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文言文   阅读:8348

概要: 三、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4、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 止:栖息;安:怎么 3、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三、回答问题 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 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标签:初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51jxk.com
   三、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4、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
   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 止:栖息;安:怎么
   3、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三、回答问题 
   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 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
   2、故事中的、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 案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
   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
   4、小惠未 ,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伏:埋伏。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是勇气。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 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 案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列子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 案
   1、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指面积,方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文言文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要点:桃花源记、陋室铭、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备课资料)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1.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2.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3.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4.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5.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词句过关(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7.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8.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之一(人教版九年级必...
  9.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之二(人教版九年级必...
  1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年度教学计划(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11. 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反思(人教版九年级)...
  12.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小结 教学总结(九年级选修)
  13.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要点(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