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设计二]伸缩购式“菜篮子”“菜篮子”采用纯棉帆布、玉米皮制作,突出了环保和方便两大特点。其中,提手设计有金属扣,可以自动调节提手的袋子,如果想手提的市民,可以把提手调短,如果想肩背的市民,则可以把提手调长。此外,“菜篮子”内还设计有一个小袋子,不用的时候可以把整个“菜篮子”折叠起来。[设计三]魔术式“菜篮子”即折叠式“菜篮子”,不但颜色各异,“菜篮子”的形状也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来制作,可设计成笑脸的形状,也可设计成橄榄球的形状,甚至还可以设计成小动物的形状。材料也可以多样化,玉米皮、无纺布、尼龙布、棉布等都可以,这样的“菜篮子”,更有个性。3、活动评价:看哪个组编制的快,创意妙,哪个组即获胜。活动五:我把“金点子”带回家活动目标:体验减少白色废物,拎起绿色菜篮子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学习目标:向家庭成员进行宣传,传授制作技艺。学生获得的关键技能:交往与表达能力。活动步骤:塑料袋白色垃圾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人们都知道白色垃圾对环境有危害,但是从来没有详细地了解它们,更没有下决心去拒绝它们,同学们在了解了塑料袋的危害以后,深切感觉到舍弃使用塑料袋已刻不缓,不仅我
“告别塑料方便袋 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标签: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活动实施方案,http://www.51jxk.com[设计二]伸缩购式“菜篮子”
“菜篮子”采用纯棉帆布、玉米皮制作,突出了环保和方便两大特点。其中,提手设计有金属扣,可以自动调节提手的袋子,如果想手提的市民,可以把提手调短,如果想肩背的市民,则可以把提手调长。此外,“菜篮子”内还设计有一个小袋子,不用的时候可以把整个“菜篮子”折叠起来。
[设计三]魔术式“菜篮子”
即折叠式“菜篮子”,不但颜色各异,“菜篮子”的形状也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来制作,可设计成笑脸的形状,也可设计成橄榄球的形状,甚至还可以设计成小动物的形状。材料也可以多样化,玉米皮、无纺布、尼龙布、棉布等都可以,这样的“菜篮子”,更有个性。
3、活动评价:
看哪个组编制的快,创意妙,哪个组即获胜。
活动五:我把“金点子”带回家
活动目标:体验减少白色废物,拎起绿色菜篮子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学习目标:向家庭成员进行宣传,传授制作技艺。
学生获得的关键技能:交往与表达能力。
活动步骤:
塑料袋白色垃圾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人们都知道白色垃圾对环境有危害,但是从来没有详细地了解它们,更没有下决心去拒绝它们,同学们在了解了塑料袋的危害以后,深切感觉到舍弃使用塑料袋已刻不缓,不仅我们学生自己要做到,更重要的是让全社会的人都参入到行动中来。于是,可让学生和父母一同开展“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
1、将塑料袋的危害向家长进行介绍,让家长也意识到抵制塑料袋的必要性,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2、发动家长拾起搁置多年的传统草编技术(我们莱州是全国有名的草编之乡),并将家庭成员中拒绝塑料袋的小故事、编制绿色菜篮子的小窍门及收获和体会记录下来。
3、对各个家庭进行调查统计,并将开展活动前与后的情况进行数据对比。
4、在学校、家庭开展活动的基础上,走向村庄、集市,通过广播、张贴宣传标语、发放传单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告诉市民塑料方便袋的危害,并将自己制作的“菜篮子”进行赠送,让他们在宣传横幅上进行签名。
活动六:环保箴言口号设计、绘画比赛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对减少废物的认识,激发想象力,培养审美观念。
活动程序:
1、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宣传举办环保箴言口号设计比赛或绘画比赛,
征集优秀箴言有关事宜。
如:环保又时尚,就用棉布袋。尹滕辉(四、一班)
想着爸爸每天拿着环保袋上街买菜,那感觉肯定很帅! 高悦廷(三、三班)
少用一个塑料袋,就能为我们的环境做一份贡献,从现在开始,告别白色垃圾,支持环保购物袋!尹岩坤(三、二班)
棉布意味着舒服,棉布意味着环保,让我们在棉布的环绕中幸福等待奥运的钟声吧!赵阳(五、二班)
付诸每个小小的行动,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建设,珍惜任何可再利用的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才能为我们身处的地球村付出真正的帮助。孙嘉义(五、一班)
2、胜出的口号或绘画可张贴于回收箱和环保栏,或制成警示牌插到花坛中,营造环境教育气氛。
活动七:成果总结与展示
活动目标: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将自己的发现、收获与他人进行交流。
学习目标:将发现、收获等以恰当的方式与特定人群进行交流,运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将项目展示给大家。
关键技能:交流,分享,展示信息,艺术设计
准备工作:复印材料以及在现场收集到的信息,特别是照片。
活动建议:
1、活动展示:
雏鹰争章。结合雏鹰争章,制定各年级争得环保章的要求:低年级:说环保小故事,收集一条环保信息,参加一次环保活动;三、四年级:办环保小报,收集一条环保信息,参加一次环保活动;五年级:收集五条信息,参加两次环保活动,以《善待地球,善待生命》为题,将本次活动的收获、感想、体会等写成文章。
评选表彰。评选出积极参与活动的“研究小能手”、“告别塑料袋模范家庭”,以及在出谋划策中金点子最多的“聪明小精灵”。 评价标准:能积极参加绿色活动,对活动能提出有创意的改进方案,在活动过程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目标,能不断在活动中表现和提升自己。颁发奖状和奖章。
2、确定听众:与学生讨论,他们认为应该将发现与谁进行交流?是全校其他同学还是当地的其他学校?是媒体,研究机构,地区性科技组织?
3、确定手段:利用现有的资源,讨论应当如何将他们的发现展示给听众。各种交流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报告可以被束之高阁,会议也可能很快被人遗忘,海报的形式会让人记忆的长久一些,但形式设计必须吸引眼球。)
4、确定时间与地点:讨论在什么样的时间、地点展示会产生最大的影响?
5、确定角色:学生小组如何分配职责?他们是否需要学习推广和展示技巧?是否需要电脑展示及相关技能?
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刚开始,由于活动内容的吸引可能学生处于好奇,热情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学生意想不到的困难,部分学生有可能变得不敬意起来。教师应用科学家的榜样力量做好针对性的教育。
2、要注重对队员科学理念的培养。此活动能激发学生热心环保的责任感,使他们掌握许多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活动中,不能光凭一时热情而使方案实施敷于表面,而更应注重实施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实践的成败中,认识到科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培养起用科学理论解决问题的理念。
3、在活动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其它问题,都有待于在具体实践中探讨解决。如学生试验技能问题可利用实验课进行有关培训,编制技术问题可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老农进行技术指导等。
八、预期效果及呈现方式
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
本方案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富含教育意义的活动,会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积极实践减少塑料垃圾废物,替代使用,循环再用;争做“环保标兵”,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劳动成果,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等等。
2、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这些主体参与的探究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估算、取样、监测、表格记录、统计数据、分析整理等科学研究技能,同时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际你能力、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拓展了学生知识,增强了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能力
本活动在让学生走进社区、亲近自然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使他们了解和认识了多方面的知识,如:生态环境的组成、环境资源、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小学生在书本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时,因为亲身经历了活动,知识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内化形成,其效果又是教师灌输教育所不能达到的。
九、评价标准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