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命题作文审题(人教版高三必修)» 正文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人教版高三必修)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922

概要: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1)偏正结构。 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色彩》,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与事物来写。 如《诗意地生活》(2007湖南),重点是要分析“偏”的部分,并要区分与《诗意的生活》的不同,前题是状中关系的短语 ,后题是定中关系短语,《诗意地生活》要我们写“以什么方式和态度去生活”,《诗意的生活》要我们写“诗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个强调的如何生活,一个阐释的是某种生活状态的具体内涵,《诗意地生活》要能要求重点要写个我的人生观与生活态度,《诗意的生活》叫可以写他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再如《水的联想》(2005北京春招)就要把握“联想”二字,想到水的“自由”、“灵动”“纯洁”、“勇往直前”等秉性,选某一方面集中笔墨去写,可以围绕“水”演绎曲折动人的故事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人教版高三必修),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
(1)偏正结构。 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色彩》,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与事物来写。 如《诗意地生活》(2007湖南),重点是要分析“偏”的部分,并要区分与《诗意的生活》的不同,前题是状中关系的短语 ,后题是定中关系短语,《诗意地生活》要我们写“以什么方式和态度去生活”,《诗意的生活》要我们写“诗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一个强调的如何生活,一个阐释的是某种生活状态的具体内涵,《诗意地生活》要能要求重点要写个我的人生观与生活态度,《诗意的生活》叫可以写他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再如《水的联想》(2005北京春招)就要把握“联想”二字,想到水的“自由”、“灵动”“纯洁”、“勇往直前”等秉性,选某一方面集中笔墨去写,可以围绕“水”演绎曲折动人的故事,也可以写水蕴含的哲理情思,均可写出一篇好文章。
(2)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决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贡献”。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关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在在审题之意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及转化,就是切合了题意。如《自由与纪律》,重点是弄清“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可以有两种理解:A.纪律是自由行以实现的保障;B.纪律是通向自由之路的障碍。像这类文章,适合写成议论文。抓住了标题的重点,就等于抓住了文章写作的命脉,奠定了写好议论文的基础。
  (3)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如2005年天津题《留给明天》,题眼就在“留给”上。围绕“留给”,首先应明确“明天”一词指的是“未来”,而“留给”的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由于“留给明天”主语、宾语的空缺,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像空间。①从“谁”留给明天的层面思考:可以是“我”要留给明天什么(可借此对自己的未来表态,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给明天什么。②从到底该留“什么”给明天的层面思考:“把口碑留给明天”、“把色彩留给明天”、“把记忆留给明天”、“把微笑留给明天”、“把遗憾留给过去,把梦想留给明天”、“把青山绿水留给明天的子孙后代”……如《怀想天空》(2007江苏)、《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安徽)、   《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上海)等题目,重点是要分析动词和宾主中心语。如《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安徽),就要关注“春光”和“妈妈”,“春光”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为什么要“看妈妈”?经过分析得出:“春光”具有“暖和、柔顺、温馨、和美”等特征,代表我对妈妈的一颗感恩的心、一片孝顺的情、一份至诚的爱;“妈妈”给了我生命,哺育我长大,教我学做人,没有“妈妈”就没有我和我的今天,所以我要去看她。再关注动词“提”和 “看”,就知道要花一定笔墨写写打包“春光”、看望“妈妈”的过程,至于“妈妈”对“我”的好及见到我时的反应,则不是重点,粗略勾勒可矣!
   (4)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常乐”的“乐”前还有一个修饰语“常”,这也是审题时不能忽视的。可以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感受,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如《我能》(2007辽宁),重点是要分析谓词“能”,“能”是一种勇气,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也是一种能力,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行文。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2007江西),《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上海),这类题目要求在全面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中心词语,如《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就要确定陈述的对象——语文,谁陈述——我,清泉的涵义——语文教我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给我信仰,给我勇气,没有它,我无以成长。如此一来,写写语文给我的好处及我对语文的深厚感情,则八九不离十。
对于这类题目审题之意时主要是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如2005年辽宁题《今年花胜去年红》此文题传达的有效信息有:①写作内容是“花”,是“红花”。“花”在题中有比喻义,需要展开联想,思考它喻指什么。它可喻指红红火火的现象、蓬勃繁盛的事业,也可喻指思想崇高、才学优秀、成绩突出的精英。思考时要从不同角度把这些写作对象具体化,写感受最深的方面。②题眼是“胜”,“胜”在题中是“超过”、“胜过”的意思,文章重心就应放在“今年”的“花”红上,在今年的巨大变化中体现出优秀人的涌现、社会面貌的变化或祖国事业的繁荣等。
单句式: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1987 上海)这是一个动补结构的题目。 “ 有感 ” 表明这是写以议论为主的感想,其补充结构 “ 于五十年前的今天 ” 则对感想的内容做了限定:对 1937 年的 “ 卢沟桥事变 ” 的历史事件发表感想。
    复句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2 全国)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写作时理应 “ 忧 ”“ 乐 ” 并举,重前略后或重后略前都会给人以失重之感。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06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 " 森林 " 气候》。
【审题思路】
A.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例如《尝试》: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再如《北京的符号》:
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
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如《肩膀》: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
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团结协作(“并肩作战”);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人教版高三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