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太平客人补记 此文是我几个月前完成的,之后看到了《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发现两者有一些相同的观点和看法。《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出版于上个世纪,我的这篇文章在后,实在是无法,也没有必要解释我没有抄袭。其实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弊病是有目共睹的,随便一个中学生都能指出不少的缺点。虽然教育一直在改革,但语文教科书的变化却始终不那么令人满意。听说两千零二年的高一新生即将使用整套新的课本,当然其中也包括语文教科书。不过那是几个月后的事情,新的教科书我也没有看到,总希望有一个崭新的面目。 《审》一书中不少的观点我觉得是正中要害的,但要是搬过来,则是对《审》一书作者们的侵权,同时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总之,我的此篇文章只是以一个当事人的角度来洞察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病。若是想更全面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我则推荐众位去看看《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以上暂且算两个广告罢。 中国近代文学可谓百花齐放,出现了无数通今博古,有独到思想,且文笔好的文人学者。胡适先生称五四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我想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如今国人的国文水平是远不如当时的,书店的当代文学专柜前,
国文教育主张,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太平客人
补记
此文是我几个月前完成的,之后看到了《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发现两者有一些相同的观点和看法。《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出版于上个世纪,我的这篇文章在后,实在是无法,也没有必要解释我没有抄袭。其实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弊病是有目共睹的,随便一个中学生都能指出不少的缺点。虽然教育一直在改革,但语文教科书的变化却始终不那么令人满意。听说两千零二年的高一新生即将使用整套新的课本,当然其中也包括语文教科书。不过那是几个月后的事情,新的教科书我也没有看到,总希望有一个崭新的面目。
《审》一书中不少的观点我觉得是正中要害的,但要是搬过来,则是对《审》一书作者们的侵权,同时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总之,我的此篇文章只是以一个当事人的角度来洞察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病。若是想更全面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我则推荐众位去看看《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
以上暂且算两个广告罢。
中国近代文学可谓百花齐放,出现了无数通今博古,有独到思想,且文笔好的文人学者。胡适先生称五四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我想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如今国人的国文水平是远不如当时的,书店的当代文学专柜前,我看到的是一本本毫无思想,故作矫情的书。虽然早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据说很快还要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但不少人却连一篇通顺的文章都写不出。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是有相当差别的,使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靠拢,有利于全体国民提高国文水平。陈独秀,胡适之等人提倡的新文学运动,极大的带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书面使用白话文可谓是中国文学一大成功的改革。
胡适之先生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良。”这八事是:
一,须言之有物。
二,不模仿古人。
三,须讲求文法。
四,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务去滥调套语。
六,不用典。
七,不讲对仗。
八,不避俗字俗语。
虽然我个人不是全部赞同。但对照其中的一,四,五条,再来看看现在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做到了。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认为使用白话文作为书面语言,主要面临着两大方面的挑战。第一,外来语言的侵入——客观地影响。我常见青年一段话中,不时的要穿插上几个英文单词。或是把英文单词直接拿过来,作为口头禅,流行语。不伦不类。第二,国人普遍对国文的不重视——主观地忽视。往往大多数人认为只要会说中国话就可以了,至于写文章,只要中国话说利落了,自然文章写得通顺流畅。总结以上两方面,我认为这都与现在的语文教育有无法规避的关系。同时也必须从改革教育入手,来提高国人的国文素质。
我认为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
一位语文教师个人素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这里所谈的学习效果并非是说在传统考试中拿个满分就可以了。而是应该看通过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是否在口语能力上,写作能力上,及思考的多元性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是否能“好”为人师,完全在于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
《诗经序》中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教师应该多听取学生对教育方法的建议,并且不要为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不管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反思为什么学生这么说。如果是误会,则要去和学生解释;如果建议正确,则应该改正错误;如果是教师本人的错误,需要道歉的时候,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不是师尊的丧失,而恰恰是师尊的树立。并且时时禁忌以大压小。
这种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教师做事的方法,处理的态度,对事情的见解都有可能极大地影响学生。所以在教师日常行为思想方面,是应该认真注意的。
有时教师本人也未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不少教师本人国文知识的范围,比其所教的那几本教科书大不了多少。这样的老师如何教育学生,使他们知识范围变大,最终写出一手好文章或是口头表达流畅呢?——我想至少这是很困难的。
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懂得课本里的内容——像上文所说,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图书。教师的知识范围只限于课本上,是不足以把学生教好的。重要的把这些所谓的课外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扩充更多的知识。不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历史知识。其次教师也是必须要懂得幽默的,只有懂得幽默,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察觉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使他们改正缺点,并时时鼓励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去学习。
当学生问到教师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说出他所知道的。不管知道的多少,对错,都需让学生先自己独立的思考。然后教师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学生,与学生商讨。
不少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很草率,只寥寥写上一两句评语,或者干脆只简单地打个分数。这对于教师本人确实是减少了工作量,其实这种做法是极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学生认真的写作文,教师却只打个分数,这是一种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渐渐,认真写作文的人便便得少了起来。这不是学生的责任。我认为教师应该对每篇作文都认真地去批改,尊重他人,便是尊重自己。学生看到教师这样的批改,便会因为得到肯定而高兴,下次就会避免出现类似的病句或结构松散。
我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如何灌输知识,而是使每个人都能找到他们喜欢的作家,喜欢的作品。这样他们中的大多数便会开始喜欢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所以我认为几本教科书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读书欲望的。所以语文教育重在课外,重在学生本人。如果教师能懂得这一点,就不会再拼命简单地教书,而是去培养一种兴趣——这在下文我还将阐述,那么学生也将真正地获得乐趣。
教师平时也是应该写一些文章的。如果教师自己平时尚且不写文章,只精通写《作文讲义》,那么学生的文章,无论如何也是些不好的。只有自己有了作文的经验,才能在写作上更好把握住脉络。
“当一作家恨某人,想写文加以痛骂,但尚未知其人之好处时,他应该把笔再放下,因为他还没有资格痛骂那个人。”对于斥责学生也应该秉着同样的原则。只知道他听写单词不及格,默写课文得低分,而不知其优点——也就是没有全面客观地了解他,那么教师是没有资格来斥责任何人的。
二 学生
我认为凭着自己的兴趣,多读一些好书,并且学会独立思考是相当够重要的。余杰说过:“相信真理,不要相信那些宣称掌握真理的人;怀疑一切,不要怀疑自己所拥有的怀疑能力。”对每样事物都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做每件事情前都要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抱着宽广的胸襟来接人待物。这就是我对学生所有的建议。
三 教学方法
现在并没有那么一门修身课或是哲学课来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那么我认为语文课就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
首先教师要允许学术上的讨论,尤其是在分歧较大的时候。对于不同的见解,教师首先应该对敢于有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肯定,并且让其他人也这样来做。我认为培养学生一种敢于对成规的事物提出置疑,持不同观点的精神是相当重要的。教师怎么教,学生便全盘接受,这并不是在做学问。况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一些事物提出怀疑——这有可能是由知识的有限性或是未能完全理解引起的,在这个时候,教师更应该耐心地去解释,直到学生明白为止。若学生还是持自己的观点,则教师也不应该拿所谓权威来压制学生,强迫他们“理解”,而是应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讨论。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学术气氛,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
学校应该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发展自由。”蔡元培先生做到了这点——北大可以容纳激进的陈独秀,也可以留住复古的辜鸿铭。
有些人在学习过程中要问教师了,什么是好书呢?您能不能推荐一些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不时地介绍一位作家,把他的思想,行为及作品一同介绍给同学——以客观的立场。但切勿告诉同学此书非读不可。每个人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气质,或者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能拿一本书来囊括所有人的兴趣,世界上也没有这样一本书。教师应当通过介绍,使得学生了解不同的作家,对其感兴趣,则自愿去读他的书。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