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两个故事对比,一丑一美,一抑一扬,出题的倾向性非常明显,材料中有明确的提示“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这就容易使人联想到感恩,回报,传递爱心等。可以这样思考: 丛飞——以德报怨; 那个受助者——狭隘的面子观 四年级的小学生——帮助别人不在于你付出多少,关键在于你的精神和行动值得赞扬。材料作文应注意的问题:①全面理解不是面面俱到。【例】(2007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
2017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及审题提示(一)续(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标签:初中作文教学大全,http://www.51jxk.com
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两个故事对比,一丑一美,一抑一扬,出题的倾向性非常明显,材料中有明确的提示“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这就容易使人联想到感恩,回报,传递爱心等。可以这样思考:
丛飞——以德报怨;
那个受助者——狭隘的面子观
四年级的小学生——帮助别人不在于你付出多少,关键在于你的精神和行动值得赞扬。
材料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①全面理解不是面面俱到。
【例】(2007年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应围绕如何创造立意,材料中提到“创造需要机遇”,也写到偶然中的必然,注重细节,创造需要好奇心等,但如果面面俱到,文章就缺乏深度了。
②“可以从一个角度立意”不是只言片语。比如2006年全国卷Ⅰ中,有的学生抓住材料孩子的话“它也很可爱啊!”立意,通篇阐述什么是可爱,自然就跑题了。
③联想想象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找出材料与自己立意的相似点。
【例】(2006年山东卷作文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有的考生忽视上下两段的对比,只是单纯写“爱”“自信”“环保”“科学”,这种联想属于凭空捏造,与材料没有相似点,没有相关联的地方。
二、命题作文立足四读,巧用方法
命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中的新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它的构成一般是材料+提示+作文题+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有后两项。
一 读材料或提示以明确入题角度。
【例】(2006年北京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黑体字印刷强调),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在材料中有明确的提示“北京的符号”含意——“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在提示语中明确了对北京的符号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这样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立意就可能避免了跑题。
二 读题目以明确选材范围。
2006年上海作文题为:“我想握住你的手,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我”明确了写作的人称,“握住”可以是真的握住,也可以理解为“掌握”“实现”,“你的手”可以是亲人的手,学者的手,理想的手等。这样细分析,写起来就严谨了。
三 读题眼以明确写作重点
【例】(2007年湖南卷作文题)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题目中“诗意”应为题眼,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结合引言中的“结合自己的实际”,应该很明确了,但仍有学生只写诗歌的意境角度构思作文。
再如天津卷的“愿景”,在材料中已经明确提示它的含意——所向往的前景,仍有同学说我的愿景是诚信,于是写了一篇关于诚信的文章。差之毫厘,而失之题外。
抓题眼就是要抓住主要的词并弄清它的含意。
四 读要求以绕过雷区。
命题作文的要求一般是禁写诗歌,禁止抄袭,但有的还加上一些个性化的要求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007年的湖南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注意〕“注意题目中的‘地’字”。“诗意的生活”与“诗意地生活”一字之差,含义就不同了。“诗意的生活”是名词性短语,是对一种生活的赞美态度。“诗意地生活”是动词性短语,强调生活要有诗情画意,是对困难、对压力、对误解、对失意等生存状态要有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所以这个“注意”不能不注意。
以上讲的是如何读材料,读罢材料还要找出最佳立意。如何明确最佳立意呢?
明确最佳立意,要联系自己的内存,如果平时内存丰富,则选择余地较大,否则如走独木桥,要合理利用,不能有丝毫闪失。一般讲从思维上说有纵横之说,平面的思维方式有求同法求异法,纵向的有引申法——因果思维,以小见大。
(1)求同法。善于用类比联想,与现实结合。
【例】(2007年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全文不少于800字。
材料中给出了几种角度,就要从中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地方下手,如春天的品格可以联想“细雨湿衣”“闲花落地”一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暗指人生的境界,可以联想到淡薄名利的人生境界,如陶渊明。这些材料中学课文中都有涉及,这样一来,思路就打开了。
(2)求异法。也就是反弹琵琶。如2007年湖北卷的作文,材料明显倾向母语的重要,但如果写语言是变化的,应顺应自然,这也是合理的。
反弹琵琶要与材料的含意相对而言,不能毫无根据关系。
(3)因果思维。如2007年全国卷Ⅰ,画面上的孩子摔倒了,如果只看到西瓜皮与孩子摔倒的关系就会审错题目,应看到大人的语言与孩子摔倒的因果关系,从而理解出题人的倾向。
(4)以小见大。这是一个屡战屡胜的招数,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都是由山名引出治学的问题。如何由小向大引申呢?自然→社会,生活→文化,狭隘→豁达等等。
三、审题立意示例
[1] [2] 下一页
Tag:初中作文教学,初中作文教学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