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阿Q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健忘的国民弱点。鲁迅说:“但第一需要记性。……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35〕(《坟•娜拉走后怎样》)“健忘”这一国民弱点的实质,仍然是“不敢正视”,掩盖或逃避现实的苦难和屈辱。5 吃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36〕(《坟•灯下漫笔》)鲁迅小说的重大贡献之一,是以一系列成功的典型形象,在中国文学史最早从根本上挖掘出封建主义血淋淋的“吃人”本质,并把它展示在古老的中华民族面前。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说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37](《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这里的“家族制度”,应当读作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这里,“仁义道德”与“吃人”是相互对应并紧密联系的,或者说,“仁义道德”就是“吃人”的代名词。从此,“吃人”这名词,就被赋予了封建主义对人进行镇压和奴役,把“人”异化成“非人”的特殊含义。钱理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与现代幽默,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阿Q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健忘的国民弱点。鲁迅说:“但第一需要记性。……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35〕(《坟•娜拉走后怎样》)“健忘”这一国民弱点的实质,仍然是“不敢正视”,掩盖或逃避现实的苦难和屈辱。
5 吃人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36〕(《坟•灯下漫笔》)鲁迅小说的重大贡献之一,是以一系列成功的典型形象,在中国文学史最早从根本上挖掘出封建主义血淋淋的“吃人”本质,并把它展示在古老的中华民族面前。
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说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37](《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这里的“家族制度”,应当读作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这里,“仁义道德”与“吃人”是相互对应并紧密联系的,或者说,“仁义道德”就是“吃人”的代名词。从此,“吃人”这名词,就被赋予了封建主义对人进行镇压和奴役,把“人”异化成“非人”的特殊含义。
钱理群在分析《孔乙己》的 “叙述者”后面的意味时说到:鲁迅在具体考察描写中国社会时,他有一个重大的艺术发现,在中国,不仅封建制度、封建伦理道德“吃人”,而且千百年的习惯势力所形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更在无时无刻地制革着“吃人”的悲剧;而在鲁迅看来,后者是更为普遍,更不露痕迹,因而是更为可怕的。因此,他总是要在他的悲剧主人公的周围,设置一群“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构成一种社会环境、氛围,或者说,把他的主人公置于“社会(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在与“社会(群众)”的“关系”中来展现他的悲剧性格和命运,从而形成“看/被看”的叙述模式。
由以上小说的分析解读中,我们不难归纳中国国民的一些劣根性:欺软怕硬,奴性十足;盲目自大,排斥外物;墨守成规,敌视变革;死要面子,自欺欺人;麻木冷漠,自私自利;中庸折衷,二重人格;疲沓懒散,得过且过;怯弱圆滑,逆来顺受等。
二.现代幽默下的二十一世纪的鲁迅
有人认为,鲁迅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一步步被推上“神圣的祭坛”,成为二十世纪最显赫的文化偶像。在当下中国大众的意识领域,鲁迅的确可以被这样评价。但是如果回到鲁迅本体,而不是着眼于鲁迅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就只剩下一架空壳了。如果,鲁迅是因为被误解,被歪曲后走上“神圣的祭坛”的话,对鲁迅而言实际上是极不公平的。鲁迅固然伟大,但是这伟大不关乎意识形态构筑出的使命般阅读空间。在中国的语文课本上,鲁迅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专用符号,以一个党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走进读者的心灵空间的。这到底是鲁迅的幸还是不幸?
鲁迅对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招牌”非常警惕,但是就是这样的警惕中,他反而在去世多年后成了意识形态最浓抹重彩的一个。这种可能是好意的歪曲使真实的鲁迅很难通过一条现实的精神通道打开意识形态的囹圄,只有那些对自身有着强烈的反思倾向的思想者才能曲径通幽,找到那个“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鲁迅。然而真实的鲁迅就是连鲁迅本人也希望他人回避的,在鲁迅看来,真正的悲剧是发现“梦醒后无路可走”,所以他并不想惊醒那些“做着好梦的青年”。也许是基于此,鲁迅要人们“忘了我”。
对于来者,当然不会因为鲁迅“忘了我”的警告而真的忘掉那个“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的鲁迅,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鲁迅并没有被二十世纪的来者忘掉,但是如果使鲁迅死后大放异彩的是恶意的打扮以鲁迅之名赚钱之实例多的不可再多了。明白了解了世人的国民性,但不去更大范围的去唤醒世人,而是去利用世人的这些弱点加以玩弄的实例也很多。,那这样的不被忘掉实在要比干脆忘掉鲁迅更为残酷的多。有谁可曾因为鲁迅被误解而痛彻肝肺吗?倘如此,他大抵可以为鲁迅正名了。
当我们今天向二十世纪挥手道别的时候,也只有鲁迅的精神墓碑可以使我们带着崇仰去瞻顾,因为只有在鲁迅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里才改写了主奴根性jiao相应和的知识分子之心灵史,这是鲁迅之幸,还是我们之悲?这是我们之悲,还是鲁迅之幸?这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虽然这与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出路问题,我们到底该怎样正视自己的心灵状态?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知识分子这样堂而皇之的精神称谓?当奴化成为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时候,就让我们饮啜鲁迅那没有调和的“药酒”吧,醉倒的永远是“清醒的人们”!
参考文献:
1.鲍晶著 《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高远东著 《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3.张生、杨燕丽选编 《鲁迅其书》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程帆等 《我听鲁迅讲文学》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0年版
5.彭定安著 《鲁迅学导论》
6.孙郁著 《一个漫游者与鲁迅的对话》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7.陈安湖著 《鲁迅研究三十年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12.陈漱玉主编 《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13.陈鸣树著 《鲁迅的思想与艺术》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4.钱理群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5.钱理群著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讲演录》 山东画报出版社
16.《21世纪:鲁迅和我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7.钱理群著 《走进当代的鲁迅》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