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二是由单干走向整体协作。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变化。收视课发端于语文教学,最初便形成了由语文老师或语文教研组管理收视课的单干局面。在此方面的长时间投入令许多语文老师苦不堪言,一方面他们要认真备课组织好除收视课以外的语文课教学,一方面他们要花大量力气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收视课的随堂指导、课后辅导上。又因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教学上,许多人都认同这么一个理:既然收视课是因语文教学实验而开办的,就让语文老师闹腾得了,其它学科的老师可以不管。再加上部分领导对此不重视、不关心,这便加重了语文老师的负担,结果害苦了语文老师。但我们知道,电视具有跨学科性、整合性、信息化的特点,知识与技能隐于所有学科之中。开设收视课,这一点不仅在语文教学中,是个成功的创举,也值得其它学科学习和借鉴:地理,可以利用《环游世界》、《正大综艺》、《世界各地》等节目;物理,可收看《科技之光》(CCTV?10)等;政治,可借助《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英语,可收看《跟我学》;上音乐,可借助《影视金曲》以及CCTV?3……慢慢地,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收视课打破了学科界限,其它学科的老师逐渐加入到
关于宜昌市农村中小学开设“收视课”情况的调查,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二是由单干走向整体协作。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变化。收视课发端于语文教学,最初便形成了由语文老师或语文教研组管理收视课的单干局面。在此方面的长时间投入令许多语文老师苦不堪言,一方面他们要认真备课组织好除收视课以外的语文课教学,一方面他们要花大量力气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收视课的随堂指导、课后辅导上。又因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教学上,许多人都认同这么一个理:既然收视课是因语文教学实验而开办的,就让语文老师闹腾得了,其它学科的老师可以不管。再加上部分领导对此不重视、不关心,这便加重了语文老师的负担,结果害苦了语文老师。但我们知道,电视具有跨学科性、整合性、信息化的特点,知识与技能隐于所有学科之中。开设收视课,这一点不仅在语文教学中,是个成功的创举,也值得其它学科学习和借鉴:地理,可以利用《环游世界》、《正大综艺》、《世界各地》等节目;物理,可收看《科技之光》(CCTV?10)等;政治,可借助《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英语,可收看《跟我学》;上音乐,可借助《影视金曲》以及CCTV?3……慢慢地,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收视课打破了学科界限,其它学科的老师逐渐加入到此行列中来,学校也加强了对收视课的管理,基本实现了管理专人化:①秭归县杨林初中的做法是:学校专设一位管理员,负责学校的收视工作,他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收视课系统的构建、收视内容的录制、播放以及记载。先由各学科教研组或老师个人自行决定收视内容,写好收视计划交管理员,由管理员做安排,由申请老师负责组织学生收视,管理员进行巡查。②秭归县茅坪初中的做法是:学校成立电化教学教研组,由两位老师分管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一人管理微机网络、一人管理多媒体及收视,由任课老师先从电化教研组领取收视申请表,然后由电化教研组安排收视。③长阳、五峰等县部分中学则在班设有收视课科代表、建有收视小组,由收视小组与任课教师共同组织收视活动,管理权逐渐向学生下放,形成校内收视与家庭收视相结合的格局。各学校还加强流程管理,努力消除技术垄断,做到了收视课没有因学生的毕业、老师的调离而停止,呈现了整体协作的发展态势。
三是由单向收视走向立体。①最初收视课的主动权不在学校,而在电视台,怎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各学校开设收视课,仅将闭路电视线从电视台接到了学校,布线到班。这样做,收视时间就要与电视台播放时间保持一致,电视台放什么,你事先要从节目预报或电视报上得之,按时收视,错过了时间,你就失去了机会。后来,各学校陆续购买了节目录制、信号接受和电视信号播放系统,好的电视节目便可以先录制下来,再适时播放,解决了这一问题。②许多学校还注重加强收视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茅坪初中将收视资料做为课件素材,制作成了课件,置于学校局域网中,实现了资源共享。③有条件的学校,还将收视系统与校园广播系统捆绑在一起,办起了校园电视台。三峡高中校园电视台每周开播两次,栏目有校园新闻、教师采风等;秭归县杨林初中还将学生上活动课的情景录制成了纪录片,在校园电视台进行播放。④有的学校还将收视课与空中课堂结合,形成了“空中课堂+集中收视+课堂学习”的新型农村现代教育模式。
从宜昌的探索来看,开设收视课“这一点不仅在农村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成功的创举,也值得城市学习和借鉴。”③套用此句话,我们可以说“这一点不仅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成功的创举,也值得其它学科学习和借鉴。”“这一点不仅在宜昌地区教学中,是一个成功的创举,也值得其它地区学习和借鉴。”但愿这株幼苗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参天大树!
愿宜昌的收视课越办越好!愿她成为湖北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收视课,成为全中国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收视课!
附注释:①胡老师将“视”做为一种语文能力,与“读写听说”并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参见《开设“收视课”,教学“大语文”》,载自《语文教学与生活》,余蕾主编,人教社2002年5月第一版,117?125页。
②余蕾,宜昌市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提出者、全国中语会理事。
③见“全国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暨‘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研讨会”大会发言稿(1998.10.14,宜昌)
作者邮箱: wuyun_0320@sohu.com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