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正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823

概要: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2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我有一个梦想年级高一学期上期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演讲背景2、感受飞扬激情,把握文章思路和作者的思想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4、积累精彩词句,掌握修辞方式5、体悟马丁•路德•金的人格魅力,学习献身精神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2、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教学思路采用情趣寻入→整体感知→朗读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教学方法1、诵读体味2、问题探究 3、合作探讨教 学 资 源多媒体Powenpoint课件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课时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请同学们根据我说的几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迈克尔•乔 丹”、华盛顿、比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2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我有一个梦想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标 1、了解作者及演讲背景
2、感受飞扬激情,把握文章思路和作者的思想
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
4、积累精彩词句,掌握修辞方式
5、体悟马丁•路德•金的人格魅力,学习献身精神






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路 采用情趣寻入→整体感知→朗读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

教学

方法 1、诵读体味
2、问题探究
    3、合作探讨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Powenpoint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时 一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请同学们根据我说的几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迈克尔•乔 丹”、华盛顿、比尔•盖茨。(学生答: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美国被很多人描绘成自由的天堂,纽约曼哈顿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也成了美国的象征。但是,美国真的是所有人的天堂吗?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如何?下面,我们一起听听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通过这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一】 
学生思考谜底   
活跃思维,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





马丁•路德•金,神学博士、牧师,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终年39岁,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在美国民权运动者的心目中,马丁•路德•金永远是引导他们前进的旗帜。
【活动二】



















时 三






题,





1. 诵读——渐入佳境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教师以娴熟的诵读技巧“范读”课文
2.整体把握文意
本文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以哪些角度来写梦想?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点拔、明确: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本文思路:梦想是什么?(17~25节)为什么要实现梦想(1~4节),怎样实现梦想?(5~16节)梦想实现之后是怎样?(26~32)


【活动三】
1. 学生自读课文
2.聆听老师的范读
3.理清文脉    

 1.学生可以体会文章诗一样的语言和一泻千里、不可遏止的气势,并在反复诵读中领会马丁•路德•金的精神。
    2.思路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缜密的逻辑思维特点。
四、作


计 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时 一


梦:



景,




    
(一)赏析梦想的内容(17~25)
1.作者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自由、民主、平等
2.请2~3名学生朗读17~25段
3.诵读指导
本文的体裁是演讲辞,为了感染听众,打动听众,首先应充满激情;梦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事物,应用欣喜的、满怀憧憬的情感去读。
4.作者为何不直接表达成“我梦想有一天,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这样不是更简洁吗?何必用9个段落来表达。
教学点拔,学生回答:运用排比的修辞,增强语势,使情感更丰富、饱满;同时也使内容更具钳、充实。


(二)赏析梦想的缘由(1~4)
1.作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梦想?美国黑人的境遇如何
学生回答:生活悲惨,体现在第2自然段。
2.重点品读第2段
①请学生诵读该段
②诵读提示:沉痛的情感
③连用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有什么作用?
点拔:运用排比,揭示了黑人悲惨的生活现实: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④再请2~3名学生诵读品味。
⑤诵读提示
隔离、歧视——贫困——蜷缩、流亡,这些词语从排列上看,语义逐渐加重,朗读时感情也逐渐加强。

此环节学生以问题探讨和自由讨论的形式进行。
1.思考梦想的内容
2.诵读体味情感
3.体会排比的作用和效果。













4.思考作者为什么提这样的梦想
5.重点品读第2段
    此环节,朗读教学贯彻始终,学生通过对文中大量排比、比喻语段的朗读、品味,感受到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对听众的感染力,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揣摩演讲辞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教学思路上采用逆向思维,由果到因,巧妙设疑,精要点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在缜密的逻辑思路。


⑥补充背景(多媒体展示)
南北战争胜利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黑人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但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黑奴宣言》签署100多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二等公民。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没有选举权,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尤其在南方诸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都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在这种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⑦图片展示:美国黑人被迫害、歧视的资料(多媒体显示)
3.讨论:开篇为什么阐明“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
①为黑人争取民主、自由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
②宣言的光辉与黑人悲惨的处境形成巨大的反差,具有较强的讽刺性和感染力。


(三)实现梦想的方式、途径
1.作者号召人们用什么方来进行斗争?
教师点拔,学生回答:非暴力抵抗。马丁•路德•金信仰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他号召人们抗争;同时,他还是一位牧师,信奉基督教的普遍仁爱,所以他提出非暴力抵抗的斗争方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主张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6.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7.思考斗争方式
8.朗读第7段,把握理智、平缓的语气
9.诵读10~14段,体会排比段慷慨激昂,豪气冲天的气势。
扩充课文内容,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分工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多媒体显示:“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不是打败或羞辱白人,而是要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马丁•路德•金
   2.请学生朗读第7段
   诵读指导:理智、平缓的语气
   3.斗争的目标、决心如何?
   明确:不达目的罢休,体现在10~14段
4.诵读10~14段
点拔:①从内容上看:争取人生存权→物质生活的满足→争取政治权,语义逐渐加重。

[1] [2]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登高》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一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