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yxj19992002@sohu.com 载《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2003年12期 (最后一部分有一点删减,没有来得及整理)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作文中的语言“离心”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充分关注,有力矫治,对于提高学生现时写作水平,对于学生将来正确使用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都是十分有害的。 关于语言表述中的离心现象,首先有几个需要界定的问题。一,这里的“心”,特指文章中心或段中心。二,这里的离心现象,跟审题失误,偏离题意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审题的偏差,是对题意理解错误,语流仍围着错误的中心转,而语言的离心表述是以观点正确为前提的。三,不是选材错误,而是在运用材料时,表述过程中偏离中心。总之,本文探讨的语言离心现象,只讨论审题、选材正确的文章语言表述中的离心问题。 提出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审题错、选材错已成为众多师生十分关心的敏感话题,已得到多方面的关注,与认真的矫治。而语言的离心现象,在有些人看来,是无关大局,不会形成倾家荡产式的考试失分,而且,即使费力矫治,收效甚微,这
作文语言“离心”现象浅探,标签:初中作文教学大全,http://www.51jxk.com
yxj19992002@sohu.com 载《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2003年12期
(最后一部分有一点删减,没有来得及整理)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作文中的语言“离心”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充分关注,有力矫治,对于提高学生现时写作水平,对于学生将来正确使用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都是十分有害的。
关于语言表述中的离心现象,首先有几个需要界定的问题。一,这里的“心”,特指文章中心或段中心。二,这里的离心现象,跟审题失误,偏离题意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审题的偏差,是对题意理解错误,语流仍围着错误的中心转,而语言的离心表述是以观点正确为前提的。三,不是选材错误,而是在运用材料时,表述过程中偏离中心。总之,本文探讨的语言离心现象,只讨论审题、选材正确的文章语言表述中的离心问题。
提出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审题错、选材错已成为众多师生十分关心的敏感话题,已得到多方面的关注,与认真的矫治。而语言的离心现象,在有些人看来,是无关大局,不会形成倾家荡产式的考试失分,而且,即使费力矫治,收效甚微,这也正是应试教育下多年尚未解决的问题。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防治措施不得力,宽容、放任的态度和无可奈何的行为方式,使语言离心现象大量存在。
物理学上的离心力,也并非对圆周中心的认识不清,而是由于惯性,或其他力的参与,使物体沿切线方向飞离。在文章学上,语言的离心现象比起物理学上“沿切线方向飞离”的单一性,要错综复杂得多。它的表现形形色色,成因林林总总,一篇短文难以作全面系统的论述,只能采用例举分析的方式。
赘述形成的偏离
[例文一]虽说优胜劣汰是历史的必然,但旧事物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它们总会对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甚至血腥的屠戮。罗马教皇对坚持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先是指斥为“异端”,接着把他投进监狱,严刑拷打,直至使用最残忍的火刑。腐朽的满情王朝,对于推行新法的维新派,也实施了疯狂的屠杀。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潭嗣同,在《狱中题壁》诗中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时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这段文字,论点鲜明,批判阻碍、扼杀新事物的旧事物;选材典型,罗马天皇和满清王朝,屠杀布鲁诺与戊戌六君子的事例,切合中心。但在后一材料的叙述中,增加了对戊戌六君子之一潭嗣同的赞颂,属偏离中心的赘述。这与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有关。将“原始状态”的材料运用于文章,必须有一个剪裁过程,与文章中心不合的语言材料,一定要忍痛割爱。
若即若离式的偏离
[例文二]分数的高低并不等于能力的大小,古今中外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远的如古时的赵括,军事理论说得头头是道,带兵打仗,却一败涂地。近的如留苏的王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痛得滚瓜烂熟,如果要考试,准能得高分,但他不能联系实际,给革命造成很大损失。在国外,美二战时期的巴顿将军,在西点军校时考试成绩很差,而且不守校规校纪,曾被关过禁闭,受过警告处分,可后来却成为屡建奇功的名将。而他的不少成绩优秀的同学,毕业后大多分在国防部,但大都没有干成什么大事。种种事实证明,分数与能力并非成正比。
这段文字,赵括与王明的事例,套用理论脱离实际的材料,用于证明分数与能力的关系,则若即若离。作者在行文中已意识到不妥,加了一个假设“如果要考试,准能得高分”,算是对使用王明事例的不当作了一个补救。由此可见,搬用现成材料不加任何处理,欲与文章观点吻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作出符合中心的“应急”处理。巴顿的事例叙述中,“不守校规校纪.....受过警告处分”,与分数无关,属品行问题,一加删除,就切合题意了。
材料强化弱化不当形成的偏离
[例文三]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正是它,使人们能够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伦敦图书馆的座位下,留下了伟大导师马克思长年累日来此学习磨出的两个深深的脚印。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哪一页不闪烁着这脚印的光辉!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的残疾之躯,凭借轮椅上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
这段文章选用霍金事例为论据,在语言表述上,该强化的地方未强化,该弱化的地方未弱化,“照单全收”。霍金事例中,包含着“坚强毅力”“勤奋”等因素,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而一些技蔓,“不幸”“逆境”却作了过分的渲染,很有套用“逆境成才”事例之嫌。如作修改,以弱化(简述)他的不幸,强化他的坚强与勤奋则可。如最后一句,拟改为“他面对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生命不息,思维不止,笔耕不已,不断向物理学界传达他最新的思想,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叙述主体不明形成的偏离
[例文四]踢完球我一回到家,眼前的桌子上放着我的作业本。我想,不好,爸爸检查我的作业本了。还没等我想下去,爸爸那严厉的目光盯着我。他大声地训斥着我:“上中学了还贪玩,作业做完了吗?”我不敢回答,只听他连珠炮似的朝我轰:“你看人家王林,父母是农民,谁辅导他?可是学习成绩门门是优。”听爸爸说起王林,我也想起他进中学后的表现。王林虽说不聪明,由于学习认真,每次考试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他平时很少上球场,也从不进电影院。他不但学习认真,还乐于帮助别人。谁的功课落下了,他就主动帮人补。而我呢,还有个“知情”老爸监控和指点,成绩总赶不上他,我真该向他学习。
这段记叙文字,作者本来写自己贪玩和受到父亲的批评,决心改正错误,努力学习。文中写王林是为了对比自己,然而作者写到王林时却收不住笔,顺流而下,从学习到品德,洋洋洒洒,偏离了本段的初衷,将叙述主体倾斜到他人身上。
论述对象摇摆形成的偏离
[例文五]过多的依赖会使孩子本身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俗话说,抱大的孩子长不大。现在有不少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呵护备至。孩子八九岁了,早上起来还得父母帮他穿衣服、洗衣服;上中学寄宿了,还不会洗衣服、叠被子。有的孩子张口就说脏话,甚至稍不顺心就骂大人。依赖心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怎么能担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呢?
本段谈“依赖”的表现与危害。依赖的主体是“孩子”,批评的指向也是孩子。而文中却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对孩子“百依百顺,呵护备至”的“父母”身上--即使要作这样的批评,也得在探讨孩子依赖性成因时开展。孩子“说脏话”“骂大人”更不是依赖性的表现,如果属“无师自通”,那倒是有“能力”的表现。论述对象的摇摆,使语言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
总结性语言不当形成的偏离
[例文六]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大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如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效果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听取别人的正确劝告与建议,是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这段文字,在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方面出了偏离:上述材料讲的是“听”与“不听”而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而并非是“兼听”与“偏信”的对比,从而偏离了段中心,结论是经过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总结出来的,是材料本身固有的,而不应是“自说自话”地“贴”上去的。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中作文教学,初中作文教学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