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五 步 组 词 选 择 法”——一种不怕遗忘的文言文注释方法内容提要:据统计,现代汉语词汇中以并列式合成词最多。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后,笔者探索总结出一条包容了“信、达、雅、换、调、引、增、”等方法,行之有效、容易操作、适宜推广,而且适合初、高中文言文课文,特别适宜于大部分实词及一小部分虚词的文言文词语的注释方法:“五步组词选择法”。由“组合成词——判断淘汰——语境选择——补充确定”等几个步骤组成。注释过程结束后,还有一步不成步骤的第五步,那就是鼓励学生把刚刚“组(注释)”出来的答案“遗忘”。因为这一组词过程(注释解题过程)是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再现的,不必强记答案。它能使学生化难为易,不必大量强记,能以不“背”适应考卷“万变”。关键词:文言文、注释方法、五步组词选择法、减负一、“五步组词选择法”的理论依据文言文的教学中能否找到一种方法,使学生化难为易,不必大量强记答案,既可以不用“死记硬背”来适应考卷的“千变万化”,又可以使学生形成能力轻松地学习文言文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语言是发展的,古人的语言不同于今人的语言。古代汉语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中的词
“五步组词选择法”,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五 步 组 词 选 择 法”
——一种不怕遗忘的文言文注释方法
内容提要:据统计,现代汉语词汇中以并列式合成词最多。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后,笔者探索总结出一条包容了“信、达、雅、换、调、引、增、”等方法,行之有效、容易操作、适宜推广,而且适合初、高中文言文课文,特别适宜于大部分实词及一小部分虚词的文言文词语的注释方法:“五步组词选择法”。由“组合成词——判断淘汰——语境选择——补充确定”等几个步骤组成。注释过程结束后,还有一步不成步骤的第五步,那就是鼓励学生把刚刚“组(注释)”出来的答案“遗忘”。因为这一组词过程(注释解题过程)是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再现的,不必强记答案。它能使学生化难为易,不必大量强记,能以不“背”适应考卷“万变”。
关键词:文言文、注释方法、五步组词选择法、减负
一、“五步组词选择法”的理论依据
文言文的教学中能否找到一种方法,使学生化难为易,不必大量强记答案,既可以不用“死记硬背”来适应考卷的“千变万化”,又可以使学生形成能力轻松地学习文言文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语言是发展的,古人的语言不同于今人的语言。古代汉语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一定的区别。但是由于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所以古代汉语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又有着必然的联系。除一小部分词的古今词义完全相同或毫无关系外,绝大部分词的古义和今义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只要抓住文言文“言简意丰”这一显著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古今比较,我们会发现文言文的词语跟现代文的词语有很大不同,主要就是文言文语言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文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如我们现在说“妻子”是一个词,只指一个人;在文言文中“妻子”就是两个词,指夫人和孩子。所以如果不掌握古今词语的差异,在文言文解释中就有可能会出笑话。
二、“五步组词选择法”操作步骤
文言文很重要的基础就是正确的掌握词语(特别是常见的实词和虚词),才能读懂文章理解文意。现代汉语实词中的基本词汇大多是从古代继承沿用的,虽有古今词义、词形的变化,但其联系与近似之处随处可见。众所周知现代汉语多为双音节词语,其中大多数双音节词语是由古汉语中的单音节的同义(近义)词复合构成的(即语法里所称的“并列式合成词”。当然,有些词在现代文中由于字(词)义扩大或缩小或转移等变化,已由并列式转化为补充式或偏正式)。
据统计,现代汉语词汇中以并列式合成词最多。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后,笔者探索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行之有效、思路简单、容易操作、适用面广,特别适合初、高中文言文课文,特别适宜于大部分实词及一小部分虚词的文言文词语的注释方法:“五步组词选择法”。由“组合成词——判断淘汰——语境选择——补充确定——遗忘”等五个步骤组成。
现以《口技》一文为主,结合初、高中部分文言文课文的例句,将具体操作步骤介绍如下:
序号 例 句 组合成词/ 判断淘汰 语境选择 补充确定
思路 A AB、AC、AD…… B、C、D……
① 手把文书口称敕 把持、把握、把柄 握、持 握着、拿着、持着
② 更互用之 更替、更换、更改 替、换 交替、轮换
③ 挈妻子去之走 离去、去除、来去 离 离开
④ 西蜀之去南海 离去、来去、去除 离 距离
⑤ (屠)弛担持刀 松弛 松 放松 = 放下
⑥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虚假 借 凭借、借助
⑦ 泯然众人矣 泯灭、泯没 灭、没 灭= 消灭= 消失
⑧ 方共展玩,一鸡瞥来 方正、方刚、方才 正、刚、才 正在、刚刚、才
⑨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自从 从 从
⑩ 于厅事之东北角 在于 在 在
⑾ 施八尺屏障 设施、施放 设、放 设置、安放、摆放
⑿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醒、觉悟、发觉 醒 (惊)醒
⒀ 一时齐发 一同、同一、一齐 同 同一、同时
⒁ 众妙毕备 完毕、 完 完全 = 全都
⒂ 宾客意少舒 心意、情意、意思 心、情 心情、情绪
⒃ 曳屋许许声 拖曳、摇曳 拖 拖拉、拉
(上面示例中“A”表示要翻译的字词,AB、AC、AD……表示将要组成的同义词,B、C、D……表示用来在原文原句语境中选择的字词。“补充确定”栏中“= ”表示同义或近义的推断。)
(一)组合成词
首先鼓励学生将被注释的文言字(词)“A”组成常见的现代汉语的一个复合词“AB或AC或AD”,即双音节并列式合成词。如上表例①中,可将“把”组成“把握、把持、把柄、把守、把捉”等词。
这第一步“组词”不是目的,只为寻求答案作铺垫。这组词过程也是检验以往所积累词汇再运用的过程,这一步还紧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组成不同的词汇,其意义也不同。而且“组词”成了跨越“古今异义”之间的桥梁(本注释法其实已融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两大讲求字义训练的板块)。当然组词前要先行识别判断是不是通假字,以免出错。
在教学中,利用“组词法”,学生还发现新课标七年级下5课《伤仲永》课文注释中“泯然众人矣”一句出现了差错,竟把“泯然”译为“完全”,其实只要参见上表例⑦,我们可以推出正确的答案应是“消失、泯没、没有”等。
(二)判断淘汰
双音节并列式合成词由相同、相近、相反的字所组成,因此要观察并判断已组成的词,若是两字词义相反,将之淘汰(其实也偶有逆向推得答案的),保留词义相同的或相近的(词义相近者运用于本法并不多,要慎用),。上表“组合成词/ 判断淘汰”栏中,非黑体字者表示可以淘汰。如例③④⑥中,淘汰“来去,去留,真假”等词。
这一过程的熟练运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运用在“字词句”语法知识训练中学到的并列式合成词及联合(并列)短语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这以上两步亦合“信”的要求]
(三)语境选择
把淘汰后保留下来的字“B、C、D……”,如例①中的“握,持,柄”等字一一置于原文例句中,联系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反复猜读揣摩,选择出最合适的字,或以引申义解释词义。。例①即为“手握(持)文书口称敕”最佳,从而选择“握”或“持”这一答案;例⑧中“正、刚、才”等几个副词均是理想的答案。
这一环节,要求将翻译和诵读的机地结合为一体,即能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度,又能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也能促进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这一能力的提高,做到“信、达、雅”。[这步即是“达”的要求]
(四)补充确定
最后,在上述三步的基础上,把选择出来的字补充组成现代文常用词汇,并根据原句中的词性及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力求做到生动优美、简练流畅。如例③确定为“离开”;例④确定为“距离”;例⑤确定为“放下”。[这步就是“雅”的要求]
(五)遗忘
至此注释过程似已结束,但还有一步似乎不成步骤的第五步,那就是鼓励学生把刚刚“组词”获得的注释答案“遗忘”。因为这一组词过程(解题过程)是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再现的,不必强记答案。它能使学生化难为易,不必大量强记,能以不“背”适应考卷“万变”。“五步组词选择法”常用可出高效,偶用却易失误。但随着运用次数的增多、文言文及现代文词汇的积累、对类似文言语句由生疏到熟稔,大多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完全可将上述过程一步到位,最终达到固化,形成能力。
“五步组词选择法” 思路简单易学,适用面广,适宜于大部分实词及一小部分虚词。当然这一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文言词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有限的精力、时间用在需要强记的、不能“组词”的少量词汇的理解记忆上,从而最终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轻松解决文言教学中最为基础而负担又最重的实词注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注意文言注释中的词性活用、省略句子成分、调整语序、通假字现象以及虚词的规律等,文言文注释将不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三、运用“五步组词选择法”的注意要点
1、“简单化”
在以往教学中,曾有“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之说。“五步组词选择法”其实就包容了其中的“信、达、雅、换、调、引、增、”等方法,而且是融合在一种方法之内,更为简单容易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注释,寻求能与“A”组成同义词的“B、C、D”,使“五步组词选择法”一步到位简单化。如《活板》一文有“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一句,我们把“范”组成常见的“模范”“规范”等词,此时学生肯定会发现教材中的注释正是与此相符的“模子”(板书:范 =模),使“答案”一步到位;又如《狼》一文“苫蔽成丘”一句,教材中“苫蔽”的注释为“覆盖、遮蔽”,由此可推知“苫”与“蔽”同义(板书:苫= 蔽 =遮= 盖)。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