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谷定珍(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00)摘 要:针对目前教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案例研究”具有经济实用、便捷及时、源于实践、生动典型、指导实践、提高素质的特点,比较切合广大教师实际情况,是激发广大教师教科研活动积极性的好路子。关键词:案例 案例研究 教案 课题研究 论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 问题的提出目前,全国的教学科学研究的形势是很好的。如果同80年代以前相比,我们可以发现,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了,科研的自觉性加强了,科研水平提高了,科研成果增多了。“科研兴教”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科研兴教”蔚然成风。应该说,我们国家80年代以前的教学科研的水平,在当时看来,应该也是蓬勃发展颇有成效的。就中学语文学科而言,就涌现了许多学者型的优秀教师,如于漪、钱梦龙、林炜彤等;就教学方法而言,就出现了“情感教学”、“一课一得”、“启发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在20年后的今天看来,也还是很有价值很有实践意义的。8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了“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要求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提供
案例研究: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的一条好路子,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谷定珍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针对目前教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案例研究”具有经济实用、便捷及时、源于实践、生动典型、指导实践、提高素质的特点,比较切合广大教师实际情况,是激发广大教师教科研活动积极性的好路子。
关键词:案例 案例研究 教案 课题研究 论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问题的提出
目前,全国的教学科学研究的形势是很好的。如果同80年代以前相比,我们可以发现,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了,科研的自觉性加强了,科研水平提高了,科研成果增多了。“科研兴教”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科研兴教”蔚然成风。
应该说,我们国家80年代以前的教学科研的水平,在当时看来,应该也是蓬勃发展颇有成效的。就中学语文学科而言,就涌现了许多学者型的优秀教师,如于漪、钱梦龙、林炜彤等;就教学方法而言,就出现了“情感教学”、“一课一得”、“启发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在20年后的今天看来,也还是很有价值很有实践意义的。
8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了“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要求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提供两篇在相关刊物上发表的或在相关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自觉性,有效地推动了教科研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存在一些问题。
一,研究方向日益走向了“专家化”,而渐渐远离了普及推广科研活动的“大众化”初衷。其次,研究内容日益走向了“理论化”的方向,而渐渐远离了“教科研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初衷。
从笔者曾经审阅的大量的申报职称论文中发现,研究空泛的笼统的范围庞大的教育理论的理论研究性论文日益增多,研究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手法的经验总结性的论文日益减少,研究针对实际问题的学科专业的学术性论文则更少;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时尚话题”的文章比较多,来自实践,有自己心得的“独抒己见”之作比较少;大量引用外国专家、古代圣贤的只言片语的比较多,通过自己的深入研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的比较少。就中学语文学科来看,诸如谈论“大语文”、“人文性”、“情感教学”、“美学”等论文比较多见,而“语法研究”、“修辞研究”、“史实考据”、“古代汉语研究”、“试题研究”等针对教学实际问题但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研究性论文则比较少见。
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对参加教科研活动存在畏难情绪,对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材料“视而不见”,不及时总结,不认真积累,不善于学习教育理论,不善于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提炼精华。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是应该令人深思的,也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作深入研究的。但是,我想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广大教师的负担问题。目前,不少教师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们既要肩负繁重的教学第一线的“实践性”的劳动者任务,又要完成艰深的学习理论、研究课题、撰写论文等“理论性”的研究者任务。过重的负担必然导致“力不从心”的结果。应该看到,广大教师要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必须付出非同寻常的辛苦,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
上海师范大学的丁刚教授在2002年底的“上海新世纪教育论坛”上发言,指出“让中小学教师去研究课题、撰写论文,尤其是为了评职称而去研究课题、撰写论文,其实是很没有必要的,这些工作,应该是让教育专家、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去做的事”。
其实,专家的理论研究,其目的也在于为实际工作服务。“从起步之初起,我就有一个这样的强烈意向,即不为创建学科图体系完备,而是把目标始终放在为活生生的教学实践的需要服务上,使这一新学科在为教学实践服务的过程中萌发、生长、发展、成熟。”(上海教育出版社《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著)
任何行业的工作都需要理论结合实际,都需要学习理论研究理论,都需要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教师也不例外。所以,我们提倡广大教师要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提倡广大教师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参与教学研究,以理论武装自己,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倡广大教师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适应时代变化;提倡广大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上升理论高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应该是没有错的。理论应该结合实际,但是,“理论”并不等于“实际”,“实际”不等于“理论”,“学者型的教师”不等于“学者”,主次不应该颠倒,分工不应该混淆。广大教师首先是一个“实践者”,其次才是一个“理论家”,这是由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分工性质所决定的。常常可以见到一些“教学水平不好,获奖论文不少”的教师,很可能源于对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目的的错误理解,更有甚者,出现了“抄袭论文”、“买卖论文”、“关系论文”等荒诞现象,这种严重背离初衷,严重脱离实际的做法,其深层原因的确令人深思。
但是,正是社会的期待和要求,正是工作实践的要求,广大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必须不断地更新观念,必须不断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新的时代要求,使广大教师前所未有地无可选择的意识到了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这样,便产生了一个棘手的“二难”的“瓶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把教科研活动的“门槛”降下来,我们必须寻求新的路子——既能够满足广大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又不至于加大已经比较繁重的工作负担。目前看来,开展“案例研究”活动,不失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好路子。
二 一些概念的界定
1关于“案例”的名称
“自从哈佛工商学院的Copeland博士在当时校长Donham的建议和支持下,把案例系统运用于教学系统以来,案例教学和教学案例在世界各地便开始了一步一步的发展,近一时期,更以比较迅速的步伐,步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之中。”(见银声音像出版社《教学案例》创刊号《创刊前言》2003年1月)
查《现代汉语词典》p10,“案例”:某种案件的例子,如“经济案例”、“案例分析”。查《现代汉语词典》p10,“案件”: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如“刑事案件”、“重大贪污案件”。
可见,“案例”应源于“司法”范畴。
在实际运用中,“案例”还有“选例”、“例子”的意思。
如西安地图出版社的《中学教研与论文写作实用手册·前言》:
“教学研究综述,包括教学研究的意义、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内容,其中还选配了大量教学研究的案例,并给予评析。”
“我们在选用例文、案例、点评时尽量照顾倒学科的差异性。”
又如该书第34页:“研究案例评介——案例1——《在哲学教学中渗透、穿插心理教育的尝试》”
本文所指的“案例”,定义应该是:教学实例。
其中的“教学”,即指教学活动的过程。
“案例研究”的定义应该是:对教学实例所反映出来的教学规律的研究。
2“案例”与“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是对一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记录。
一般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实际记录。有对语言方面的记录,如教师的口头语言,板书语言,学生回答的口头语言。比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也有对教学活动方面的记录,如“小组交流讨论,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也有一些“教学实录”还加入了一些“夹注式”的评语。如:“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精神。”
一般以一个教学单位为主。如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等等。(见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应该说,“案例”在很多方面是跟“教学实录”相似的。但是,“案例”的特点往往“以小见大”,它记录的对象虽然大多与“教学实录”相同,但是,也可能撷取一个教学片段,针对一种教学现象,乃至一段对话,一个问题的设置,一幅板书的设计,组成“案例”。也可能“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从多个的“教学实录”中,选取具有共性的片段,组成“案例”,从而发现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3“案例研究”与“教案”
“教案”是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案例”则是在课后的教学记录。
“教案”是在实践检验之前对授课过程的设计和构想;“案例研究”则是在实践检验之后对教案设计和授课过程的分析、评价和研究。
“教案”是一个教学单元的完整设计;而“案例研究”则并不拘泥于仅仅针对“这个教学单元”。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