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熟语使用中的常见类型(人教版高三)» 正文

熟语使用中的常见类型(人教版高三)

[10-16 16:49:1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35

概要: 作者:宜章一中语文组 刘素华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1、五风十雨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例句: ~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2、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3、大快人心: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例句: “老江,你看多么~呀!”说到这里,她喘了一口气,发觉自己太兴奋了。4、屡试不爽 释义:屡次试验都不错。5、久假不归: 假:借;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例句: 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6、差强人意: 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例句: 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7、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8、光怪陆离: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也形容事物离奇。例句: 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9、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

熟语使用中的常见类型(人教版高三),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作者:宜章一中语文组   刘素华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1、五风十雨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例句: ~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3、大快人心: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例句: “老江,你看多么~呀!”说到这里,她喘了一口气,发觉自己太兴奋了。
4、屡试不爽   释义:屡次试验都不错。
5、久假不归: 假:借;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例句: 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后之编刻者,多未能如原恉也。
6、差强人意: 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例句: 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
7、万人空巷: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8、光怪陆离: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也形容事物离奇。
例句: 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9、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0、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11、例句: 误解和偏见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12、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13、空谷足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14、善刀而藏: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15、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16、酒囊饭袋: 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17、有口皆碑释义: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18、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例句: 孝琪的行为虽然~,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19、不以为然: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例句: 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
20、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21、奇文共赏 释义: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拿出来供人识别批评。  
出处: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2、城下之盟: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23、穿云裂石: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24、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示例:这些逃难人虽则~,因为一到惠阳就逢到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冷。
25、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26、间不容发: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例句: 这事~,明天就上个折子,一定要争回此事。
27、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28、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出处: 《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9、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30、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含贬义
31、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32、功高不赏: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二、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1、洗心革面: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例句: 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重新做起。
2、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例句: 过时之物,曰~。
3、汗牛充栋: 栋: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4、罄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示例:三臣罪状,~。(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5、擢发难数: 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例句: 可死之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 
6、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7、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例句: 结构如~,层次分明,先后呼应。(茅盾《〈力原〉读后感》) 
8、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例句: ~握大权,待郎充犬吠篱边。(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9、多事之秋: 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例句: 现在国家正当~,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 
10、一挥而就: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例句: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11、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句: 那少年时期的~,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
12、耳鬓厮磨: 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多形容青年男女相亲相爱。 
13、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例句: 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14、夫唱妇随: 随:附和。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 
例句: 春郎夫妻也各自默默地祷祝。自此上下和睦,~。
15、江郎才尽: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例句: 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连诗也写不出了。
16、挥洒自如: 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例句: 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的写了一百多字。
17、倚马可待: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例句: 请日试万言,~。(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18、呼之欲出: 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例句: 这幅肖像画画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真有~之势。 
19、信手拈来: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20、鸿篇巨制: 鸿:巨,大。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例句: 那时候,~如《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库》之类,还没有诞生。
21、勾画了了  释义:用简短的文字就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22、烘云托月:
 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熟语使用中的常见类型2(人教版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