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语文创新实验报告» 正文

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语文创新实验报告

[10-16 16:55:02]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503

概要:(2)探索和运用了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心理学与语文学科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发展。(3)建立了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了平等、和谐、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了“班上事人人管,人人都管班上事”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服务合作精神,增强了责任心、上进心,竞争意识。(4)改革了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明确了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点,课程设置改革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在于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赋予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5)积累了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明确加强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生活为教学的活水源头,使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认识深化,参与意识,创新意识。3。各界反响: 报纸:今年上半年>以>为题作全面的报道。今年上半年>对该班班报>作全面的报道。2000年11月>也报道了该课题。2000年11月21日>对

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语文创新实验报告,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2)探索和运用了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心理学与语文学科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建立了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了平等、和谐、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了“班上事人人管,人人都管班上事”教学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组织协调能力,服务合作精神,增强了责任心、上进心,竞争意识。

(4)改革了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明确了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点,课程设置改革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在于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赋予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积累了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明确加强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生活为教学的活水源头,使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认识深化,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3。各界反响: 

报纸:

今年上半年<<华西都市报>>以<<创新实验班放飞能力>>为题作全面的报道。

今年上半年<<蜀报>>对该班班报<<新苗星>>作全面的报道。

2000年11月<<羊城晚报>>也报道了该课题。

2000年11月21日<<蜀报>>对该实验作报道,基本肯定。

2000年11月21日<<天府早报>>开展讨论,有赞成有反对。

2000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第五版教科文版<<全班59人,有”官”40多个>>以较大篇幅报道该课题。

2000年11月30日<<文汇报>>报道该课题。

2000年12月6日<< 中国青年报 >>登载了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我为“当官”的孩子说几句话>>表示完全支持。

2000年12月11日<< 中国青年报 >>以<<成都二十中创新实验班直面争议>>登载各方面人士对该课题的肯定。

2000年12月11日<< 中国青年报 >>登载李镇西<<我希望人人有”官”当>>坚决支持。



电视:

2000年11月<<妇女儿童频道>>对该班班报<<新苗星>>作简明的报道.     

2000年11月20日成都有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对该班采访,11月24日及25日在新闻时段连续播放。

  12月7日,成都20中校长林建东、该实验倡导者丘小云、创新实验班班主任劳承刚,走进“实话实说”的录制现场。2000年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以<<班干部管班干部>>为题开展讨论,以“反思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寻找出路”为话题,推出该实验,对该实验体现的民主、创新、公平及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作用充分肯定,称之为“成都模式”。

2000年12月19日四川卫视对该班进行专题报道.被采访的学生教师家长专家100%支持.

记者:

11月22日上海<<文汇报>>记者周其俊电话采访,并对此事表明态度,概括如下:坚决支持你们的实验,研究性学习很有意义。我们一定正面报道,以引起各方面对你们实验的支持,甚至是北京方面的关注,支持。我们反对炒作.我赞成鼓励学生上进竞争。有新情况及成果及时告知我们。

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亲自到学校采访。他认为:创新班的改革有新意,这是有时代特色的理想教育,实实在在。当官的提法也没什么不可以,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士兵。中国需要管理人才。 创新班新闻后面有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他的留言:“创新教育大有可为,创新教育的实践需要勇气坚持的精神。希望创新实验班早日得出系统富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策划肖静波电话采访创新实验班情况。他觉得该课题很有新意,典型.。20中搞的改革全面深刻. <<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说我们(20中)学校作了件大好事。邀请校长及课题负责人到北京录制节目。

2000年12月1日四川卫视台记者阳泓,在该班拍摄了两天后,深有感触的说:创新实验班作法肯定是对的,值得报道。作为家长,希望孩子能在民主和谐的班级中成长,能遇到像你们那样的有创新精神的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老师。你们好好搞下去,学生毕业时,我们还要跟踪报道。



网络:

2000年12月“搜狐网” 、“中青在线” 、“东方网” 、“校园网” 、“上海教育热线”等报道该课实验班或开展讨论。“新浪网”在其主页上开展调查,7万多网民参加讨论。



 教育专家及领导:

四川省教育厅汪风雄副厅长对该实验大力支持, 专门撰文充分肯定. 汪风雄副厅长在文中写道:“由成都市20中丘小云老师主持的初2002级7班的‘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验,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勇敢地提出了语文创新实验的命题。”“以丘小云老师为首的课题组进行的语文创新实验首先把语文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跳出了狭隘的语言文字(或国文、国语)的圈子,努力创高、营造、模拟一个社会舞台的氛围,让学生去尝试用语言文字(即口语和书面语言)去交流、沟通和竞争,并在沟通、交流和竞争中学习应用、掌握和提高语言文字水平,进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思路,用科研术语讲即是实验路线正确,实验方法简捷可行。”“实验班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我希望有更多的班,更多的学校能迈入积极推行创新教育的行列,在学校教育中将‘创意、创造、创业’渗透到每一个学科之中、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创新性人才。”

成都市教委主任杨伟鼓励、支持20中走进<<实话实说>>,宣传成都教育改革.

北师大教育系专家刘永山对此肯定,认为该实验具有倡导性,符合中国实际。

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我为“当官”的孩子说几句话>>,文中写道:成都20中的做法确实与我提倡的理念非常吻合。我要为孩子们讲几句话。因此,我要为成都20中的孩子们当“官”鼓与呼!

南京某大学的教授吴康宁: 我觉得这两种方式(机院附中和成都的)都很好,尤其成都这个实验我特别欣赏,为什么呢?光想到让大家轮流有机会去当班干部还是远远不够,孩子当班干部让他锻炼什么能力这非常重要。

北师大的陈会昌先生:我们现在中国的家长绝大多数成才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学知识长本事有能力到社会上不被淘汰,所以他希望孩子从小学会各种各样的能力,特长,专长,成都的这个就是符合这种教育思想。

 成都二十中的校长、特级教师林建东:我们学校初二(七)班搞了创新意识培养的实验,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一个事情的做,包括他的学习,他的生活,为今后踏入社会打基础,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集体的发展,自己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我们在全校推广创新教育,建立新的学生观及教学观,实现民主开放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新的教学及班级管理模式,培养更多有创新意识的中学生。

省教育学院刘裕权副教授:实验注重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主体性教育原则,培养了学生现代人参与意识,为同学服务意识。

川师管理学院游永恒副院长: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关键在学生要有成就感,给每一个学生找到他表现自我的天地,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实验得到教育部全国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四川省教科所李副所长、汪永琪主任、向伟主任,市教科所王必成主任支持肯定,还得到省中语会秘书长阳仁杰,川师教育管理学院刘海燕副院长、游永恒副院长,省教育学院钟和成教授等专家们支持肯定。 同时得到省、市、区教委有关领导支持肯定

专家们认为该实验与全教会倡导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吻合;符合现代教学原理中主体性学习等原则;体现了教育开放性;培养了学生上进心、责任感及实践能力,值得肯定。



七。继续探索完善的问题

1。处理好必修课、选修课、社会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注意必修课、选修课差异,必修课以知识逻辑纵向组合的学科课程为主,注重以核心知识为主的基础学力的培养,选修课以问题建模横向组合的单元及个性化教学为主,注重拓展和综合运用知识,发展个性。 选修课以短、微型课为主。

必修课和选修课、社会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在开展时,要处理好基础和发展,接受和研究性学习,传统性的学科传授与综合性活动训练,统一要求与学生差异,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关系。

2。积极创设培养创造意识所需的外部氛围:

学校在培养目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测试、评价学生、学校管理等方面应进行大的变革;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创造教育实践;家长要有意识的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同时要向社会宣传创新,取得社会认同、支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培养出一代代创造型人才。

3。更广泛开展及总结

扩大课题组,在全校更大范围内更广泛地开展实验。通过观察座谈,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成果展示,技能演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参加中考,接受国家检验;请专家组鉴定; 形成经验;结题。推广经验,跟踪实验对象初中毕业后发展情况,在高中阶段开展教育创新教育。

2000/2/27



 作者邮箱: PUPUTONGTONGPF@SOHU.COM

上一页  [1] [2] [3] [4]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唤起兴趣,以写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