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作文教学作文创新教学谈(摘)» 正文

作文创新教学谈(摘)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作文教学   阅读:8392

概要: 5.利用漫画、趣文鼓励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 作文最忌干人一面,没有创见,因此必须鼓励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我们多方面搜集寓意深刻、趣味横生的漫画或小品文等 ,供学生欣赏、分析、研讨,鼓励同学们从中悟出新意,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看谁的文章立意新、构思巧、联想自然,材料典型,从而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使思维更加敏捷。如漫画《武大郎开店》、 《公牛挤奶》和短文《画蛋〉、《煮称砣》、 《男子汉穿裙子》等,同学们看后,经过认真分析,都能联系生活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挖掘出生活的哲理。 二、广开第二课堂 要培养“三个面向”的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乐于思想、敢于创新、勇于表现的开拓精神。培养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第一课堂远远不够,还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 1.成立文学社团。 在高一、高二年级,我们把各班的写作尖子和文学爱好者,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分别成立了以写作为主和以文学赏评为主的两个文学社团,各由两名老师负责具体指导。成

作文创新教学谈(摘),标签:初中作文教学大全,http://www.51jxk.com

    5.利用漫画、趣文鼓励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

    作文最忌干人一面,没有创见,因此必须鼓励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我们多方面搜集寓意深刻、趣味横生的漫画或小品文等 ,供学生欣赏、分析、研讨,鼓励同学们从中悟出新意,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看谁的文章立意新、构思巧、联想自然,材料典型,从而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使思维更加敏捷。如漫画《武大郎开店》、 《公牛挤奶》和短文《画蛋〉、《煮称砣》、 《男子汉穿裙子》等,同学们看后,经过认真分析,都能联系生活写出有独立见解的文章,挖掘出生活的哲理。 

    二、广开第二课堂

    要培养“三个面向”的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乐于思想、敢于创新、勇于表现的开拓精神。培养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第一课堂远远不够,还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

    1.成立文学社团。

    在高一、高二年级,我们把各班的写作尖子和文学爱好者,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分别成立了以写作为主和以文学赏评为主的两个文学社团,各由两名老师负责具体指导。成立后,作了以下几件事: 

(1)辅导:由语文组有关老师讲了《通讯报导的写作》、《 散文的写作》、《小说的特点》等;为文学赏评小组讲了《现代文学名作欣赏》、《报刊时文评析》等,并组织本组老师批阅学生习作。

    (2)办报。为交流经验,激发兴趣,鼓励写作,两个文学社团分别办了《七彩阳光》、《春苗》小报,将文学社成员或同学中独具特色的文章刊登出来,发放到班或张贴在校园,供师生评阅。

    (3)出访。组织文学社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去访专业户、工厂、政府机关等,深入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 思想认识,积累素材。

    (4)写稿。社团成员每两周至少写一篇稿子,然后分组评阅 ,择优在小报上发表,并将其中富有特色的文章推荐给辛集市文联主办的文艺小报《梧桐树》,或寄交省、地乃至全国性青少年文学刊物。

    2.开展节日或专题征文。 

    我们协同校团委会先后开展了“五四”、“国庆”、“校庆” 、“教师节”等征文活动,以文学社成员为骨干,发动同学们踊跃投稿,每次均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文印发全校。看过《红高梁》、《芙蓉镇》、《凯旋在子夜》等影、视后,分班举行座谈,号召同学们写观后感或影评,发表个人观点,利用壁板和“专刊”交流,通过这些活动,既可对学生进行爱国和革命传统教育,又便于增强学生们的是非鉴别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组织作文比赛。

    辛集市每年开展“童心杯”作文竞赛,我们均组织同学们参加 ,曾获一、二等奖;省、地及《作文通讯》等举办的作文比赛, 我们也都组织同学们参赛,并获得较好的名次。另外,学校每学 期分年级搞一次作文竞赛,评出名次,予以奖励和表扬,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集体观念大有益处。

    4.举办演讲比赛、诗文朗诵会。

    每学期分年级进行一次,中心主题选取与青年密切相关的, 如祖国与青年、我们的追求、时代在召唤等,由师生组成评委会 ,采取当场亮分的形式。学生兴趣高,反应强烈,对培养学生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均有很大益处。

    5.举办剪报和作文展览。

    语文组协同校团委、文学社联合开展这一活动。方法是将报刊上文质兼美的文章剪下,分类汇集,张贴出来,供同学们课外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领域,开拓视野。同学们的范文,也选出来 ,分期张贴展示。这一活动的开展,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起了促进作用。近三年来,有五十多篇学生习作在省、地报刊发表,辛集市文联还吸收张丽卿同学为会员,并在其文艺小报《梧桐树 》上为张丽卿出了习作专辑。常红梅同学的《活得要洒脱》一文被《作文通讯》刊出后,反应强烈,近两月时间,收到全国各地大中学生的七十多封来信,共同探讨“人生”这个大课题。

    实践告诉我们,写作教学走改革开放之路,对培养学生写作 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浅析作文的个性特征

 



武汉市汉南一中  刘希    邮编:430090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评分中有这样一条:有个性特征。对于“个性”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都觉得不太好把握:个性特征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方面呢?对于学生的这一疑惑,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加以阐释。 



    一、立意的个性化。不管是命题作文,供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确定了写作内容之后,就必须确定文章的立意。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千文一面,构思趋同,有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章选取的角度相同,立意相似。如果能避开大众化的立意,另辟蹊径,找到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那么文章的主题肯定就有个性了。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如求异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去确定文章的主题,找到个性化的立意。 



    二、语言的个性化。考场作文十分注重语言的表达。语言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或平实质朴,或华美绮丽,或诙谐幽默,或端庄大器。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可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摹仿别人。而应说自己的话,力求自然,流畅。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三、标题的个性化。近三年高考的话题作文,都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对这一项要求,很多学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很随意地为自己的作文定一标题。标题可以说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风采所在。因为别人读你的文章,首先接触的就是标题。一个传神的标题,就能即刻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们的眼睛为之一亮。我们常说的题好一半文便是此理。所以考场作文一定要做到“以目传神”,精心地拟定标题。 



    总之,“个性”一词,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有属于自己的而不同于他人的东西。作文能否有个性特征,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训练。 作文创新中的误区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中学(453002)刘志强 

  

近年来,创新是一个时髦的话题。从中央到地方,创新也成了各种场合领导的口头禅。作文也如此,书市里,各种创新作文充满了书架,一派蓬勃景象。江泽民同志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确,创新很重要,文艺更需要创新,学生作文也是如此。然而一些学生的作文常常走进误区,弄巧成拙。 

    一、剑走偏锋,强词夺理。 

     观点的新颖是无可厚非的。为了追求观点的新颖,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很多思维方法。其中影响学生最大的恐怕是所谓“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于是不少学生将其奉若神明,随意歪曲,让人啼笑皆非。例如高考作文“诚信”命题,有些学生就善于反弹琵琶,来个《且慢讲诚信》。文章写到:“诚信”害死人,俗话说,兵不厌诈,诸侯争霸时宋襄公讲诚信,结果落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又列举今天讲诚信吃亏的例子,试图证明“诚信”未必真需要。虽然语言简练典雅,但让人感到有些强词夺理。 

     其实,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看待事物都需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这种执著一说,看似新颖,如果立场不正确,恐怕要弄巧成拙的。 

二、忽视积累,鄙视模仿。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文章容易,写好文章的确是不容易。短短的一篇文章能反映出作者知识和人格。有位外国资深编辑曾说过:任何一篇作品到他手上,他都能一下子看出作者心中是否充满对人生、对世界的爱。可见,文章难也不难,关键看你的知识和情感积累。有了知识和情感积累后,要多读优秀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使自己的文章结构精巧,表现力强。但一些学生刻意创新,忽视积累,语言晦涩,让读者如堕云里雾里。这种抛弃了知识和情感积累的创新是难以获得读者的认可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中作文教学初中作文教学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
上一篇:《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