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 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

[10-16 16:55:02]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852

概要:作者的语言也是富于变化的。写景状物时,文字细腻而又有层次;而刻划人物时作者又变换了另一幅笔墨,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外貌、心理特征,廖廖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生动的私塾老先生的形象。从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也颇有值得学习之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作者所要着重表现的,而二者之间又安排了一个过渡段,由前者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后者来,使文章显得前后贯通,文气流畅。关键知识点1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素以揭露、分析“国民性”并对之进行批判闻名。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名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在本文中描写了儿时的天真的生活情趣与枯燥死板的封建教育,笔调亲切。补充知识点1私塾私塾,是中国旧时私人办的学校,为私学之一种。有塾师自设的学馆,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也有属于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举办的义塾(免缴学费)。每个私塾一般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教材及学习年限没有固定的限制。私学,中国历代私人办理的学校。西周以前学校由官府办理。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战国时私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作者的语言也是富于变化的。写景状物时,文字细腻而又有层次;而刻划人物时作者又变换

了另一幅笔墨,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外貌、心理特征,廖廖

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生动的私塾老先生的形象。

从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也颇有值得学

习之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作者所要着重表现的,而二者之间又安排了一个过渡

段,由前者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后者来,使文章显得前后贯通,文气流畅。

关键知识点

1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人,素以揭露、分析“国民性”并对之进行批判闻名。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名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在本文中描写了儿时的天真的生活情趣与枯燥死板的封建教育,笔调亲切。



补充知识点

1私塾

私塾,是中国旧时私人办的学校,为私学之一种。有塾师自设的学馆,有地主、商

人设立的家塾,也有属于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举办的义塾(免缴学费)。

每个私塾一般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教材及学习年限没有固定的限制。

私学,中国历代私人办理的学校。西周以前学校由官府办理。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

风,战国时私学大盛。汉以后,私学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的老师多由没有考上官的读书人担任。由于他们明白读书与不读书的天壤之别,因此

对学生要求一般比较严,但对学生也比较爱护。

2难句解析: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见《论语·述而》,大意是:“仁”和我远吗?如果我真心诚意地想达到“仁”,“

仁”自然而然就到了。

B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见《幼学琼林·身体》,大意是,笑话别人缺牙齿,就说狗洞大开。

C上九,潜龙勿用

见《周易·乾》,原作“初九,潜龙勿用”。初九为乾卦第一爻,大意是龙在

隐潜着等待时机,还不能出来做事。

D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这是学生读《尚书·禹贡》时念错的句子,原作“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

…厥包橘柚锡贡”。大意是:那块土地有好有坏;那进贡的东西,有专门用来祭祀的茅草,

还有橘子、柚子之类的水果。

E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清末刘翰作《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中的句子。原文作:“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

叵罗倾倒淋漓,千杯未醉。”刘翰,江苏武进人,江阴南菁书院学生。这篇赋是颂扬五代后

唐李克用父子的。大意是写李克用在喝酒时挥扬着玉如意,风流倜傥,兴致大发,喝了很多

酒也不醉。

3《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共10篇。其中前

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以《旧事重提》为总题

。1927年7月,鲁迅添写《小引》和《后记》,将它们结集出版,改名为《朝花夕拾》。第

一版由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为鲁迅自己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9月改由上

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都是鲁迅回忆往事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的成长道路。它们

文笔优美,感情深沉,都是散文中的佳品。除了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藤野先生》、《阿长和山海经》等作品,还有《范爱农》、《无常》等名篇。



——摘自《中学语文现代文导读》(初中版) 作者邮箱: mawenzeng@263.net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琐忆》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