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5管子最小弯曲半径,管子弯曲处的弯曲度应符合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四、配线4.1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材料合格证,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蕊的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规范要求。4.2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室内外绝缘配线间的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要求。4.3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导线的蕊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4.4塑料护套线不宜直接敷在抹灰层,吊顶,护墙板内。4.5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五、开关配电箱安装5.1安装在同一建筑物内、构筑物内的开关,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主品,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触可靠。并列安装的开关距地面高度一致。5.2暗表的开关应采用专用盒,专用盒的四周不应有空隙,且盖板应端正并紧贴墙面。5.3电气照明装置的接线应牢固,电气接触应良好,需接地或接零的灯具、开关、插座等非带电金属部份应有明显的专用接地螺丝。5.4电气照明装置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破损部位应修补完善。5.5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标签:幼儿园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范本,http://www.51jxk.com
第七篇 模板工程
目 录
一、模板类型
二、支模方法及拆模方法
三、隔离剂的选用
模板工程在施工前,应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设计,并进行计算,画出支撑节点。
一、模板类型
1.1拆装式模板
一种为一般拆装式模板,即现配模板;另一种为定型模板(木定型模板和钢定型模板),这种模板系工厂生产的各种不同规格的模板板块,由卡具和支承系统进行安装。
1.2提升式模板
即通常所称为滑动模板,这种模板能通过系统,间隔地沿竖向向上移动。
1.3固定式模板
这类模板有土胎膜、砖胎膜和利用混凝土构件作模板等。
1.4其他
有平板式模板(模板能间隔地沿水平方向移动者)混凝土模壳(混凝土浇灌后,模板即成为混凝土的表面层)和翻转脱模模板等。
二、支模方法及拆模法
2.1柱模板支模法
一般支模法:系用两块长柱头板加两面门子板支模或用四面柱头板支模,柱模外一般隔50—100cm加柱箍一道。
提升模板法:系用两块贴面模板用螺栓连接而成,拆模时,松动两对角螺栓,用人工或提升架将模板提升到上一段,并与已浇捣好的混凝土搭接30cm左右,然后拧紧螺栓,经校正固定后,继续浇捣上段混凝土。
2.2梁模板支模法
梁模板由底板加两侧板组成。梁模板的种类有矩形梁模板、T形梁模板、花篮梁模板、深梁模板和圈梁模板等,梁底的支撑系统一般采用支柱(琵琶撑),桁架和钢管支模。
(1)对花篮梁模板支模,如采用预置楼板支撑法时,在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应考虑其承载能力,使能承受预制楼板重量、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
(2)对梁高在70m以上的深梁模板支撑,由于混凝土侧压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为防模板向外爆裂及中间膨胀,宣在梁的中间部位用铁丝或铁片穿过横档对拉紧,或用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
(3)对圈梁的支模,常采用挑扁担法和倒卡法支模,所谓挑扁担法就是在圈梁底面下一皮砖外,每隔1m留一丁砖孔洞,穿500m×100山木枋作扁担,坚立两模板,用夹条及斜撑支牢;所谓倒卡法就是在圈梁底面下一皮砖的灰缝中,每隔1m嵌入Φ8钢筋一根支承侧模,用钢管或木制卡具卡于侧模上口。
2.3挑檐板支模法
挑檐板模支模,其支柱一般不落地,多采用在下层窗口线上用斜撑支承挑檐部分或采用钢三角支模法,由砖墙承担挑檐重量。对支柱不落地的挑檐板支模,应保证不至发生倾复,因此,应对模板和成型后的挑檐板的倾复进行核算。
2.4墙体模板支模法
有一般支模法和定型模板墙模两种,一般支模法系由侧板、立档、横档、斜撑和水平撑组成模板支设系统;定型模板墙模系由钢木定型板加水平撑及对销螺栓组成模板支设系统。
2.5现场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模法
常用的有分节脱膜法和构件重叠支模法,所谓分层脱模法,是指沿构件长可设置若干砖墩或方木作固定支点,支点间距2m左右,支点间配制的支模,当混凝土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谓构件重叠支模法,系指将构件平卧重叠浇捣,其他支模法,如土、砖、混凝土、胎膜、地坪底模、翻转模、拉模等,有时也采用。
2.6模板起拱
模板起拱分设计起拱和施工起拱两类,设计起拱:为了保证跨度较大的梁和桁受力架受力合理,避免在使用荷载的作用下,构件产生大的挠度,有时设计也规定了构件的起拱高度,叫设计起拱,设计起拱高度应保留在构件上,使拆模后的起拱高度等于设计要求的起拱高度。
施工起拱:施工中,模板受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等外力作用会产生变形,支柱也会产生压缩变形和侧向弯曲变形,地基产生微量沉陷,这些变形加在一起,使浇灌出来的混凝土大梁下垂,也就是产生了挠度,为了使大梁不下垂,一般在支模时,预先使模板中部适当地向上拱起,这就是施工起拱,混凝土浇灌后,施工起拱高度一般与模板相抵消。
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因为模板支撑经承力压缩下降造成梁底下垂以及抵消外观视差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及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多年来,对因模板起拱减少梁的截面高度,用定型钢板做梁的侧模在起拱困难而不起拱,均是不适宜的,解决的办法是将跨中向上起拱改为梁端底模下降,这样的起拱方法既便于支模,又使梁跨中截面尺寸不变。
2.7板、梁、柱模的关系
板模顶到梁模的侧模上,是便于板模和梁侧模各自调整标高梁底模板外面顶梁侧模,是便于梁底起拱和先拆除梁侧模。
柱模在梁断面处留缺口,梁底顶到柱邦上,是便于梁,柱模单独高整标高,且易拆模,当采用定型柱模周转使用,要求先于梁底板拆模时,可在梁口底加梁底垫木,以便于拆除柱模,若在柱模口上加拼条,可使柱模先于板模拆除。
2.8模板的拆除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②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现定后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 ≤2 50
>2 ≤6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6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注:本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