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标点符号使用手册» 正文

标点符号使用手册

[10-16 16:50:09]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91

概要: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2)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3)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4.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4)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5.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5)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8] 引号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

标点符号使用手册,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2)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3)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4.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4)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5.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5)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8] 引号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1)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去掉引号,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据说米开朗琪罗病毒就是以大麻病毒为蓝本改进而成的。(“开朗琪罗”和“大麻”是特定的称谓,用引号)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

(3)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

(4)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

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5)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6)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7)伯特 • 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9] 破折号

1、“即”“就是”等词并用。

(1)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一。)

2少用了破折号。

(2)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秦山第二核电厂”是解释前面的,且属于句子的有机构成部分〈则用括号〉前面应加“——”,去掉引号。)

3、破折号前后标点的使用。

表示话题或谈话对象突然转变,或语意有所跃进的时候,破折号前面常常用个句末点号,用以表示破折号前面的话语和意思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例如:

(3)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牛郎织女》)

(4)林先生猛地抬起头来,正和那老婆子打一个照面,想躲也躲避不及,只好走上前去招呼她道:“朱三太,出来买过年东西么?请到里面去坐坐。——阿秀,来扶朱三太。”(茅盾《林家铺子》)

(5)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的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两错,我还能回家乡吗?(夏衍《包身工》)

◆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前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它把注释语和被注释语分成两部分,人们在读到破折号的时候,自然会停顿一下,前面不用标点也不会妨碍阅读理解。

◆破折号的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如果破折号前是句号或逗号,可以不用标点(用标点也不算错);如果是问号或叹号,则应保留,以免影响句子的语气。如:

(6)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5、破折号和冒号用法不同:

◆从语句的前后意思看,破折号往往对前面的某一词的解释说明(例①、例②);而冒号的语言往往是对前面整个语句的分述(例⑥)、总述(例⑦)和解释说明(例⑧)。

◆从语句的前后形式看,破折号可以对把注释部分删去,句子的中心内容或形式仍完整(例①);冒号的语言应该一直句末,而且其语言绝对不可以省略(例⑤)。

◆从语气上分析,破折号表示注释时,无需表示停顿或停顿的时间很短(例③、例④);而冒号有时比分号停顿的时间还要长。

①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呐喊>自序》)

②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包身工))

③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④啊,紫藤花!……我怀念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风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⑤桂林的美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山青、水秀、石美、洞奇。

⑥《为了忘却的记念》共有三处用了典故:写柔石时想到了方孝孺;讲官厅“寻找”作者时,引用了《说岳全传》(清•钱彩著)高僧坐化的故事;第五段中提到了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的情形。

⑦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祝福》)

⑧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10] 书名号误用

1、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使用书名号,除此之外的主题活动、栏目、计划、考试等名称不使用书名号。

(1)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却不属于此,乃机构名,可用引号表示强调。)

(2)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推出的是“计划”,不能用书名号。)

2、丛书的标点。丛书在早年习惯上用书名号(如《万有文库》《四部丛刊》等),现在的丛书最好使用引号而不使用书名号。丛书名为一个词的,连同“丛书”加引号,如“五角丛书”“妇女丛书”;丛书为短语的,只把这个短语加引号,如“当代农村百事通”丛书,“从小爱科学”丛书。

3、报社(报纸编辑部)和杂志社(杂志编辑部)的名称,如果着眼于单位,不用书名号更好。《讽刺与幽默》是人民日报办的漫画增刊。//新闻出版社邀请首都部分出版单位负责人座谈。

◆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用,一般要加书名号。如:《中国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少男少女》请宏志班学生在广州作报告。





(四)关于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要求简洁明了、新颖别致、醒目夺人。一个好的文章标题往往能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浅谈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