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心结一 在自卑和自负的两端游走 例1:为什么那个同学对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可是我看什么忘什么,甚至还总是犯低级错误? 例2:其实我基本上什么都会了,只要考试时不再犯低级错误就好,也不用再接着复习什么了。 分析:无论自卑还是自负,实际上都是考生对自己的自信不够有把握的表现,所以往往在这两端游走。自卑的学生要意识到的是,高考只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考查,只要用心去做,合理地利用最后这段时间,都会有进步。任何复习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知识点都抓住是不可能的,自卑的根源往往是因为与同学的攀比造成的,其实只要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超越一小步就是胜利。 自负的学生则要时刻提醒自己,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高考容不得自己半点疏忽,以平常心和谨慎姿态面对,方可笑傲考场。 心结二 临阵脱逃 例1:还有两三个星期就要考试了,可是小林却根本不想再看书,整个高三生活,不是复习,就是考试,连业余爱好———拉小提琴也被妈妈剥夺,小林陷入深深的失望,真想离家出走,或者找个理由不去考试。 分析:对高考产生抗拒的想法,认为自己现在不喜欢的生活都是高考所致,从而怨恨高考,希望逃避高考,这实
《考试焦虑如何来如何去》 教学总结(高三),标签:计划总结范文,http://www.51jxk.com
心结一
在自卑和自负的两端游走
例1:为什么那个同学对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可是我看什么忘什么,甚至还总是犯低级错误?
例2:其实我基本上什么都会了,只要考试时不再犯低级错误就好,也不用再接着复习什么了。
分析:无论自卑还是自负,实际上都是考生对自己的自信不够有把握的表现,所以往往在这两端游走。自卑的学生要意识到的是,高考只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考查,只要用心去做,合理地利用最后这段时间,都会有进步。任何复习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知识点都抓住是不可能的,自卑的根源往往是因为与同学的攀比造成的,其实只要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超越一小步就是胜利。
自负的学生则要时刻提醒自己,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高考容不得自己半点疏忽,以平常心和谨慎姿态面对,方可笑傲考场。
心结二
临阵脱逃
例1:还有两三个星期就要考试了,可是小林却根本不想再看书,整个高三生活,不是复习,就是考试,连业余爱好———拉小提琴也被妈妈剥夺,小林陷入深深的失望,真想离家出走,或者找个理由不去考试。
分析:对高考产生抗拒的想法,认为自己现在不喜欢的生活都是高考所致,从而怨恨高考,希望逃避高考,这实际上是由一种长期重复的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导致的心理倦怠。其实,即便是高考,学习与生活的平衡也很重要,更何况是拉小提琴这样的爱好,对于舒缓压力很有帮助,于学习有事半功倍之效。
所以,即便是面临高考,每个考生都要认真,但是不需要让自己无法享受生活的快乐。
心结三
敏感
例1:有同学在最近一次模拟考试中考了全年级第43名,感到很不开心,上课也无精打采,因为他前一次考试的成绩是全年级第15名,而这次退步了28名。他发现同桌这次模拟考数学竟然比他高10分,便开始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找到了什么好方法,以后他来问问题再也不告诉他了。
例2:我新买的签筒,怎么最近抽到下下签的概率多了,是不是什么不好的预兆啊?
分析:研究表明,多数人在竞争过程中学习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加,然而,过于频繁的竞争,会使学生产生怯场、紧张的心理状态,不仅失去激励作用,反而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次考试的失利或者发挥超常都是正常的事,只是在高考来临前,总会有学生要从中钻研出什么规律来,或者寻求其他方式来预测一下自己的考运。此时此刻,可以说考生的心态敏感度达到极致,原本的小概率事件往往在他们眼里无限放大,甚至成为心理负担。
面对分数,考生要多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另外,适当地放松紧张心态还可以不时地鼓励自己,从而忽视外界的一些干扰,相信自己,不灰心、不放弃,建立独立稳定的心理环境。
心结四
抱怨
例1:我们的某科老师特别差劲儿,跟他学还不如自己学呢。
例2:对面的张阿姨真是烦,连着两个周末都要上我们家来聊家长里短的,干扰我的学习。
分析:总是抱怨他人这也是考生难以调整自己复习的状态造成的。很多时候,这也是为自己的紧张情绪寻找的借口。此时多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沟通,互相信任为好。即便心存不满,在这所剩不多的复习时间里,与其让抱怨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影响本来不错的心情,还不如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高考迫在眉睫,抱怨有害无益!
心结五
焦虑与恐惧
例1:上课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总忘记老师在说什么,在复习过程中莫名其妙的焦躁、坐卧不宁,心慌气短,容易出汗,看不进书、饭吃不香、饭量达不到平常的一半,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并反复向别人絮叨,担心成绩不好和反复琢磨考试答案、犹豫不决等。
分析:这种症状在考生中比较普遍,往往知识点已掌握,但是考试就考不出来。情绪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积聚多了,自然会转变为生理的异样,由此便会引发很多身体的不适。
其实,与其斤斤计较每一分钟的复习时间,结果没有任何成效,还不如痛痛快快地玩一次,或者连续学习40分钟应进行15分钟左右的休息,见缝插针去户外做一些运动,比如慢跑、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等。考生要特别注意运动前的热身,以免受伤;运动强度以运动后不感到疲惫、不影响学习为准。或者想像自己考试时的情景,模拟真实情景,多次体验后也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
如果焦虑情形严重,则要找专业人士减压。
成功考生谈如何挺过心理关
想知道上届的高三学生是怎样成功挺过高考的吗?为此,我们采访了两位考入理想学府的大
一学生,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他们的心理历程,从中汲取经验。□文曹敏捷
把自己逼上梁山
受访人:周昱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香港大学商学院经济金融专业大一学生
高考前一个月,说不紧张是假的。平心而论,我的高三一年是甚为坎坷。身在上海中学这样竞争激烈且高手林立的著名学府,定立的目标和付出的努力都是超乎寻常。同时,作为曾经的理科实验班班长,眼见曾经的同窗一个个凭借优异的竞赛成绩取得直升资格,心中的不甘和烦闷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在诸如复旦大学优秀生推荐、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等重要选拔测试中我又屡次意外失利,其后果更是雪上加霜。我为即将来临的高考心怀忐忑,如果这最后的一次机会也像先前数次一样从指尖溜走……我已不敢设想,父母的心情相信也同我一样。
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考试,我有时失眠,做题时有时会走神,有时会在纸上乱涂乱画。紧张时刻,许多小事或者不大不小的事都会被看成大事件而过分重视,很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但记忆中我没有在那一个月对父母胡乱发过脾气,想来这应该归功于父母对我的理解和宽容。
心理状态是高考前一个月应当引起特别重视的问题,作为过来人,对于缓解心理紧张,我认为以下两点是值得借鉴的:
一是定立合适的、略高一些的高考目标。我被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拒之门外以后,并没有将目标定低,反而抬升了它。我向所有人宣称,高考的目标是北大。而这种把自己逼上梁山的行为促使我在最后一个月的学习中没有表现出浮躁和疲态,并督促我在考场上更为细致和严谨。
二是制定最后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对于一个身处高三的学生来说,精神处于“分裂”的边缘。一方面希望高考快点到来,结束这煎熬的等待;另一方面,又希望再多一点时间巩固基础,操练能力。一个详尽的最终计划,能够把可能浪费在彷徨于“分裂”边缘的那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纳入学习轨道。我所制定的计划并没有规定某一天某一时刻该干什么,而是将在最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复习单词手册、整理错题集等)列成清单,一样样对照解决。这样的计划较为灵活,因而也不容易受到干扰,实施起来也有成就感,同时更有可能全部完成。
此外,家长是学生重要的心理支撑,值此关键时刻,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多减压、少加码,充分信任孩子的自律性,我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给我一片宁静的天空
受访人:韩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大一学生
高中时,我的成绩比较好,但是第一次模拟考,竟然因为紧张而使成绩一落千丈。可是父母和老师并没有过多地责备我,而是给予我一定的关心,使我渐渐摆脱“一模”的阴影。
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越来越强了,但父母的紧张却一天胜似一天,不过这种紧张他们尽力掩饰着,不让我察觉。妈妈除了在吃饭问题上仍然采用一贯的“填鸭”政策,逼我吃这吃那外,别的事情一律顺着我,连一句稍重一点的话都不敢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在现在回想起来,我不是那种蛮横的人,好像没做什么过分的事,也没提出过任何过分的要求。
从高三开始,只要我在做功课,爸爸妈妈就不看电视了,电视机每天的利用率也只在新闻联播上。没有其他爱好的爸爸妈妈,晚上两人只能在屋里小声说话,或者就是出去散步,生怕影响我。但是即将高考时,父母为了缓解我的紧张情绪,常常会在晚饭后拉着我出去一起散会儿步。五月里气候比较舒适,是散心的好时机,父母会找来一些笑话讲给我听,想来也是用心良苦的。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计划总结,计划总结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计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