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当堂训练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练习。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 答案(参考):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
诗歌教学(人教版),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当堂训练4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练习。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
答案(参考):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小结4: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烘托手法中的反衬。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又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三、总结:
诗歌描写常常将这几种手法综合运用,以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四、作业: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纱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北宋元丰五年(1078)徐州春旱,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从民请,至石潭祈雨。入夏,果雨。雨后,苏轼到石潭谢雨。一路所见,写成《浣溪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请赏析词的上阕三幅画面的声响与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幅画面组成了一组清新活跃的仲夏乡村图:淡黄的枣花,白色的蚕丝,苍翠的柳树,绿色的黄瓜,色彩艳丽;簌簌落花声,咿咿缫丝声,叫卖黄瓜声,音响和谐。反映出时雨充足后,乡野一片勃勃生机。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有画,绘声绘色;动静结合,以声衬静,情景交融。
教后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