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南京市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四)学习评价» 正文

南京市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四)学习评价

[10-16 16:49:1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93

概要:南京市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四)学习评价2005、6、27请同学们注意:本卷分第Ⅰ卷、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在试卷上;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3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zào) 笞刑(chī) 针砭(biān) 沉湎(miǎn)B.肇事(zhào) 恫吓(dòng) 抽搐(xù) 桎梏(gù)C.惊愕(è) 拙劣(zhuō) 铿锵(kēng) 缴械(xiè)D.卓越(zhuó) 玉砌(qiè) 伺候(cì) 崔嵬(wé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编篡 磐石 良辰美景 缄口不语B.贤慧 融合 战死疆场 袖手旁观C.萦绕 暮霭 江山社稷 艰苦卓绝D.今宵 缥缈 恻隐之心 义愤填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田锋回头看了一眼被自己甩在后面的其他选手,微微一笑,并依靠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自豪,向终点

南京市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四)学习评价,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南京市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四)学习评价
2005、6、27

请同学们注意:本卷分第Ⅰ卷、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在试卷上;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30分)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糙(zào)    笞刑(chī)     针砭(biān)      沉湎(miǎn)
B.肇事(zhào)   恫吓(dòng)    抽搐(xù)     桎梏(gù)
C.惊愕(è)      拙劣(zhuō)    铿锵(kēng)   缴械(xiè)
D.卓越(zhuó)   玉砌(qiè)      伺候(cì)    崔嵬(wé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编篡    磐石    良辰美景     缄口不语
B.贤慧    融合    战死疆场     袖手旁观
C.萦绕    暮霭    江山社稷     艰苦卓绝
D.今宵    缥缈    恻隐之心     义愤填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田锋回头看了一眼被自己甩在后面的其他选手,微微一笑,并依靠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自豪,向终点线奋力冲刺。
B.据这家慈善机构最后的统计,这次为残疾儿童捐款数量最多的并非那些大方之家,而是生活在底层的许多普通的市民。
C.人家叫伽西莫多跪在那块圆形底座上,他照着做了。人家脱掉了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听之任之。
D.在日本今年举办的世博会上,张宁与小学同学不期而遇,二十年后他乡相遇,一见如故,两位老同学激动万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最新统计,目前社会上有近20%左右的人将按月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河里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造成的恶果。
C.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D.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智慧和风度。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祖国的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B.《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写的序言,它阐明了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家里做过的事。
D.全能的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按照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体现了雨果作品浪漫主义的特点。小说情节怪诞,富有传奇色彩;语言色彩斑斓,富有感情。
B.《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诗题中“行”意为歌行体,“行”属古体诗。本诗写了琵琶女的两次演奏,在音乐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方面,十分成功。 
C.戏剧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依剧情繁简可分独幕剧和多幕剧;依戏剧冲突的性质可分喜剧、悲剧和正剧。《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是现代话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D.唐宋的诗人词客喜欢在字号中使用“居士”,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易安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等等。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入世”精神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孔子一开始就对学生的做法进行激烈的批评:“求,无乃尔是过与?”语言尖锐,观点态度鲜明。
B.《〈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多用排偶句,整散结合,文采斐然,饱含着“痛逝者”的深情,又体现了“勖国人”的写作目的。
C.词在表达人物的情感世界和情绪变化上有独特之处。比如《声声慢》首句十四个叠字,由动作神态到外在环境再到内心感受,层层递进,把内心的悲哀、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D.《秋声赋》中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形色宛然,变态百出”,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并融入了宦海浮沉、人生苦短的感慨。
阅读下面课文中的文段,完成8—11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①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②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③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④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8.对第一段画线句子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句话用类比法说明马克思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B.这句话用打比方说明马克思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C.这句话用类比法说明马克思同达尔文同样伟大。
D.这句话用打比方说明马克思同达尔文同样伟大。
9.对文中内容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这样两个发现”指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B.“一个这样的发现”是指人类历史和剩余价值规律中的任何一个规律。
C.“这样的领域”是指马克思有独到发现的领域。
D.“这样”是指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对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是深入的。
10.第四段的中心句是是
A.句①      B.句②      C.句③      D.句④
11.对这四段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内容叙述正确的的一项是
A.前三段并列论述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第四段总论马克思对科学的观点和态度。
B.这四段文字是并列关系,分别论述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对其他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关注。
C.前三段分说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第四段作总结,对马克思在科学方面的贡献作综合评价。
D.这四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承递的,他们论述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和马克思对科学的观点、态度。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会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辛文房《唐才子传》)

[1] [2] [3] [4]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