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需不需要讨论。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什么问题才需要讨论呢?第一须涉及思想方法,通过讨论明确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二须关涉事物的性质,通过讨论集思广益,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第三须比较其他教学方式,讨论是不是最好的、最经济的。教师应当明确,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功能是什么,或者更明确地说,我为什么需要讨论。讨论就是交换意见面之所以要交换意见就是为了互相启发,互相说服,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有些问题并不是一个理解问题,一个认识问题,不是一个信服不信服的问题,而是一个知道不知道的问题。不知道的问题要么查资料、要么观察、阅读,传授、体验、揣摸、接触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独独不需要讨论。不需要讨论而用讨论法,就是无效讨论。有没有条件讨论。是个问题,也需要讨论,但有没有条件讨论?学生在课堂里可不可能展开自己的讨论?例如一位教师上鲁迅的一篇小说,上来就问:中国最博大精深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哪一部?要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没有几十年的文学功底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读破万卷的功夫、没有系统的理论修养、没有长期的良好的文学教育、没有相当的学术地位,恐怕也是不敢来讨论的。但我
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需不需要讨论。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什么问题才需要讨论呢?第一须涉及思想方法,通过讨论明确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二须关涉事物的性质,通过讨论集思广益,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第三须比较其他教学方式,讨论是不是最好的、最经济的。教师应当明确,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功能是什么,或者更明确地说,我为什么需要讨论。讨论就是交换意见面之所以要交换意见就是为了互相启发,互相说服,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有些问题并不是一个理解问题,一个认识问题,不是一个信服不信服的问题,而是一个知道不知道的问题。不知道的问题要么查资料、要么观察、阅读,传授、体验、揣摸、接触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独独不需要讨论。不需要讨论而用讨论法,就是无效讨论。
有没有条件讨论。是个问题,也需要讨论,但有没有条件讨论?学生在课堂里可不可能展开自己的讨论?例如一位教师上鲁迅的一篇小说,上来就问:中国最博大精深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哪一部?要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没有几十年的文学功底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读破万卷的功夫、没有系统的理论修养、没有长期的良好的文学教育、没有相当的学术地位,恐怕也是不敢来讨论的。但我们教师就让十几岁的孩子来讨论这个问题,还美其名日对信学生”。
怎么讨论。讨论不管是作为一种思考方式还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和规则的。如果没有按照讨论本身固有的要求来讨论,那也是无效讨论,是伪讨论。现在语文课堂里的所谓讨论有七“不”。两“假”、一“无”。七“不”是:不给时间(不给时间思考)、不给材料(空想)、不给背景(没有任何依据)、不给方法(瞎猜)、不交锋(各说自己话)、不辩驳(只要说出来了的都对)、不分析(只有表态不问为什么);两个“假”是:假答案(问的是A答的是B)、假统一(不管是什么答案都会评为好所以是假统一);一个“无”是:无结果(没有解决任何矛盾和疑难)。这样的讨论是徒具“讨论”的形式而毫无“讨论”的意义,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猖撅。
4.3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它们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理论内涵的。但我们许多教师把它作了极其简单的理解:新课标不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那好,大家都来“讨论’吧。以为只要是讨论就是自主学习.就是合作学习,就是探究学习,这是一种绝对的误解。讨论只是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它是否需要,我们讨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创造了什么条件来讨论,我们是不是按照讨论所需要的程序和方法来讨论。这些问题没有考虑,没有达到上面讲到的四点要求,它就是“无效讨论”。
注释:
①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05
②③陈军《这,叫不叫拓展》[J].中学语文教学,2004,(9),26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