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论小山词“贵异”之“异”» 正文

论小山词“贵异”之“异”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645

概要: 当当 ruishenglin@yahoo.com.cn 厦门市新店中学 摘要:作为北宋词家,晏几道在词法上惨淡经营,既全面继承其父晏殊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又能越其畛域,独出机杼,遂在小令词的抒情技巧上穷极变化,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同其他婉约词家相比,他对令词这种抒情诗歌形式的发展最具有独特性贡献的是:他在艺术上刻意求新求异,善于用极简练的文字创造出某种新异的意境,真景物与真感情的高度融合,使其词的意境臻于自然浑成的完美境地;善于用简练笔墨勾勒形象而不加烘托的白描,塑起一个个鲜明感人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美的享受;善于用一系列独特的意象,辅之以深沉、细致,复杂之情的抒情技巧来丰富词的艺术宝库,使得词法更加多样化。关键词:小山词;意境;人物美;意象。在北宋词坛,晏几道向负盛名。自晁补之以降,评说者纷纭。关于其词作风格,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说至为精当:“叔原贵异,方回赡远。耆卿细贴,少游清远。”贵异之“贵”,虽有注家理解为动词“看重”,但考虑到其与“赡远”、“细贴”、“清远”等词的对应,笔者认为理解作形容词为宜。“贵”字作为小山词艺术风格的标示,其内涵有二。一是指其

论小山词“贵异”之“异”,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当当   ruishenglin@yahoo.com.cn  厦门市新店中学 


摘要:作为北宋词家,晏几道在词法上惨淡经营,既全面继承其父晏殊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又能越其畛域,独出机杼,遂在小令词的抒情技巧上穷极变化,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同其他婉约词家相比,他对令词这种抒情诗歌形式的发展最具有独特性贡献的是:他在艺术上刻意求新求异,善于用极简练的文字创造出某种新异的意境,真景物与真感情的高度融合,使其词的意境臻于自然浑成的完美境地;善于用简练笔墨勾勒形象而不加烘托的白描,塑起一个个鲜明感人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美的享受;善于用一系列独特的意象,辅之以深沉、细致,复杂之情的抒情技巧来丰富词的艺术宝库,使得词法更加多样化。
关键词:小山词;意境;人物美;意象。

在北宋词坛,晏几道向负盛名。自晁补之以降,评说者纷纭。关于其词作风格,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说至为精当:“叔原贵异,方回赡远。耆卿细贴,少游清远。”贵异之“贵”,虽有注家理解为动词“看重”,但考虑到其与“赡远”、“细贴”、“清远”等词的对应,笔者认为理解作形容词为宜。“贵”字作为小山词艺术风格的标示,其内涵有二。一是指其词作渊源有自,出于《花间》南唐正统而格调更为高卓。如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言:“叔原在诸名胜中,犹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又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言:“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晏殊,欧阳修词皆踵武南唐词人冯延巳(1)。因此,陈氏在拿晏几道与其父晏殊、欧阳修作比较时,其评语的深层认识是肯定晏几道词对南唐词传统有着继承与超越。“贵”字的内涵之二是指其出身富贵门庭,而资质俊采,故词作有高华气象。这一点王灼《碧鸡漫志》言之甚明:“叔原词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殆不可学。”小山词“贵”之特点,参照词作,结合前人评论容易理解,故本文不赘述。作为小山词艺术风格标示之二的“异”字,前人也有涉及,如晁补之云:“叔原不蹈袭人语,风度闲雅,自是一家。”(《古今词话》引)但以“不蹈袭人语”之评释“异”字似过于狭隘,而风度闲雅用于形容其父晏殊词作更妥贴。晁评不能令人满意。笔者将就此略作申述,从晏词的意境、人物、意象诸层面对小山词之“异”(即特质)陈述己见。
一、意境之“异”
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曰:“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于此。”又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2)。”据此可知,王国维强调的是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与作者真情实感流露的高度结合,也要求做到情景交融,物我无间,方可谓之有境界。“境界”也即“意境”。小山词在此有突出表现,他善于用极简炼的文字造出某种新异的意境。试读《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配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这首词字数不多,内容却极为深邃。起首“天边金掌”点秋景。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词以“天边金掌”指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但作者词风不求以俊俏胜,故第二句以闲淡笔调,写白露为霜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天边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似乎也随之延长了。仅用二句来写秋空之景,已能表现出汴京气候、景物特色。这种写景技巧,我们不妨与柳永之代表作《望海潮》(东南形胜)作一番比较。柳永这首描绘杭州都市的名作,以大量的景物,来表现钱塘的“形胜”和“繁华”,层层的铺叙,大量的白描,因此显得十分壮观。在写景方面,我们发现,柳永注重对景物作横向具体铺排,写得十分热闹。而小山却较少铺排,比较注重词人的主观感受,写所见之景,其景不象柳词那样繁杂、阔大和气象万千。而只是巧妙地撷取富有特征的事物作简单的勾勒,提起即放下,韵味十足。再与花间词派韦庄词比较,我们发现韦词对景物描写较注重对景物声色状貌静态或动态作细致描摹,以突出景物特征,如《菩萨蛮》“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这些景物更多是浓抹之美,金、黄、翠、绿的色彩相配,或互补,或对比,色彩绚丽,斑烂相映衬,显得金光闪闪,五彩缤纷,有一种华贵美。而晏词则不同,色彩较为清淡,对具体景物只作概括,不作具体描摹,只以概括虚涵之笔,稍作点染,其景物便在淡淡哀愁气氛渲染中似乎具体可触。
词景洗炼,写情则转折起伏,步步深化。况周颐《惠风词话》卷二说:“‘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有甚不得已者⑶。”可见作者心事重重,必有许多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之慨,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理之。此中层层挫折,重重矛盾,感情曲折,自然而然把意境推向更为深厚的高度。结尾“欲将”句显然是对上面的补充说明,说明其客中偶逢佳节,狂欢痛饮,意在摆脱悲凉心境,但是悲凉由来已久,太深太久了,所以末句用商量口吻要求歌女,不要唱出哀怨的歌声,否则自己沉醉不了,就要孤苦悲哀。语曲而意婉,
似旷达实悲苦。写尽词人在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孤独苦闷的心情。
如果把“意”与“境”相对分开来看,小山词的“意”表现得更
为突出。陈廷焯赞叹其情时说;“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是所谓“纯
情”词人⑷。他的情,乃一己之情事,大多抒发其“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的惆怅,“光阴易逝,境缘无实”的感慨;他的情,无论聚欢离悲,皆出于真情深情之自然流露。他的情有别于其他词人。南唐后主李煜是个抒情高手,他与小山有着不少的契合点。就身世而言,李煜由一国之君覆灭而沦为阶下之囚,小山则由宰辅暮子因家道中落而落拓半生,共同身世之变,使之都有华屋山丘之感。但是细细品味 二者自有不同:其一,表现情感内涵不同层次。李煜抒发的是重温帝王旧梦的悲恨和苦苦而又无力解脱的怨痛心情;而小山抒发一种离愁别恨,今昔之别的凄苦心情。其二,感情的宣泄方法之不同。李煜词常是少描写,多感慨,“情为主,景为客”的特点十分突出,又常是起句高唱,感情奔突而出,呈现于词中涌动着不平之气。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诸词,多悲歌凄怆,沉痛淋漓,而小山词感情宣泄较为内敛婉曲,有“言外不尽之致”⑸。
同为婉约词之大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木兰花》,晏殊流连光影富贵闲雅悲凉而缠绵,仍足以令人想及人生诸多缺憾。“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生查子》,欧阳修恋情游宴,惜春怨别,优游不迫,哀而不伤。二者最为突出的便是在闲雅风神中流露出一种轻淡而深永,难以掩饰的伤感情绪。而小山却是“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悲凉难遣,徒有一筹莫展者的深长慨叹。与晏欧二人雍容闲雅、淡淡哀愁相比,小晏这位“古之伤心人⑹”在词中不唯感伤浓烈,且步趋沉郁悲凉矣。
在“意”与“境”结合上,这首词构思之精巧,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技巧。起笔二句写景,点出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在汴京。“绿杯红袖”二句马上转到人事。换片二句,补充上片第三句,写重阳节的活动,这三句是整个过节活动的一个归结点。承上写景,贯下写情。词中的金掌、霜、云、兰等等全都织入了词人现实心境,外物刺痛了词人的悲凉心境,词人也凭借外物发泄深慨,倾诉悲凉,景情融为一片,相映生辉。
在意境创造方面,秦观的词用力甚深,颇得人称赞:“少游词境最为凄婉⑺。”同为婉约词家,晏几道与秦观的词意境深婉,为人所赞赏。但二者情景结合的创作手法却各有特色。试以二首《浣溪沙》比较之: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试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
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染。   溅
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晏几道《浣溪沙》
秦观词多给人一种画面之美,注重就景叙情,其景多取自然山川景物。该词写楼外天色阴沉,词人借助“漠漠轻寒”“无边丝雨”“淡烟”这些景象来烘托渲染气氛,给人一种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这样景内有情,情景交融。晏词较少给人予画面美,他较注重情景齐出,其景也局限于室内景致,而又不泛设景物,这样可避免“质实”而显得空灵而有韵味。该词词人融人事入风景,以高度的艺术从虚着手,遗貌取神,以写一歌女之痛苦寂寞之情,实则是自己心意之写照,物我相融,使其臻于自然浑成的完美境界。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在个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曹洪霞老师的成功教育实例透视
《论小山词“贵异”之“异”》相关文章
  1. 论小山词“贵异”之“异”
  2. 论小山词“贵异”之“异”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论小山词“贵异”之“异”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论小山词“贵异”之“异”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论小山词“贵异”之“异”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论小山词“贵异”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