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它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议论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先借托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得缘故,再以游山为喻,层层深入发挥,展开议论。作者不仅强调“志”的重要,而且强调“力”与“物”的必需。在客观条件不具备时,作者尤其强调要“尽力“尽志”,这与他力主的政治变革精神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作者又从“碑仆”联想到对传闻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这也是作者所倡导的在学习中要深入思考,谨慎进取而不可浅尝辄止,人云亦云的学习态度。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事与后理紧密想扣,把深刻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而又浅显易懂。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所选四篇散文均为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它们描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悲悼、愤怒或者怀念之情,给人以沉重感、正义感;第二类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它们是描写先师形象,表达敬爱之情、诙谐之趣,给人以轻松感,幽默感。 在教学本单元的散文时,我们应该深入的考虑作品中人物的遭遇
单元教学设计纲要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它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议论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先借托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得缘故,再以游山为喻,层层深入发挥,展开议论。作者不仅强调“志”的重要,而且强调“力”与“物”的必需。在客观条件不具备时,作者尤其强调要“尽力“尽志”,这与他力主的政治变革精神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作者又从“碑仆”联想到对传闻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这也是作者所倡导的在学习中要深入思考,谨慎进取而不可浅尝辄止,人云亦云的学习态度。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事与后理紧密想扣,把深刻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而又浅显易懂。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所选四篇散文均为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它们描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悲悼、愤怒或者怀念之情,给人以沉重感、正义感;第二类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它们是描写先师形象,表达敬爱之情、诙谐之趣,给人以轻松感,幽默感。
在教学本单元的散文时,我们应该深入的考虑作品中人物的遭遇、行为,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在这篇课文中,可以引导学生随着鲁迅先生深刻而稳健的笔触,去了解与“三一八”惨案这一历史事件相关的事实,与鲁迅先生那“出离的愤怒”和“浓黑的悲凉”产生同感。《小狗包弟》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作者笔下的金岳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行将结束时有这样一句话:“谁也不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可以视做对老年金岳霖的特点的概括,也可以视做对他的一生特点的概括。
本单元的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个人物的一个个片段故事,教学这些课文首先要分析人物,要分析人物就得分析这些小片段,要分析这些小片段就要抓细节描写,抓细节就要抓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言行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与人物相关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环境描写。如鲁迅对刘和珍平日保持温和的神情、与老师交往注重礼节的描写,既证明受害者是一群纯正的青年学生,也证明段祺瑞执政府的疯狂无理和反动文人造谣的阴险无耻;至于梁实秋笔下的梁任公和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几个精彩的细节即把他们的性格显现无遗。
写人记事散文固然重在记叙,但抒情必不可少,作者在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的同时,还表达作者对人物、对社会的情感判断,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襟怀都在文章中充分显现出来。这些课文篇篇都有作者的真“我”,我们能从中看到悲伤愤怒的鲁迅、伤心悔恨的巴金、诙谐幽默的梁实秋和汪曾祺。阅读散文就要注意品情味,情味不局限于情感,还包括情趣、趣味等,情感、情趣和趣味是散文中的灵魂、核心。
散文以“散”名世,形式活泼,章法自由,那么与此相应的文章线索必不可少,散文的线索大致有三条:情的线索,理的线索,事的线索。《记念刘和珍君》全然顺着作者感情构造章法,处处洋溢着作者的激情,议论、抒情随处可见,而有关刘和珍的行事散见于全文各处,并无完整的成片成线的叙述;《小狗包弟》则有所不同,全然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次序构造章法,作者的感情抒发主要见于文章后半段。《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是作者凭着对所写人物的记忆线索,并按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建构章法的,时而叙述,时而描写,时而议论。
对于中学生来说,品味语言是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任务。学习散文语言,首先应该做到解读难句、品味意蕴深刻的语句;其次还要赏析一些重要语句,记诵一些优美、精警的语句;还要总体地评价课文的语言风格,可以在不同课文之间进行比较;从读写结合方面说还要仿写句子,记住词语、句式以便在作文时化而用之。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可以熟读全文,背诵若干文段,但首先要把文中的一些难句读懂,不可囫囵吞枣飘忽而过,在此基础上,则可以着重赏析一些精警语句,还可以仿写句子;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可以朗读几遍课文,寻找对梁实秋的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的感觉,并对文中一些精彩描写的语句和一些简练生动的文言语句进行重点赏析。
此外,我们要特别注意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精神。所谓挖掘,就是深入探究、细致分析、真情感受,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挖掘的对象,一是课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二是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我们可从中感悟鲁迅刚正不阿的品格,感受刘和珍等进步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反省、忏悔是《小狗包弟》的主题,一个受迫害、无责任的老作家对自己反省,对小狗包弟、对读者、对社会表达忏悔,这是作者道德主义的表现。我们读这篇课文,不仅要感受作者的这种崇高精神,还要把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检视自己的道德增益或道德缺损。学习《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我们可以发现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溢于言表,汪曾祺对师长的敬爱则藏匿于诙谐幽默的情调之中,我们读描写国学大师的作品,应该见识其成就,仰慕其才华,崇尚其精神。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文体特征属于新闻和报告文学类,课程标准中归入实用类文本,要求“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本单元文字障碍比较少,教师不必像前三个单元一样,在关键字词上精雕细琢,在精彩语段上反复吟诵,更多应采用整体感知,比较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新闻的基本方法,学习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进而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和基本结构,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
本单元课文文字较为浅显,可打破传统的教法,重新组合教材,例如把《短新闻两篇》和《飞向太空的航程》合成一个小单元,重点解决新闻的类别、新闻的基本格式和新闻背景的特点与作用。《包身工》作为一个小单元,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理解材料和背景资料的有机结合,议论和抒情文字在文中的作用等问题,也可参照《教师教学用书》P124“《包身工》研究性学习案例”的方法,把这篇课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则作为自主阅读课例,每个同学自主阅读,并提出问题,带到学习小组中共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疑难问题在讨论课中和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具体的课程目标设计如下: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了解香港回归和“神舟五号”飞射成功的基本情况,增强振兴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振兴民族和促进国家统一富强的意识。
2、 认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愚昧和灾难,探讨形成的原因,自觉树立维护人类和平、敬畏生命尤其是尊重弱势群体(如“芦柴棒”这一类人)的意识。
3、 以航空英雄、基层劳模为榜样,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知识和能力
1、 新闻的一般特征,报告文学的特点。
2、 阅读新闻,筛选信息的能力。
3、 攥写新闻、通讯的能力,程度较高的同学尝试写报告文学。
三、过程和方法
本单元主要的方法是:目标解读法、自主阅读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1、 目标解读法。主要适用于第13、第14课,教师课前可设计几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在小组中讨论,在课堂上交流,教师也可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交流阅读感受,一些知识目标在课堂上加以明确、解决。
2、 自主阅读。主要适用第15课,自己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在学习小组中和同学共同研究,寻找解决的方案,一些比较大,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通讯和新闻有什么?掏粪工时传祥在现代社会还能被评为全国劳模吗?可存疑,留待课堂讨论,课堂解决不了的,可请教专家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专题。
3、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刘发虎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