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作品赏析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作品赏析   阅读:8444

概要:4.相关评论 一篇长恨有风情——漫谈《长恨歌》的思想和艺术 诸斌杰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久为传诵的名作。据记载,这篇诗写出不久,就给诗人带来很高的荣誉,被称为“《长恨歌》主”,后世评论家亦诩为“自是千古绝作”。《长恨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历史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但对这样一篇为大家所喜读熟诵的作品,它的主题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却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从古人的评论来看,不外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篇诗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一种认为它仅仅写了李、杨的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建国以后,这个问题,仍是大家所讨论的问题,始终还没有达到比较统一的认识。本来,在文学史上这样的事例是不少的,凡是一部伟大或者优秀的作品,它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是需要经过人们长久的探讨,深入的分析,才能揭示其底蕴的。 在我看来,白居易《长恨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篇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恨,就是遗憾,遗恨;而作者写李、杨的故事,所引以为长恨的是什么呢?这作者在本诗的结尾中实际已经点明。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作品赏析大全,http://www.51jxk.com

4.相关评论 

一篇长恨有风情——漫谈《长恨歌》的思想和艺术 

诸斌杰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久为传诵的名作。据记载,这篇诗写出不久,就给诗人带来很高的荣誉,被称为“《长恨歌》主”,后世评论家亦诩为“自是千古绝作”。《长恨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历史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但对这样一篇为大家所喜读熟诵的作品,它的主题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却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从古人的评论来看,不外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篇诗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一种认为它仅仅写了李、杨的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建国以后,这个问题,仍是大家所讨论的问题,始终还没有达到比较统一的认识。本来,在文学史上这样的事例是不少的,凡是一部伟大或者优秀的作品,它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是需要经过人们长久的探讨,深入的分析,才能揭示其底蕴的。 

在我看来,白居易《长恨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篇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恨,就是遗憾,遗恨;而作者写李、杨的故事,所引以为长恨的是什么呢?这作者在本诗的结尾中实际已经点明。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相见,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以后,于是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情深意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到这样的不幸,正是一个令人哀怜的悲剧,这对于这对情侣来说,以至对于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悲叹莫置。南朝江淹曾作过一篇有名的《恨赋》,叙述了某些古人“伏恨而死”的情况,对于历史上遭遇不幸的人寄予同情;而自居易这篇以“长恨”名篇的诗,也正写的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写的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悲剧故事,而且于诗篇中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作者对所写悲剧主人公的莫大同情。 

所以,我们认为《长恨歌》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篇描写爱情,歌颂爱情的诗篇,并不是一篇什么政治讽谕诗。但是由于这篇作品题材的特殊性,因而使它与一般的爱情悲剧故事有所不同。它所写的是历史题材,写的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如果说他们的生离死别由爱情方面说是个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铸成;也正有他们自己的过错在内。唐代安史之乱这场历史浩劫的发生,与唐玄宗宠爱杨妃,贻误政事有很大关系。因此,诗人在描写这个悲剧故事的时候,就不能不涉及到悲剧发生的原因问题。在诗人白居易看来,唐玄宗过份地宠爱杨妃,不理朝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任用非人(“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都是作为一个君主所不应该的事,对此他不能不有微辞。而在诗篇中,当写到这方面的时候,诗人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不满情绪。正是因为这样,也就增加了这首诗的复杂性。但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来看,它所力图表现的仍是李、杨在后期事变中爱情方面所遭遇的不幸,是一篇描写爱情,咏叹爱情悲剧的故事诗,而不是一首政治讽谕诗。 

元白诗笺证稿(摘要) 

陈寅恪 

是故唐代贞元元和间之小说,乃一种新文体,不独流行当时,复更辗转为后来所则效,本与唐代古文同一原起及体制也。唐代举人之以备具众体之小说之文求知于主司,即与以古文诗什投献者无异。元稹李绅撰莺莺传及歌于贞元时,白居易与陈鸿撰长恨歌及传于元和时,虽非如赵氏所言是举人投献主司之作品,但实为贞元元和间新兴之文体。此种文体之兴起与古文运动有密切关系,其优点在便于创造,而其特征则尤在备具众体也。既明乎此,则知陈氏之长恨歌传与白氏之长恨歌非通常序文与本诗之关系,而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赵氏所谓“文备众体”中,“可以见诗笔”之部分,白氏之歌当之。其所谓“可以见史才”“议论”之部分,陈氏之传当之。 

若依唐代文人作品之时代,一考此种故事之长成,在白歌陈传之前,故事大抵尚局限于人世,而不及于灵界,其畅述人天生死形魂离合之关系,似以长恨歌及传为创始。此故事既不限现实之人世,遂更延长而优美。然则增加太真死后天上一段故事之作者,即是白陈诸人,洵为富于天才之文士矣。 

综括论之,长恨歌为具备众体体裁之唐代小说中歌诗部分,与长恨歌传为不可分离独立之作品。故必须合并读之,赏之,评之。明皇与杨妃之关系,虽为唐世文人公开共同习作诗文之题目,而增入汉武帝李夫人故事,乃白陈之所特创。诗句传文之佳胜,实职是之故。此论长恨歌者不可不知也。 

七、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称呼不是指称白居易的是(B)。 

A.香山居士B.醉吟先生C.白乐天D.白微之 

(2)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B)。 

A.贞观之治B.安史之乱C.宦官当权D.玄武门之变 

(3)以下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的是(A)。 

A.韩愈B.元稹C.张籍D.白居易 

(4)《长恨歌》的诗歌体裁属(C)。 

A.七言律诗B.七言近体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 

2.填空题 

(1)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诗人是(元稹)。 

(2)略 

(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4)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5)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6)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7)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8)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简答题 

(1)《长恨歌》以“长恨”命题,你怎样理解诗篇的结句“此恨绵绵无绝期”? 

答:恨,就是遗憾,遗恨。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相见,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以后,于是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情深意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到这样的不幸,正是一个令人哀怜的悲剧,这对于这对情侣来说,以至对于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悲叹莫置。 

(2)《长恨歌》在叙事中插入多处景物描写,移情入景,情景交融,试作具体分析。 

答:举例: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4.翻译题 

(1)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答:皇家城阙烟尘滚滚,天子带着大队的车马逃往西南。天子的旌旗飘飘摇摇,走走又停停,才走了百来里。六军不肯前进,怎么办?美丽的杨贵妃死在皇上马蹄前。 

(2)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答:晚上萤虫飞过宫殿,皇上悄然忆想。夜里挑残了孤灯也难以入睡。宫中钟鼓迟迟敲响。夜这么长,看看天上银河还在发光。霜这么重,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翠被冰凉,有谁同拥?你死去了,我还活着,此别悠悠已经隔了多年,从不见你的灵魂进入我的梦境。 

八、研习与思考 

1.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持何种态度?这首诗深深打动你的是哪几句? 

答:参见课本[评析]第二段,诗人以宣扬至情至性与美感为主旨,其它理解诸如“丽色误国”等均是次要的,更多后人渲染的成分。这首诗打动人,能够千古流传的原因也在此。 

2.试结合诗中第三段对景物的描写,分析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答:文中极力铺写美景与萧条相映衬,通过两者穿插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烘托极度的悲伤。如“春风桃季”与“秋风梧桐”。另外,通过当下的孤零的回忆昔日的欢愉,同样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池苑依旧”、“落叶不扫”。第三,通过孤景的直接抒发与联想,如“萤飞”、“孤灯”。突出一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作品赏析
上一篇:江月照千古孤篇盖全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2.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016年高三...
  4.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5. 201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6. 《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型》 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选修)
  7.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长恨歌》教案(人教版...
  8.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客至、旅夜书怀(苏教版高三选修教学案例)
  9.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杜甫咏诗怀古诗(三)(苏教版高三选修教学案...
  10.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
  11.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1)(人教版高三...
  12.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二)(2)(人教版高三...
  13. 备考2016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赏析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