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论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正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10-16 16:47:43]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8966

概要: 4.提问:本文与《小石潭记》作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水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讨论并归纳:《小石潭记》中写“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写潭中景基本上是纯客观实写,没有加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本文中写“其高下之势,玡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描写西山的高峻,气象的阔大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通过登临眺望的尺寸千里的感受,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运用生动的比喻,色彩的喧染,构成一 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 5.提问: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讨论并归纳:表露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 四、小结:写法借鉴 :1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的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 2借景抒情:如文章开头写以往游览,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标签:语文教学论文大全,http://www.51jxk.com
 4.提问:本文与《小石潭记》作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水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讨论并归纳:《小石潭记》中写“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写潭中景基本上是纯客观实写,没有加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本文中写“其高下之势,玡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描写西山的高峻,气象的阔大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通过登临眺望的尺寸千里的感受,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运用生动的比喻,色彩的喧染,构成一 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 
    5.提问: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讨论并归纳:表露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 
四、小结:写法借鉴 :1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的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          2借景抒情:如文章开头写以往游览,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出自己高洁的人格。
五、作业:
     1熟读成诵全文。
     2完成必修一教材第94页“积累与运用”第4题,积累“而”“乎”“其”“且”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论文
上一篇:山西黑砖窑里的现代包身工(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