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古文学习初中语文古文学习资料(九下)(语文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正文

初中语文古文学习资料(九下)(语文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01-04 17:08:50]   来源:http://www.51jxk.com  古文学习   阅读:8693

概要: -初中语文(语文版)古文学习资料(九下)《古文二则》(《四知》、《私心》)1、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时顺阳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四知》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私心》选自《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2、字音:骘zhì 谒yè 辄叱zhéchì 谏jiàn 藉jiè 悫què3、通假字:4、一词多义:闻 闻其贤而辟之(动词 听说) 鸡犬相闻 (动词 听见)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与“所”构成所字结构,知道的情况)遗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动词 赠送)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 给予)尽 伦奉公尽节(动词 竭尽) 林尽水源(动词 完,终了) 触草木,尽死(副词 全部,都)是 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代词 这样) 斯是陋室(判断动词 是)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代词 这)退 退而安寝(动词 回来) 是进亦忧,退亦忧(动词 退职,退隐)5、古今

初中语文古文学习资料(九下)(语文版九年级必修备课资料),标签:古文学习翻译,http://www.51jxk.com



 -初中语文(语文版)古文学习资料(九下)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1、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时顺阳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四知》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私心》选自《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2、字音:骘zhì    谒yè    辄叱zhéchì      谏jiàn     藉jiè     悫què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闻    闻其贤而辟之(动词  听说)      鸡犬相闻 (动词  听见)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与“所”构成所字结构,知道的情况)
遗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动词 赠送)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  给予)
尽    伦奉公尽节(动词 竭尽)         林尽水源(动词   完,终了)
      触草木,尽死(副词  全部,都)
是    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代词   这样)    斯是陋室(判断动词  是)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代词  这)
退    退而安寝(动词  回来)          是进亦忧,退亦忧(动词  退职,退隐)
5、古今异义: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古义:读作wèi,赠送;今义:读作yí,丢失,漏掉)
时人方之前朝贡禹(古义:比方;今义:与“圆”相对)
性质悫,少文采(古义:性,生性,本性,质,诚信;今义:事物的特征)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古义:宽和,宽容;今义:含蓄而不显露)
每三公有所选举(古义:选拔举用贤能;今义:选出)
6、词类活用:
   暮夜无知者: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名词作动词用,怀揣。
   诸子或时谏止:名词作状语,有时候。
   在位以贞白称:名词作动词用,著称。
   亦以此见轻:形容词作动词用,轻视。

《与朱元思书》
1、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其诗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2、字音:缥piǎo   邈miǎo   嘤yīng   鸢yuān   戾lì    柯kē    泠líng
3、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婉转地叫)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4、一词多义:
   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   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  断,停止)
   上    负势竞上(动词   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   在上面)
   无    直视无碍(动词  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否定副词   不)
5、词类活用: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比高远。
     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6、古今异义:
    鸢飞戾天(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事务(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政治才能)

《送东阳马生序》
1、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明代散文家。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
2、字音:咄duō   箧qiè   屣 xǐ  媵yìng   臭xiù   烨yè  裘qiú  
3、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4、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用,腰佩,腰上系着)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5、一词多义:
  以   以衾拥覆(介词 用)                  以是人多……(介词  因为)
       以书假余(介词 把)                  无从致书以观(连词  来)
6、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菜汤)
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
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势)
或遇其叱咄(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卒或有所闻(古义:最终,终于;今义: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不真)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古义:官府;今义:县令)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古义:教太学生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7、中国古代的学校名称:古代帝王学习之地叫“名堂”;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乡学叫“庠”,及地方所办学校;国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官府设立的学校叫“馆学”,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叫“蒙馆”。

24《与妻书》
1、作者简介:林觉民(1887—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本文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
2、字音:晤wù   婉wǎn   彀gòu
3、通假字: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通“够”,能够)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依傍,依靠)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
4、一词多义:
   至    吾至爱汝(副词  最)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动词  到来)
   语    何事不语(动词  说)         以此行之事语汝(动词   告诉)
         语云:仁者“老吾老……”(名词  话)
   竟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副词  完)    竟日不出门(副词  终,整)
         小人告了一年状,竟无人做主(副词  竟然)
   书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代词  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  写)
         余幼好书(名词  书籍)
5、词类活用:
汝幸而偶我(偶:名词作动词用,嫁给)
窗外疏梅筛月影(筛:名词作动词用,漏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名词作动词用,尊敬)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名词作动词用,爱护)
汝泣告我(泣:名词作状语,哭着)
瓜分之日可以死(瓜,名词作状语,像瓜一样)
意洞手书(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当尽吾意为幸(尽: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容词作动词用,保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1] [2] [3]  下一页


Tag:古文学习古文学习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古文学习
上一篇:让古文课堂教学散发美酒般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