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四是课程建设的累积效应正在显现。*年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已建设126 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1门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分两批共建设了187门省级网络课程,推动了高校网络多媒体教学工作,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领域和共享范围,弥补了教育资源短缺,从一个方面提高了全省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效益。五是“人才强校工程”成效突出。全省已有51位“两院”院士在高校工作并实现了我省本土培养院士零的突破。面向海内外引进了51名特聘教授,重点培养了146名优秀中青年学者,资助了700名骨干教师,遴选了200名中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全省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4名省级教学名师。教育厅从*年开始,将连续5年,每年安排资金800万,选100名教师到国外进修,遴选的都是一些我们急需的专业、学科方面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希望学校把好关,送出去的教师一定要有明显的收获,回来就管用,在教学和科研上能够做得更好。六是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郑州大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化学)基地” 实行 “导师制、课程负责人制、滚动竞争制、分流培养制、奖学奖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讲话,标签:征文演讲稿,征文演讲比赛,http://www.51jxk.com五是“人才强校工程”成效突出。全省已有51位“两院”院士在高校工作并实现了我省本土培养院士零的突破。面向海内外引进了51名特聘教授,重点培养了146名优秀中青年学者,资助了700名骨干教师,遴选了200名中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全省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4名省级教学名师。教育厅从*年开始,将连续5年,每年安排资金800万,选100名教师到国外进修,遴选的都是一些我们急需的专业、学科方面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希望学校把好关,送出去的教师一定要有明显的收获,回来就管用,在教学和科研上能够做得更好。
六是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郑州大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化学)基地” 实行 “导师制、课程负责人制、滚动竞争制、分流培养制、奖学奖教制、齐抓共管制”,积极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突出中原文化特色,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把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塑造。
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零的突破。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省部共建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七是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全省有207个本科基础课教学实验室通过了教育厅的评估验收。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在大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的同时,加大实验室整合力度,以学科和专业大类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平台;加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几年来,全省共有739个队2217名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20个队获全国一等奖,46个队获全国二等奖;有212个队636名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有12个队获全国一等奖,12个队获全国二等奖,成绩逐年提高。前不久举行的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我省几所高校的成绩非常好。
八是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产生了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通过宣传发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积极支持学校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河南农业大学在*年教育部组织的五年一轮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试评中获得优秀等级,河南理工大学在*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今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也已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
九是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已建成容量达13TB的管理中心存储局域网, 为全省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查询和全文传递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全省高校联合书目数据库,丰富了全省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河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在全国首批启动建设的六个省级中心之一,有效地促进了全省高等教育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16号)精神,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主力军作用,以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给学校带来了新面貌,学生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我省很多高校连续多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命名为社会实践的先进单位,有些学校已经连续十几年获得这样的荣誉称号。大学生党员的比例占大学生总数的8%,学生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高校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高等教育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好,大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得这么好,主要还是得益于各高校在承担了很大压力和风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这里,我代表教育厅向在座各位及全省高校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这几年我省高校的教育工作、教学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进一步总结,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优化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坚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千方百计地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瞄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和学科发展前沿,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
(四)坚持根据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拓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五)坚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业务过硬、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不断满足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六)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名牌专业、精品课程,形成优势和特色。
(七)坚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稳步提高。
(八)坚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和保障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九)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校园网和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十)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工作,连续*年保持高校的稳定,为高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回顾“*”时期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总的感觉到,这个时期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由于规模迅速扩大,我们原来的基础又比较薄弱,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一些新困难、新问题。这次跨越性的发展,使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来思考、前瞻河南的高等教育,认真、冷静地研究、分析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亟待进一步更新。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时,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观点,特别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应该怎么做?这是当前我们需要重点考虑解决的一个方面。
二是教学投入不足。一方面,这几年高等教育发展很快,经费每年都有增长,从省财政来讲,可以说尽了很大的努力。现在河南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居全国前列,但由于人口,特别是教育人口的基数大,生均教育经费在全国排在后列,高校生均经费在全国排20多位。另一方面,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校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主要依靠的是贷款,目前贷款又面临很多困难,有些学校面临着资金断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全省高校利用信贷资金131亿,已还贷59亿多,还剩70多亿。最近,我们正在抓紧与开发银行进行30多亿贷款的合作项目,争取春节前这30多个亿能够到位,这样可以大大缓解一部分高校资金紧张的问题。另外,我们也正在抓紧协调其他银行按照开发银行的模式集中对高校贷款。所以经费投入不足是当前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也存在有的学校的领导、教师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九年来规模迅速扩大,大部分学校都是多校区管理,管理成本增加,耗费的人力增多,带来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