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诗词鉴赏诗歌鉴赏的几点要旨» 正文

诗歌鉴赏的几点要旨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诗词鉴赏   阅读:8863

概要: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课堂演练: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塑造一位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写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全诗虚实结合。练习塞下曲 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一、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

诗歌鉴赏的几点要旨,标签:诗词鉴赏大全,http://www.51jxk.com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课堂演练: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塑造一位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写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全诗虚实结合。

练习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一、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呢?为什么?

答:





3就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争论。有人说它低沉、伤感,是首反战诗,也有人说这是一首赞美边防战士英雄主义气概的诗。关键在对诗中“马上催”三字有不同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对于这首诗的主要思想,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答: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水田园诗鉴赏

一、导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天人合一”是今天人们追求的终极理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大自然以其无言的深沉让我们懂得了许多,让古代、现代的人在忙碌的社会生活之外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二、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⑴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田园居》

⑷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三、归纳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四)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三、学习诗歌鉴赏的步骤、方法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四、实战练习

(要求:注意思维过程及答题格式。)

1、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⑴这笮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⑵就本诗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请选一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要求同上。

1、答:





2、答:





五、课后练习:请作简要分析下列这首诗的主旨及表现手法)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答: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古代诗词中常见风格

1、 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其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
上一篇:诗歌鉴赏《鲁山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