江上琵琶》……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移人、泣鬼,正可看作这两首诗不同表达效果的形象概括。《琵琶行》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它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描绘琵琶声,用简洁清晰的景物烘托气氛,而这一切又都围绕着人,围绕着人的情感来写,使眼前景、耳中声、心头景三者结合,浑然一体,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歌女再次弹奏时,作者把更复杂的环境气氛和人物情态压缩在四句诗中:“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描写音乐,而能与人物情感融汇在一起,因此《琵琶行》以抒发委婉真切的情感著称,确实能移人性情。《李凭箜篌引》通过描绘李凭箜篌所创造的离奇幽怪的艺术境界,赞美李凭的高超技巧,也曲折地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写湘妃素女闻声泣下,在早已滴满清泪的斑竹上又洒下点点泪斑,连善于鼓瑟的素女也惆怅万端,黯然伤情;乐声不仅感动了山上的神妪,而且使仙人吴刚难以入眠……如果说《琵琶行》中作者的感受,我们也许有过类似的体验,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则需要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想象。有人说这首诗的描写“幽若神鬼,顽若异类”,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它的特点,即以描绘幽冷怪诞的意境取胜,可以算得上是惊天地,泣鬼神。
总之,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二诗虽同写音乐,却各有千秋,令人叹为观止,不愧为中唐诗坛上的两朵奇葩。
【模拟试题】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拜谒 哽咽 液晶 弃甲曳兵 奖掖后进
B. 虔诚 乾坤 掮客 潜移默化 黔驴技穷
C. 山麓 贿赂 辘轳 戮力同心 碌碌无为
D. 阡陌 悭吝 翩跹 谦谦君子 牵强附会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夙愿 纷繁芜杂 呕歌 音容笑貌
B. 跫音 感人肺俯 火钵 张灯结采
C. 太息 乌蒙磅薄 彳亍 白浪涛天
D. 寥廓 峥嵘岁月 琼葩 潺潺涓涓
3. 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要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加以________。
②《长亭送别》被誉为写离愁别绪的绝唱,被认为是抒情艺术的_________。
③鉴赏戏剧要理解戏剧语言的语意,_______注意其修辞特点,而且要着眼于表达效果,体会其情味。
A. 品味 典型 不是 B. 品味 典范 不仅
C. 品位 典范 不是 D. 品位 典型 不仅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开始两天硬闯经常是被拦回,后来终于总结出一套“闯关”秘籍,算是摸着门、上了道,并且屡试不爽。
B. 在冰心老人的《寄小读者·通讯十八》中,有一句话写得十分有意思:船儿只管乘风破浪的一直地走,走向那素不相识的他乡。
C. 巴特尔将在今天赶赴美国,稍后飞往纽约与尼克斯队签约。王治郅在迈阿密,姚明在休斯敦,三大中锋又成掎角之势。
D. 眼下的MP3市场就到处流行着这种“买椟还珠”式的滑稽表演,为了所谓的时尚,许多消费者在购买MP3时,首要考虑的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包装是否迷人。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目前,高级保险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人才仍然相当短缺,而这些关键人才却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有竞争力。
B. 今后几年,广告行业对广告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将会加大,高校广告专业的毕业生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C. 随着我国经济过度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传输的综合频道、专业频道层出不穷,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设置已达到一种白热化的状态。
D. 2005年,所有人,所有的心都不平静,2005年的高考充满着史无前例的风险、挑战、机遇和考验。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你还会背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吗?
B. 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体坛明星、舞星……等众多的星。
C. 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D.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7. 根据故事写对联。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8. 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对象,用语得体,才会有好效果。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出恰当的话。(每句话不少于30字)
青年工人小王经常请假不参加车间的技术培训,理由是要在家当“陪读”——陪儿子小刚复习功课,做家庭作业,否则会考试不及格。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