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正文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924

概要: 一、设计说明《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来抒情的经典散文,它线索明晰,感情真挚。故理解和掌握象征手法,清理线索:环境不平凡——形神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着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在本文的教学中,意在多读,预习熟读、课堂赏读、品味再读。以读代讲、以读感悟、以读品情。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加强学生对散文多种写法的掌握(特别是象征),在比较阅读中拓展运用,在写作练习中提高升华。二、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本文的主旨。2. 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3. 理解并初步运用象征手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学习,让学生自然生成象征手法的有关知识;朗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情感目标: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象征手法及象征意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一、设计说明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来抒情的经典散文,它线索明晰,感情真挚。故理解和掌握象征手法,清理线索:环境不平凡——形神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着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在本文的教学中,意在多读,预习熟读、课堂赏读、品味再读。以读代讲、以读感悟、以读品情。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加强学生对散文多种写法的掌握(特别是象征),在比较阅读中拓展运用,在写作练习中提高升华。
  二、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本文的主旨。
  2. 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3. 理解并初步运用象征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学习,让学生自然生成象征手法的有关知识;朗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情感目标: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象征手法及象征意义的揭示;
  2. 难点:分析人与树的相似之处。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1. 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正音,理解词语,了解文章大意。
  2. 收集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等资料,以备课堂上交流。
  (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教师准备
  1. 准备在课堂上播放的多媒体文件《小白杨》;
  2. 准备有关作者、背景及象征手法概念的多媒体文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多媒体文件,《小白杨》,同学跟着唱。唱毕,这首《小白杨》唱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它歌颂赞美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
  (学生必然回答“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从而揭示象征的定义。
  投影: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2. 今天我们学习的散文《白杨礼赞》(板书课题)与《小白杨》歌词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歌曲导入,营造课堂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从写作手法导入,紧扣教学重点。)
  (二)预习交流
  1. 生字词正音、释义(投影);
  2. 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投影)(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 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
  2. 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特质?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白杨树与人的相似之处)
  3. 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请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     外部形象     内在气质
  (学生与文本对话,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针对文本的重要问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然后合作交流。)
  (四)再读课文,赏析品味(合作探究):
  1. 赏析形美、神美: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白杨树的?
  (2)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教师范读7、8自然段,学生思考。
  (3)白杨树的形美,显示了它不平凡,它的内在气质美吗?
  师:欣赏课文到这儿,我们才明白作者托白杨来赞美的是……对、是北方的抗日军民,这种写法就叫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播放多媒体文件,介绍象征手法及写作背景。
  (学生在赏析品味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及树与人的相似点中,自然生成对象征手法的认识。)
  2. 朗读,赏析“景美”,体会衬托手法的运用。
  师:白杨树的形美、神美与北方抗日军民极其相似,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揭示了。但本文2、3段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高原风光,多余吗?为什么?
  (明确:不多余。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也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写高原风光及作者的感受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本环节中,学生能够达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相互渗透,并对探究结果达成共识。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3. 分析本文的抒情线索。
  明确:白杨树不平凡:生长环境不平凡——外在形象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
  (学生再读课文,归纳板书,理清文章抒情线索。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来完成此问题。)
  (五)品味语言,写法: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
  教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1. 课文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2. 朗读,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的内容贯穿起来。)
  下列问题,学生能提出来更好,否则教师应适时点出:
  1.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2. 第七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
  3. 赏析四个“难道”句式的妙处?
  4. 篇末写楠木是否多余?
  (说明:品味美文,提高审美能力;品手法,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温习衬托的写法。)
  (六)推荐阅读:
  1. 比较阅读《白杨》
  思考:这篇文章突出了白杨树怎样的形象特征?作者又借此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相关阅读:《白杨礼赞》姐妹篇《风景谈》。
  多媒体出示《风景谈》内容简介,具体内容可查阅茅盾作品及研究的网站。
  (七)运用写作:
  1. 想一想:以象征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章该如何写?
  2. 写作实践:
  以梅、竹、粉笔、蜡烛、松或其它你喜爱的事物,任选一个事物,写一个小片段,以象征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
  3. 指导写作:以粉笔为例,先说说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然后说说思路,最后写作。
  4. 学生展示。
(听、说、读、写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读写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八)小结:
  1. 同学们,通过三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2. 教师补充小结。
  (说明:学生自主说,既体验成功的快乐,又获得理性化的认识。)
  (九)板书设计:
                       环境之美
  白杨树的不平凡     形神之美    象征了北方抗日军民
                       象征之美
 

侯平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