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首先要考虑这道题在问什么,也就是在考哪个知识点。一般来说,还是在这三方面设题:1.表述某个词语或概念的含义;这种题需要“瞻前顾后找信息”,并有统观意识,也就是根据本文或本段的话题,将整篇、整段、几段一起看。2.表述某个语句的含义; 这种题思路与第一种题差不多,解释句子实际还是解释词语,是句中的关键词。3.表述文章介绍的事物的特点、本质、原理或最新发现。 这种题最常见。做题的核心在于弄清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的本质或原理是什么,找到最核心的话,寻找其中最关键的词语将其连缀成句。这类题要整合的信息区间往往比较大,要有整段、几段甚至全文统观的意识。因此,还是把文章思路理清,特别是句间关系要搞清楚,分出层次以后归纳的要点一般就会比较全了。三、文学类作品解题指导。(一)散文类作品设问角度。散文类作品常见的设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解说。一般分为三种:(1)解释重要词语。注意:①“瞻前顾后”找信息。②用具体明白的话解释抽象含蓄的词句。③解释到位,不概括过宽(2)解释重要语句。包括①解释语境含义。将文本读懂,利用句意和句间关系得出结论。②解读深层含义。这种题不只需要把文本读
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4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首先要考虑这道题在问什么,也就是在考哪个知识点。一般来说,还是在这三方面设题:
1. 表述某个词语或概念的含义;
这种题需要“瞻前顾后找信息”,并有统观意识,也就是根据本文或本段的话题,将整篇、整段、几段一起看。
2. 表述某个语句的含义;
这种题思路与第一种题差不多,解释句子实际还是解释词语,是句中的关键词。
3. 表述文章介绍的事物的特点、本质、原理或最新发现。
这种题最常见。做题的核心在于弄清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的本质或原理是什么,找到最核心的话,寻找其中最关键的词语将其连缀成句。这类题要整合的信息区间往往比较大,要有整段、几段甚至全文统观的意识。因此,还是把文章思路理清,特别是句间关系要搞清楚,分出层次以后归纳的要点一般就会比较全了。
三、 文学类作品解题指导。
(一)散文类作品设问角度。
散文类作品常见的设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解说。一般分为三种:
(1)解释重要词语。
注意:①“瞻前顾后”找信息。
②用具体明白的话解释抽象含蓄的词句。
③解释到位,不概括过宽
(2)解释重要语句。
包括
①解释语境含义。
将文本读懂,利用句意和句间关系得出结论。
②解读深层含义。
这种题不只需要把文本读懂,还需要背景知识
解说句子实质上还是解说词语。
③解读思想感情。
这其实比较特殊的解释重要语句题,许多句子作者说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很深的情蕴。这种题的解读要和下边讲的归纳概括联系起来,在把握全文主旨的情况下体会作者在某句话中的情味。
2、归纳概括。
这种问法几乎是每份阅读题都有的,一般分为四种。
①段落要点归纳概括。
第一种是分层概括。做这种题时先要一句一句把段落读完,认真分析这句说的什么,那句说的什么,哪几句可以归为一层,然后提炼出每个层次中的关键词语,做为要点。
第二种是整体概括。这需要掌握本段的中心句,根据中心句概括要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找一个能够统率全段的语句。
②文段要点归纳概括。
所谓文段要点是指几个段落,出题者往往要求学生在几个段落范围内归纳要点。做题思路和段落要点归纳概括类的题差不多,也是把文章思路理清楚,或者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做为要点,或者将整个文段分出层次,概括层意做为要点。另外,要提示的是,文中的每个段落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是概括的关键处。
③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这种题需要统观全文,根据本文的话题和主旨,根据行文思路概括。
④文章思想感情概括。
这种题也需要统观全文,要特别强调阅读的四个意识。一般来说,反映主题的话大多在文章结尾处,也就是所谓的“卒章显志”。
3、评价。
评价是阅读的重要工作,也是设题的重要方面。一般分为两类。
(1)内容评价。作者在说什么,我们怎么看。
做这种题,首先要把握作者在说什么,也就全文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再谈自己的看法。一般 来说是要同意作者的看法的。
(2)写法评价。
①行文思路评价。
这种题需要平时学的语文知识做基础。题目一般会问“这样的安排或这段(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种题首先要看“这种安排或这段话”本身说的是什么,是叙述,是议论,还是抒情,在文处于什么位置,然后看看它们在全文中的地位。如果在开头,一般作用是引入话题,引领全文或引起下文,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在后文做铺垫等等;如果在文章中间,一般起过渡作用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在文章结尾则是收束总结全文,和前文做呼应等等。如果“这种安排或这段话”是叙述则目的在于交待事情的缘由,或者是为下文的议论做基础。如果是议论,则一般是点明主题。
②表达技巧评价。
答这种题首先要答出这种技巧在内容上的作用,也就是通过这种技巧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答这种技巧的效果(具体见下表)。
名称 特点 作用
修
辞 比喻 生动形象,使特点突出
借代 同上
比拟 同上
夸张 同上,给读者强烈冲击
对偶 语言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 语言整齐,有气势
反问 意思更鲜明,感情更强烈
反复 有气势,起强调作用,表达效果更强。
写
作
手法
第一人称 直接写见闻感受 现场感强富于真实性
第二人称 可成呼告对话之势 便于直接抒情
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灵活 角度丰富,叙事角度全面
对比衬托 使要表现的人或物的特点更加鲜明
象征 两事物有共同特征 使抽象的特征表现得形象、鲜明
托物言志 借物抒怀 简单生动的形象,传达深刻抽象的思想
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寄托感情
肖像描写 使人物抽象的性格形象地展示
动作描写 同上
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内心
语言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
白描 简洁勾勒 准备、简洁、传神,特点鲜明
细描 精雕细刻 使对象纤毫毕现,具体生动地展示其特点
插叙 使内容更丰富,深化主题
倒叙 设置悬念
先抑后扬 在变化的反差中,使意思表达得更充分
③语言运用评价。
一般分为三方面内容:用词、人称、句式。答题思路和表达技巧评价差不多。
(二)小说类作品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概括情节。
先概括情节的主要内容,力求用一两句话把情节概括出来。
要注意的是概括到位,防止概括过宽,当我们根据自己的概括复原小说时,大概还应该是原来的内容。
2、初步分析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外貌、行为(动作)、语言、心理、遭遇、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别人对他的态度等方面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内心世界和命运(也就是人物形象)。
要注意的是“分析”,应该从文中的叙述内容寻找分析的依据,并且不能只是对人物进行描述,要有找描述,有评价。
3、理解小说主题。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要挖掘人物、情节背后的根源,体会作家由本篇小说阐发的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这其中也有一个概括到位防止过宽的问题。
4、根据主题验证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5、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用来交待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空间,烘托气氛,侧面揭示主题等作用。分析环境描写时要以上几个方面思考。其中社会环境描写一定要和主题结合起来考虑。
6、对写法做出评价。
写法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结构、表现手法和语言赏析。
(1)结构包括:
①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②线索,
③行文安排。
(2)表现手法包括:
象征、对比、夸张、白描各种描写方法和各种修辞手法。
(3)语言赏析指的是分析具体语境的词句的含义、作用和表现力。
注:一般来说,写法评价的设题方式多为“什么描写(情节、安排、细节)的作用是什么?”答这种题一般要从“这样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对情节安排的作用,对揭示环境的作用,对结构的作用,对表达效果的作用”这些角度思考。
第五板块:作文
考纲要求
能根据下列要求进行写作。
1.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写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3.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5.鼓励写思想深刻、材料新颖、有文采、有创意的文章。
安杰
上一页 [1] [2]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