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词类活用的成分判断法» 正文

词类活用的成分判断法

[10-16 16:49:1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618

概要:3、夫人将启之 (《左传•隐公元年》)4、巳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这种活用,变为“为宾语怎样”,成了动词的为动用法。概言之,动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活用二:动词的为动用法。(3)动词活用为名词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2、追亡逐北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4、住近湓江地低湿 (课文唐•白居易《琵琶行》)5、贾家庄凡为巡

词类活用的成分判断法,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3、夫人将启之                     (《左传•隐公元年》)
4、巳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这种活用,变为“为宾语怎样”,成了动词的为动用法。概言之,动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活用二:动词的为动用法。
(3) 动词活用为名词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
2、追亡逐北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4、住近湓江地低湿                  (课文唐•白居易《琵琶行》)
5、贾家庄凡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动词,并且它是处在不该处的位置“宾语”的位置上,所以它必定要活用。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名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再不能变为其他词性。概言之,动词处在它不该处的位置“宾语”的位置上,必活用。活用三:动词活用为名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动词活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主+状+谓+宾
动词不管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还是不该处的位置它都能活用,动词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必定活用为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有两种情况:动词的为动用法和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 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课文《齐桓晋文之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课文唐•韩愈《师说》出自《昌黎先生集》)
5、火尚足以明之                    (课文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出自《临川先生文集》)
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动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活用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国策•赵策》)
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大王必欲急臣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4、臣请完璧归赵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5、定心荣汝身                     (课文南朝《孔雀东南飞》出自南朝•徐陵《玉台新咏》)
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动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活用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课文唐•韩愈《师说》出自《昌黎先生集》)
3、太子迟之                         (《国策•燕策三》)
4、虽辱而愚之                        (课文唐•柳宗元《愚溪诗序》)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意动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活用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越国以鄙远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课文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出自《魏郑公文集》)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课文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出自《七录斋集》)
5、不能容于远近                   (课文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出自《七录斋集》)
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不该处的位置“宾语”的位置上,所以它必定要活用。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名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再不能变为其他词性。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不该处的位置“宾语”的位置上,必活用。活用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形容词活用的公式”,如下所示:
主+状+谓+宾
形容词不管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还是不该处的位置,它都能活用。形容词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必定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综上所述,总结三种实词的活用,可以编出记忆口诀如下:
词类活用记忆口诀歌

名词活在状谓语,前一后三正好记;
动词活在谓宾位,前二后一巳陶醉;
名词动词它都像,前三后一形容词。
名词垄断作状语,唯有动词才为动;
谓语位置有三动,使动为动加意动;
意动只属两个人,形容名词就他们。









2006-7-11制于南昌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散文一条线(高中语文辅导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