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作文教学高考作文胜棋四步» 正文

高考作文胜棋四步

[10-16 16:55:02]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作文教学   阅读:8590

概要:1985年高考作文是就环境污染问题,让考生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解决。一考生的开头这样写道: 编辑同志:看到信封上“澄溪中学”几个字,你们也许会想到我们学校一定会有一条澄碧的小溪。是的,几年前它是澄碧的。你们猜那里面一定是鱼光鳞鳞,岸边鸟语花香,环境宜人。是的,几年前确是如此。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方,学生们一定在溪边读书、散步、谈心。不错,几年前就是这样的。文章以“澄溪中学”起兴,紧扣“澄溪”,简单几笔,勾划出学校前几年的优美环境,文笔清新简洁,吸引老师读下去。同时又为下文反映学校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打下了伏笔,形成了强烈的反衬。这篇文章的开头,被许多老师所称道,整篇文章也被判为满分。1998年高考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一考生开头写道:“自小我就喜欢藤本植物。它们没有松柏耐看的外表,没有垂柳的轻柔,没有紫荆的繁茂,没有白杨的挺拔。但我喜欢它的坚韧。”在酷热的评卷场上,能多多看到这样的文章,是一件赏心乐事。应试作文开篇要简洁明快,迅速切入主题,以突兀、悬念、假设等笔法,干净、精彩的语言抓住人、打动人,一开

高考作文胜棋四步,标签:初中作文教学大全,http://www.51jxk.com
1985年高考作文是就环境污染问题,让考生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解决。一考生的开头这样写道:

    编辑同志:
看到信封上“澄溪中学”几个字,你们也许会想到我们学校一定会有一条澄碧的小溪。是的,几年前它是澄碧的。你们猜那里面一定是鱼光鳞鳞,岸边鸟语花香,环境宜人。是的,几年前确是如此。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方,学生们一定在溪边读书、散步、谈心。不错,几年前就是这样的。

文章以“澄溪中学”起兴,紧扣“澄溪”,简单几笔,勾划出学校前几年的优美环境,文笔清新简洁,吸引老师读下去。同时又为下文反映学校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打下了伏笔,形成了强烈的反衬。这篇文章的开头,被许多老师所称道,整篇文章也被判为满分。
1998年高考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一考生开头写道:“自小我就喜欢藤本植物。它们没有松柏耐看的外表,没有垂柳的轻柔,没有紫荆的繁茂,没有白杨的挺拔。但我喜欢它的坚韧。”在酷热的评卷场上,能多多看到这样的文章,是一件赏心乐事。
应试作文开篇要简洁明快,迅速切入主题,以突兀、悬念、假设等笔法,干净、精彩的语言抓住人、打动人,一开篇就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
(二)、结尾巧妙,余音绕梁。
林纾先生说:“为人重晚节,行文重结穴。”结穴,即文章的结尾。结尾是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的重要一环,是文章的重点。人们对文章总体印象的好坏,文章的结尾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结尾,能使文章产生意味深长、余音绕梁的效果。
1986年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让考生以比喻论证的方式,阐述生活中“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的道理。一考生在结尾时说:“一个马胜利只能改造一个造纸厂,而‘森林’一样的马胜利却能振兴一个国家。”把“人才”与“森林”巧妙结合,使主题得到了升华。1993年的高考作文,一考生以《新老交替颂》为题,对给定的材料进行了改写。他在结尾写道:“正在这时,电视里传来了北京的最强音:废除干部终身制;我们伟大的祖国选出了新的……”,一样把自然现象与政治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意味深长、引人回味。
(三)、独树一帜,卓然不群。
同题作文,关键在新,在别致。应试作文在立意上要跳出一般人的思维圈子,大胆出新。只有这样,才能标新立异,才能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
应试作文,切忌“懒”。懒于思考,懒于出新,不假思索地选一个大路的主题、简单的方法,随随便便地写下去,写下去……
同样是1986年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考生所谈的多是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社会风气、改革等一类的热门话题。而一考生“杀出一匹黑马”,将平日谈滥的“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的问题搬上了作文,注入了与题目相关的活力,一举避开了“众口一词”的俗套,在文章立意上独树一帜,取得了卓然不群的效果。而作为正处在青春期的作者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因此文章新颖别致,内容充实,当然也就被评为上乘之作。
总之,应试作文不仅在开头、结尾上要新,在主题、立意上也要新,避开众口一词,避开千篇一律,以自己独到、新颖的结构与内容赢得好评、取得好成绩。

四、巧妙构思    玉润珠圆

高考命题是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所有考生,要求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竞争。这就决定了它必须照顾全局,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因此,高考作文题目就必须明白、易懂。从过去20多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看,人人看了都觉得题目清楚,主题鲜明,绝少让考生闷题、晕题、不知所云的现象。
但是,正因为高考作文题目明白、易懂,人人都知道写什么,可写好却不容易。就如萝卜、白菜谁都会炒,但炒好,炒得色、香、味俱全,炒得适合人的口味却难。
以1998年的高考作文为例: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坚韧——我追求的性格/战胜脆弱
本来,只要选准和写好造成困难、压力和脆弱的事件,具体刻画和分析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转变,写出真情实感,就可以了。实在的,这样的作文并不难。
但根据河南省高考年报介绍,一本30份的卷子中竟有十多人举这样的例子:高考临近,父亲或者母亲或者自己最亲的人突然去世,给自己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心理一下子就要崩溃了。当然,我们不能妄然断定这些考生都是编造的,但这么多的情况都集中到一起,也有点太离谱了。而另据报载,有的考区,竟有高达20%(?)的考生“制造”了父母双亡、离异或自己有残疾而又奋斗不息的“事实”。
这些考生由于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去“选”取合情、合理的合适事件、情节,去表现自己战胜脆弱、追求坚韧的心路历程,只是一味编造、虚构,写出的文章就不真实、不感人,自然也不会有理想的成绩。而且,这种编造、虚构又会落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俗套,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一位考生仅仅选取了过去“高考落榜”这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件,很好地表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战胜脆弱
七月流火,知了热得在树上吱吱啦啦地叫,而我站在成绩公布栏前,心却一阵阵发冷。黑色七月,我终于没能逃脱厄运。
回到家里,不吃不喝的睡了两天,没有人理我。爹妈都是老实的农民,都指望我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也好光宗耀祖。而我却交了一份无力的答卷,没能给他们挣到脸面。
第三天早上喂罢牛,爹就叫我起来同他一块去开一块荒地。我们村属岗地,好田不多,所以每家都要种一些荒地。我有气无力地跟在爹的后面,我可以不吃不喝,但我却没有理由不干活,因为我生在农家。
清晨的风吹着,倒也不怎么热。其实并没有我什么活,只是把整堆的土粪撒开就行了。我坐在地头看爹犁地,因为爹并没有叫我走。随着牛铃声一次次由近到远,又一次次由远到近,天气也越来越热,把一块地犁完是不可能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炎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了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关爱和感激,这头牛为我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的扬着,不肯放下。
一下又一下,鞭子每打一下,那头老牛就快走几步,每一鞭打在牛身上,也像打在我身上,我的心一次次抽紧。我并没有劝父亲回家,我知道,种地就是这样,你不可能因为心痛牛就及早回家。
中午时分,一块地竟犁完了。父亲甩完最后一下鞭子,老牛用力向前迈完最后一步。父亲停住了,我的泪也流下来。“爹,我想复习。”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复习生。每当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父亲所甩的最后一鞭,最后一鞭也是那么响亮,那么有力。
感谢老牛,感谢父亲。

这位考生没有过多地描述落榜的过程,只有开篇以热与冷的对照,鲜明地点明出了七月的黑色和自己的厄运。再将父母之希望与自己之落榜进行联系,突出强大的精神压力。下面,作者并不急于写自己如何面对压力、战胜脆弱,而把笔锋一转,写自己和爹爹一块去开垦荒地。通过对拓荒老牛的描写,通过老父手中高扬的鞭子,老牛坚韧奋进用力向前的精神,给了自己战胜脆弱的能力和信心。
文章如一个令人感动、回味的小故事,完全为那一种精神、氛围感动了、流泪了,让人体味到它不是一篇应试作文,而是一篇韵味隽永的小品文。
仔细审视这篇文章,它非常平常,选材、叙述、描述、情节,都很平常。但最大的特点是合情、合理,感人至深。这给我们每一个考生都是一个启示:选材要贴近生活,让人读起来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通过平实、普通的文字,把一个感人的事件、完整的情节叙述、描写出来,就能达到玉润珠圆。

上一页  [1] [2] 


Tag:初中作文教学初中作文教学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
上一篇:表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