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王维诗歌中的“空» 正文

王维诗歌中的“空

[10-16 16:50:09]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974

概要:对于“空灵”的艺术境界,宗白华先生认为源于心灵的“静照”,他说:“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新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由此可见,精神的淡薄是艺术空灵化的条件。“当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侵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美学散步》) 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苏东坡也有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而这些,都可以从王维的人生和诗歌上找到明显的印迹。王维的一生,寄情山水,出世之想多于入世之念。清幽淡泊的情怀驱动其创作,在沉静中回味,心境安逸平和,在自我与情趣、意象之间,拉开了距离,以致“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水无波”(王维《山水论》)。也即是说,王维身上虚静淡泊之心性,使之能更好地进入到自然美的最深层内核,通过遗貌得神,对客观世界常作审美静观,下笔就能表现出自然物象最具魅力的神理,创构出空灵清妙的意境。我们来看看他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空空的山中,杳无人迹,显得无限空阔虚无。而听到的人语回响,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当我们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山中,感受那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显空

王维诗歌中的“空,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对于“空灵”的艺术境界,宗白华先生认为源于心灵的“静照”,他说:“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新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由此可见,精神的淡薄是艺术空灵化的条件。“当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侵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美学散步》) 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苏东坡也有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而这些,都可以从王维的人生和诗歌上找到明显的印迹。

王维的一生,寄情山水,出世之想多于入世之念。清幽淡泊的情怀驱动其创作,在沉静中回味,心境安逸平和,在自我与情趣、意象之间,拉开了距离,以致“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水无波”(王维《山水论》)。也即是说,王维身上虚静淡泊之心性,使之能更好地进入到自然美的最深层内核,通过遗貌得神,对客观世界常作审美静观,下笔就能表现出自然物象最具魅力的神理,创构出空灵清妙的意境。

我们来看看他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空空的山中,杳无人迹,显得无限空阔虚无。而听到的人语回响,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当我们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山中,感受那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显空山之寂 。本诗开首一语点出“空”字,和空谷足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接着,一缕夕阳的返照透过密林射在青苔上,更点缀了环境的空寂与凄寒。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正是王维融已于山水之中的空而又寂的境界的体现。

我们可以再看看看他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辋川集》中的一首山水名作。读它时很容易想起阮籍的《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竹里馆》可以说和阮诗的表现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甚至连“独坐”、“弹琴”、“明月”等词汇的运用,都如出一辙。两诗最大的不同在于从文字传达出来的诗人的思想情感。阮诗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对孤独的伤感和愤慨,而王维的诗则是表明自己与自然归为一体,静如不波古井的心境。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空灵澄澈的自然境界,从而也看到的是一个入定沉寂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淡远空灵的艺术境界。为此,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太白五言绝句,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些妙诠。”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王维诗歌中浓郁的禅意,主要表现为空寂的境界。由于他的心灵自幼浸染了佛教清净无为的色彩,所以他笔下的山水田园被描写得那么宁静安祥,淡远空灵。

佛教世界观对王维诗歌创作影响是显著的,禅宗思想对其诗歌艺术风格的浸润是深刻的。正是由于这点,王维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在唐代诗坛独尊一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繁荣时代独特的“这一个”。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

[3]郭朋.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7]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0.

[8]肖文苑.王维的佛心 .古典文学知识.(1991.3)

[9]陈允吉.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文艺论丛(第十辑)





作者:李国栋,大学本科,中学一级 ,3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通联:四川郫县一中语文组 611730 电话:02889195500



作者邮箱: l.g.donne@163.com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议论文小全:亮明你的观点
《王维诗歌中的“空》相关文章
  1. 王维诗歌中的“空
  2. 王维诗歌鉴赏略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3. 寂静中的热闹 孤独中的生机——王维诗歌“静”界类析
  4. 王维诗歌中的“空
  5.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王维诗歌中的“空
  6.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王维诗歌中的“空
  7.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王维诗歌中的“空
  8.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王维诗歌中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