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 正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诗词鉴赏   阅读:8484

概要: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063100)这两句出自唐朝皇帝李世民的《赠萧瑀》。萧瑀是隋唐之际人,为唐高祖的开国元勋之一,性格孤僻,恃才自傲,常与其他大臣发生冲突。但太宗看中其忠直品性,并委以重任。《赠萧瑀》一诗就是唐太宗专为称赞萧瑀而作的。唐高祖后期,李渊的三个儿子为争夺帝位而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萧瑀坚定地站在李世民一边,最后帮助他夺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两句,是李世民对萧瑀的高度赞美,其中也不无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从艺术性角度看,算不上特别高明,但极富于哲理的启示。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赞美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标签:诗词鉴赏大全,http://www.51jxk.com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063100)
这两句出自唐朝皇帝李世民的《赠萧瑀》。萧瑀是隋唐之际人,为唐高祖的开国元勋之一,性格孤僻,恃才自傲,常与其他大臣发生冲突。但太宗看中其忠直品性,并委以重任。《赠萧瑀》一诗就是唐太宗专为称赞萧瑀而作的。
唐高祖后期,李渊的三个儿子为争夺帝位而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萧瑀坚定地站在李世民一边,最后帮助他夺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两句,是李世民对萧瑀的高度赞美,其中也不无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从艺术性角度看,算不上特别高明,但极富于哲理的启示。
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赞美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而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常常会迷失方向。
《老子》云:“国家昏乱,有忠臣。”《后汉书•王霸传》云:“光武(刘秀)谓霸曰:‘颖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又南朝宋诗人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云:“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这些话都表达了同样的的道理,或许都为李世民所借鉴。文天祥《正气歌》云:“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句诗表达同样的道理,但“疾风知劲草”以比说理,形象生动,因而也最广为人知。今天人们常常只知道前一句而湮没了后一句,常用它比喻危急时刻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


Tag: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
上一篇:“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鉴赏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相关文章
  1.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
  2.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