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2.2 课外课程知识的选择应倾向于人文学科“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而在课外课程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自然科学知识,应多雪则一些人文学科的,所以笔者在选择上尽量多选择一些记叙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章的内涵,最终得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说出自己想说的,充分提想他们的主体性。3.2.3课外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具有浓厚的崇古特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更是如茫茫沧海一般,我们只要能领略其中的一点点,就可以受益匪浅,所以笔者在课外课程知识的选择上也尽量多选择一些具有浓厚的崇古特征的课外课程。如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记一句古代名言,讲一个成语故事给同桌听,同时也印发了一些古代较为有名的并具有深刻一样的文言文。3.2.4 接触社会,开辟途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通常走“书本—课堂—标准化习题”的路子。大量文字游戏式的习题占据了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根本不可能接触生活。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个性无展示的天地。善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老师,常常会突破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的大千世界。首先,把生活引进课堂。语文
中学语文“以人为本”教学的实践初探,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3.2.2 课外课程知识的选择应倾向于人文学科
“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而在课外课程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自然科学知识,应多雪则一些人文学科的,所以笔者在选择上尽量多选择一些记叙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章的内涵,最终得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说出自己想说的,充分提想他们的主体性。
3.2.3课外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具有浓厚的崇古特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更是如茫茫沧海一般,我们只要能领略其中的一点点,就可以受益匪浅,所以笔者在课外课程知识的选择上也尽量多选择一些具有浓厚的崇古特征的课外课程。如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记一句古代名言,讲一个成语故事给同桌听,同时也印发了一些古代较为有名的并具有深刻一样的文言文。
3.2.4 接触社会,开辟途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通常走“书本—课堂—标准化习题”的路子。大量文字游戏式的习题占据了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根本不可能接触生活。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个性无展示的天地。
善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老师,常常会突破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的大千世界。
首先,把生活引进课堂。语文教学要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滋润语文教学的田园。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贴近,找出课堂与学生的联络点,激发学生的共鸣,以完善个性。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演讲、辩论、朗诵、故事会,举办各种讲座等,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舞台。
此外,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有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农工生产现场、采访与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使学生的个性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然,作为“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在课外课程的选择上也不要又太严密的逻辑性。
笔者所实践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在近一个学期以来,都坚持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去学习,从来不搞权威主义和体罚,因而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且增强了对语文的兴趣,在学期结束时,笔者又一次作了关于语文的问卷调查,结果是让人欣慰的,学生喜欢语文的成都又原来的10%上升到60%,学生的成绩也又了大幅度的提高,及格率由原来的76%上升到86%,平均分也有4分的提高。更为可喜的是,通过“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学生学会了做人,能够去关心、宽容和理解别人,学生变得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现在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在“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去解决。
[参考书目]
1. 《新课程 新创意》 李建平 《教学发展研究》
2. 《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 杨邦俊 《语文学习》
3. 《学与教的心理学》 邵瑞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语文教学发展论》 潘玉庆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5. 《语文教学心理学》 钟为永 警官教育出版社
作者邮箱: guali666@163.con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