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现代语文教学的困惑» 正文

现代语文教学的困惑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268

概要: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于产生兴趣,一方面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总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又没有多大意思,老一个模式,真难熬。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师在尽解惑的职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材料很有限,所以难于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于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懂原文,教师只好串讲、直译。串讲、直译又直接养就了学生的惰性心理——不是积极探索主动解难,而是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自然又很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教学老是重复一个套路,毫无新意可言。学生对课文的韵味难有真切的感悟,也就不可能产生特有的审美快感。因此,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绝不会对课文作简单的串讲直译,而是给学生提供工具书,逼着他们自己去阅读,开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一但养成了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便会大增,受兴趣拉动,他们会自觉寻找材料来阅读,从而巩固和发展已往的能力。 高中作文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老师很少指导,我

现代语文教学的困惑,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于产生兴趣,一方面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总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又没有多大意思,老一个模式,真难熬。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师在尽解惑的职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材料很有限,所以难于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于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懂原文,教师只好串讲、直译。串讲、直译又直接养就了学生的惰性心理——不是积极探索主动解难,而是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自然又很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教学老是重复一个套路,毫无新意可言。学生对课文的韵味难有真切的感悟,也就不可能产生特有的审美快感。因此,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绝不会对课文作简单的串讲直译,而是给学生提供工具书,逼着他们自己去阅读,开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一但养成了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便会大增,受兴趣拉动,他们会自觉寻找材料来阅读,从而巩固和发展已往的能力。 

高中作文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老师很少指导,我也懒得练,反正练与不练都一样。一场考试下来,不及格的少,得高分难。只要能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不偏题,考试就差不到那里去。 

现阶段高中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作文,由于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完全与课文教学脱节,作文训练独立于课文教学之外,不受时效性限制,导致训练的随意性增大,课文的示范作用很难发挥。新教材安排的作文教学包括片段作文,命题作文,课外练笔三部分,完整的进行一次全程训练需要大量时间,而课堂上可用于作文教学的时间又太少,课外学生很难找到时间做作文,训练目标基本上难于实现。大多数训练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或命题太俗,或限定太死,或与过去训练重复,教学中难于执行。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分鼓励打高分,满分,严格控制不及格,作文得分率逐年攀升。各地考试作文评分步其后尘,形成一种虚高现象。学生误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真的很高,无须再练,从而轻视作文训练。一部分教师认为现在作文评分机制下,训练与否难于看出区别,不如抓基础实在,平时也轻视作文常规训练。直到临考之前,才突击进行审题、快速作文等非基本功训练,以适应考试需要。学生长期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创造欲望长期受到压抑,严重影响语文学习兴趣。 

高中作业铺天盖地,除了语文各科都是硬性的,把有限的那么一点课余时间都挤兑干净了,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太少,不幻想课外抽时间学语文,就是上语文课,只要有机会也会用来做其他作业。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下降,给语文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学生自觉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见表三),与其基础教育中的大科地位不相符。课外阅读基本上被繁缛的作业所挤压。课堂效率下降。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语文作业不比数理化,做一道题,算一道题,而以读背为主,当读五遍的,可以读十遍,也可只读三遍,甚至不读。在各科向语文挤时间的时候,学生失去了兴趣的语文,自然只好拱手相让了。 

表三 某地 高中各科周用学时统计表 



科目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统计 

部颁课时 4 3 4 2 1.5 2 1.5 1.5 1.5 21 

实授课时 7 7 7 5 5 4 4 4 4 47 

课外占时 4 9 9 5 5 3 4 4 4 47 

11 16 16 10 10 7 8 8 8 94 

分科 % 11.7 17.0 17.0 10.6 10.6 7.4 8.5 8.5 8.5 -- 

用时% 差 -18.8 +2.7 -2.0 +1.1 +3.5 +2.1 +1.4 +1.4 +1.4 --- 

三.语文教师的悲哀 

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师常常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谈及语文教学,语文老师如是说—— 

我做梦都想把课讲得生动,然而讲得生动又能怎么样呢?考试之前还不是要照样回过头来再补一遍。要不,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与其如此,还不如当初就对着考试教。 

语文学科存在一种奇怪现象,有时一个老师课讲得好,深受学生欢迎,但考试成绩不一定好。相反有的老师,不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对着考试设教,考试成绩却十分突出。课堂艺术与教学成绩不一定成正比。语文教学存有是要课堂艺术,还是要考试成绩的问题。要教学艺术,着眼于学生素质培养,调动一切审美手段,让其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接受人文熏陶,肯定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好处,但在现行考试面前必然要承担“风险”。要考试成绩,对着考试教,你考我就教,不考我就不教,各考点反复训练,人人过关,自然万无一失。但又有悖教育规律,深为学生厌恶。我们的语文老师置身于这种夹缝之中,倍受煎熬。 

我热切地向往教学改革,但我只能用一只眼睛瞄着改革,另一只眼睛必须时刻盯着考试。 

在基础教育领域里,语文教育改革最为火热,“千帆竞发,万妙杂成,一派兴旺”(刘国正语),“旌旗招展,鼓声雷动,声势浩大”(于漪语),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课题就多达数十家。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很多课题还是理想化的,推广起来会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如果说初中进行的大部分教学改革,还能比较彻底地进行下去,那么在高中是万难贯彻到底的。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格局是:高一打基础,高二赶进度,高三搞复习。每年三月前后国家考试研究中心,都要颁布《考试说明》,在这之后,四海之内,万众一心搞针对性练习。此种情况下,奢谈什么教学改革,只能是欺世之言。因此,很多极富价值的教学改革被迫提前草草退出舞台,难有终果。语文教改的不彻底性,使其很难收到实质性效果。最终难于被广大语文教师接受和认可。 

辛辛苦苦准备一节课,学生与你不合作。你讲你的,他做他的。你讲得口燥舌干,他就是充耳不闻。语文课真难上。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经具有独立的思想,十八九岁是人生最桀骜的时期,心高气傲,对其不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不感兴趣。语文老师受到很多钳制,教学中不可能始终顾及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要违心地说很多话做很多事,尴尬由此而生。 

最怕讲试题,遇有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学生穷问不舍,挖空心思也找不出充足的理由让他们信服。发誓!下辈子决不做语文老师。 

现代语文教学最大的困惑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等级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各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有时初中当教的内容,没教,到了高中还要“补火”;有时大学才教的内容,高中就考。所以应考复习中,老师们总希望猜到题,押到“宝”,为了增大保险系数无节制地扩充训练内容,反复训练,以备万一。为了适应这种教学需要,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应运而生,市面上打着形形色色旗号的复习资料泛滥成灾。出题者挖空心思设题,考查点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古怪。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也不得不根据出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反向寻找答题理由。讲题中的苦恼可想而知。 



四.语文教学的三大悖论 

语文教学的问题是自身矛盾的反映。这些矛盾集中表现为以下三大悖论—— 

悖论一:立人非人,非人立人 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人的教育,把立人作为首选目标,但又不满意人性,极力排斥人性中不合己的因素,想方设法异化人;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教化功能,力求通过教育来改造人,但又十分向往人性的复归,极力维护人的本真。 

现代语文教育,同时肩负着培养人和改造人两大任务,所以陷入一种“立人”和“非人”的二难境界。从“立人”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学应极力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价值,实施个性教育。从“非人”(改造人)的角度着眼,语文教学又应突出驯化功能,教导学生遵守统一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倡导牺牲精神,实施奴性教育。然而在人的生命本质中,个性和奴性是互为排斥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力求兼顾两头,强为其难,事实上落入一种口头上的个性教育,实质上的奴性教育。在政治、经济越来越趋向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现代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拥有大量具有个性特点的创造型人才,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渴求已经迫使其对人才观重新调整,对人才重新评价和认识,赋予教育新的使命。然而教育的改革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多年形成的传统定式还一时难于破除,语文教学仍在过去教学惯性的驱使下运作。语文教学的真正变革必然要经历从思想上的觉悟到实践中的运用,一个较长的时期探索、准备的过渡阶段。此间,新旧思想、新旧势力必然处于一种激烈的斗争之中,各种矛盾自然会暴露出来。目前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说正是教育转型时期,这些矛盾的必然反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打开语文教学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