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气瓶的制造、检验、充装等文件或相关资料;(4)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文件;(5)与充装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质量手册、管理制度。 八、气瓶储存发送制度一、气瓶的贮存1、气瓶应按:空瓶、待检、合格、实瓶、不合格瓶分区存放,特别是不合格瓶应设置隔离区。2、所有气瓶均立放贮存,并留有通道,设好标志牌。3、气瓶不得受曝光曝晒,不能放置在热源附近,以保持气瓶温度在40℃以下,避免瓶内压力上升。4、气瓶在储存期间,应经常进行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现象等。5、瓶库要保持清洁、干燥,经常观察库内室温,当室温高于35℃时,应采用屋顶喷水等降温措施。6、瓶库账目要清楚,数量应准确,每班交接,月底盘点,做到账物相符,记录齐全。二、气瓶发放1、严禁未经检验的或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出公司。2、无警示标签、合格证的气瓶不得出公司。3、做好发瓶登记手续,核对实瓶库台账。4、发瓶员应向用户宣传、贯彻《瓶规》及有关气瓶运输、使用等知识。
气瓶充装管理制度,标签:幼儿园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范本,http://www.51jxk.com(3)气瓶的制造、检验、充装等文件或相关资料;
(4)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文件;
(5)与充装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质量手册、管理制度。
八、气瓶储存发送制度
一、气瓶的贮存
1、气瓶应按:空瓶、待检、合格、实瓶、不合格瓶分区存放,特别是不合格瓶应设置隔离区。
2、所有气瓶均立放贮存,并留有通道,设好标志牌。
3、气瓶不得受曝光曝晒,不能放置在热源附近,以保持气瓶温度在40℃以下,避免瓶内压力上升。
4、气瓶在储存期间,应经常进行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现象等。
5、瓶库要保持清洁、干燥,经常观察库内室温,当室温高于35℃时,应采用屋顶喷水等降温措施。
6、瓶库账目要清楚,数量应准确,每班交接,月底盘点,做到账物相符,记录齐全。
二、气瓶发放
1、严禁未经检验的或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出公司。
2、无警示标签、合格证的气瓶不得出公司。
3、做好发瓶登记手续,核对实瓶库台账。
4、发瓶员应向用户宣传、贯彻《瓶规》及有关气瓶运输、使用等知识。
九、员工培训考核制度
一、人员教育培训
1、积极学习本专业、本岗位的技术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立足岗位成材。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规定,定期组织岗位人员进行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气瓶充装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采用岗位培训和专业相结合的方法,鼓励自学,各级领导、部门应积极为业余学习者创造条件。
4、每年由技术负责人编制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上报总经理批准并由教育办公室落实和实施。
5、对参加各级技术比武并取得优异成绩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并作为调资升级的依据之一。在计划安排的培训学习中,如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者,将给予扣奖或其他处理。
二、考核内容
包括劳动纪律、安全纪律、工艺纪律、充装产品质量、专业管理、技术管理、技术革新和开发等。
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事故的应急救援是一项时效性强、危险性大、技术要求高、牵涉面广、组织协调复杂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与评审
一、演练的目的
演练的目的在于难预案的可行性,符合实际情况程度。
1、通过演练可以检查员工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的适应性及相互支援,协调程度。
2、通过演练可以证实应急救援预案是可行的,对员工是一次全面的应急救援练习,通过练习提高技术及业务能力。
3、通过演练可以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修正预案提供实际资料,尤其是通过演练后的讲评、总结,可以暴露预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和找出改正的建议,是提高预案质量的重要步骤。
二、演练的分类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一般可分为室内和现场二种,室内演练又称模拟演练,它是偏重于研究性质的,主要由指挥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每年演练一次。现场演练即事故实地演练,根据其任务要求和规模可分为单项训练、部分演练、综合演练三种,每半年分别进行演练。
三、演练的基本要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演练得到预期的效果,演练的计划必须细致周密,要把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和应该配备的器材组成统一的整体。
四、演练效果评价和总结
演练后效果评价是每个演练者再次学习和全面提高的好机会,要求每个演练者都要参加演练后的评价,对组织指挥者来抗御,通过评价可以发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问题,从中找出改进的措施把预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演练后的评价和总结是演练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五、预案的整改和落实
在演练评价和总结以后,根据评价总结的意见,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验证,认为确实需要整改的预案内容在最短时间内修正完毕,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十一、接受安全监察制度
气瓶流动性大,用户较杂,充装工作是气瓶使用安全的源头,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重要之一。为此制定本制度:
1、本公司自觉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要求,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督管理、安全监察及各项检查。
2、在接受检查时,相关人员应时守工作岗位,如实反映、报告情况,提供有关见证材料,不隐瞒回避。
3、特种设备安装、修理、改造、使用前应向市质监局特监处办理安装告知手续并申请监督检验,竣工验收后进行注册登记、办理使用证。
4、特种设备在有效期内使用,在检验有效期到期前,及时向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5、每年及时向市质监局特监处书面报告充装情况、质量体系人员变更情况等。
6、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中,必须立即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全面实施,认真检查,及时上报。对验收整改指令,必须以局面整改报告予以上报。
7、在充装许可证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向市质监局特监处办理申请换证手续。
十二、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
不合格气瓶处理包括不合格空瓶处理和不合格实瓶处理。
一、不合格空瓶
1、经充装前检查判为不合气瓶为类形详见《气瓶管理制度》中的“充装前检查”相关内容。
2、不合格空瓶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
抽空处理:新购置气瓶应抽空处理。
退瓶处理:验收不合格气瓶作退货处理。
二、不合格实瓶
1、充装后检查称重不合格和泄漏气瓶判为不合格实瓶,不合格实瓶禁止出站。
2、称重超量和泄漏的气瓶应进行倒瓶处理。
十三、设备完好标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保障生产安全稳定,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1、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仪表、计器和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完整,符合技术要求;
3、基础、机座稳固可靠,递交螺栓和各部件螺栓连接紧固,符合技术要求;
4、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5、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第三条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定点、定人、定质、定时、定量)、“三级过滤”(油桶、油壶、加油点);
2、无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振动不超过允许范围;
3、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定要求;
4、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第四条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记录;
3、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4、设备位号明晰规范。
第五条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
1、设备见本色;
2、轴见光;
3、沟见底;
4、窗明几净;
5、设备及管道的结合部位用肉眼看不结焦、不冒烟、无渗透、无漏痕;
6、设备、工具、材料、操作用具定置化。
第六条 生产部不定期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岗位设备维护做到经常、规范、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