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实录《泥人张》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上册)[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正文

《泥人张》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上册)[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教学实录   阅读:8415

概要: 师: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读出不屑吗?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加一个停顿就可以表现出不屑这种味道了。要读出镇定。(师范读: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在“伞”后面稍作停顿。)(全场鼓掌。) 师:我们同学也来试一试?一起读一读。 (生模仿师的朗读很到位,全场鼓掌。) 师:很好,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可以把作品读得更有味道。我们把这两段再一起读一遍,注意刚才说过的有的地方音量要加大,有的地方要停顿,还有结尾处的延长音等。 (生朗读。读得有声有色,全场鼓掌。) 师:太棒了!我们同学这一读啊,味儿全出来了。 师:这里将海张五与泥人张放在一起进行刻画,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1:可以突出泥人张的镇静。 生2:突出了海张五的狂傲。 师:对比手法的运用往往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这篇作品中还有类似的对比手法吗? 生3:第4段和第5段将当官的与泥人张进行对比,对比的是他们对海张五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泥人张不畏强权的性格。师:看出性格,分析得很好。 生4:第13和第14段,写泥人张报复了海张五,将泥人张与海张五进行了

《泥人张》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上册)[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标签:教学实录范文,http://www.51jxk.com
    师: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读出不屑吗?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加一个停顿就可以表现出不屑这种味道了。要读出镇定。(师范读: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在“伞”后面稍作停顿。)(全场鼓掌。)
    师:我们同学也来试一试?一起读一读。
    (生模仿师的朗读很到位,全场鼓掌。)
    师:很好,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可以把作品读得更有味道。我们把这两段再一起读一遍,注意刚才说过的有的地方音量要加大,有的地方要停顿,还有结尾处的延长音等。
    (生朗读。读得有声有色,全场鼓掌。)
    师:太棒了!我们同学这一读啊,味儿全出来了。
    师:这里将海张五与泥人张放在一起进行刻画,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1:可以突出泥人张的镇静。
    生2:突出了海张五的狂傲。
    师:对比手法的运用往往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这篇作品中还有类似的对比手法吗?
    生3:第4段和第5段将当官的与泥人张进行对比,对比的是他们对海张五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泥人张不畏强权的性格。
师:看出性格,分析得很好。
    生4:第13和第14段,写泥人张报复了海张五,将泥人张与海张五进行了对比。
    师:作品中还有好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之前的海张五嚣张地说贱卖都没人要,与现在他自己灰溜溜地全买回去了是一处对比。泥人张的出场与海张五的出场形成对比,体现泥人张的低调与海张五的飞扬跋扈。泥人张与众人的对比,体现了泥人张的清高、自尊。海张五的粗嗓门与身边人的细嗓门对比,营造了戏剧化的效果等等。
    师:品读小说的笔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冯骥才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手法,凸显了泥人张的个性,这个泥人张不但手艺高超,而且自信自尊,有一身傲骨,他真是一个个性怎样的人——
    生(众):奇特的人。
    (师板书:人物奇)
    3.阶段小结。
    师:刚才有同学提问,小说中的众人有何作用?请同学们说说看。
    生1:用众人来衬托泥人张的手艺超出常人。
    师:烘托的作用。在文章的结构上、笔法上有作用吗?
    生2:我觉得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第13段写到“贱卖海张五”,众人一同乐。这推动了海张五全买走泥像的情节。还有写前面海张五骂泥人张的时候,众人还都等着瞧泥人张怎样回报。
    师:而且这还是一种悬念的设置。读者就会想,这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写“众人”既是侧面描写,烘托出了泥人张、海张五的个性,又渲染了气氛,让整个天庆馆变得很热闹,整个天津卫很热闹,还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最后情节发展到海张五不得不买走所有的泥人这样的结局。
五、深入探究,由人及世,认识“奇世道”,奇作家
    师:海张五不会报复吗?我们有同学对文章的结尾有疑问,小说这样的结局是否合理?是否可信?请分小组进行讨论。一、三、五排的同学转身向后与后边的同学组成四人或六人小组讨论。
    (生热烈讨论,约4分钟。)
    师:你们觉着这个结局合理吗?
    生1:我觉得这个结尾不大合理,因为课文中说连当官的也怵海张五,他完全可以找一个当官的,把泥人张给抓起来,把铺子给砸了。
    生2:合理的,第13段说谁看谁乐,看来人们对海张五还是内心有不满的,而对泥人张是认同的。
    师:就是说大家都站在泥人张这边。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生3:如果像有些同学所说把铺子砸了,人们就会批评海张五这个不光彩的行为。海张五会把泥人买走,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他是不希望别人议论他的,因此他不会去砸铺子的。
    师:你读得真仔细,海张五还是很要面子的,这一处文字的缝隙被你看出来了。
    生4:我觉得这个结尾比较有戏剧性,给读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
    师:这叫做空白的艺术。
    生5:我觉得这个结尾不合理,因为海张五作为天津卫气最冲的人,又这么要面子,他没有理由不报复的。
    生6:我觉得这个结尾合理,因为如果海张五敢报复的话,泥人张还可以捏出更多的海张五像。(众人笑。)
    生7:海张五要面子,如果报复泥人张的话,众人也是不会同意的,也会在私底下议论纷纷。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
    师:你和之前的同学一样,也提到了众人,这是哪个地方的众人啊?
    生(众):天津。
    师:作品中哪一句可以说明天津人的行事风格?
    生8:第14段:天津卫的事是没有这样完的。
    师:那么天津卫的事是怎样的事?天津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9:天津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地方,谁有本事,谁就能站住脚。
    师:我们来看《俗世奇人》中的另一篇作品《刷子李》中,是如何说天津卫的事的。
    (师点出幻灯片,生朗读):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冯骥才《刷子李》
                     (师纠正“蔫”的读音。)
    师:所谓地地道道的码头上生存法则,只要有本事就能立住脚,再横的人也得让你三分。这个世道可真够奇的!(板书:世道奇。)也只有在这样神奇的世道中才能孕育出泥人张、刷子李、快手刘、风筝魏、机器王这样的奇人。他们的故事同样很精彩,而写出这样精彩故事的冯骥才也是一个奇人,奇作家。请同学们一起读(屏显):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著名作家、著名民间文艺家。他对传统文化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他长期生活在天津,那里有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有很多传奇艺人。他用文字记录,望能保留一种草根文化的根,以寄托自己的情怀。
    师:这也就是冯骥才《俗世奇人》的创作意图。
六、尾声
    师:今天根据同学们的要求,主要品析了小说的动词、细节,以及对比、侧面烘托等写作手法。小说中还有许多值得品味的笔墨,如空白的艺术、悬念的设置、环境的描写等,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品读。下课。
    (李 明 浙江杭州市建兰中学;310011 吴丹青 浙江杭州市教育学院;310006)

 

袁祖东

上一页  [1] [2] 


Tag: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教学实录
上一篇:语文教学改革的严重误区——以张洁的《拣麦穗》课堂实录为例谈(粤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