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用简笔勾勒,或用工笔细描,都须讲究真实,寓含真情。如果任意杜撰或凭空想象,就全呈现假景假情,闹出笑话。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显明特点的事物。 有些人物正面描写或不易表达出精神,或太显露,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侧面描写效果极佳的中外作品中都有十分著名的例子。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
把人物写活,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用简笔勾勒,或用工笔细描,都须讲究真实,寓含真情。如果任意杜撰或凭空想象,就全呈现假景假情,闹出笑话。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显明特点的事物。
有些人物正面描写或不易表达出精神,或太显露,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侧面描写效果极佳的中外作品中都有十分著名的例子。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无独有偶。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这样写玛格丽特的美貌的:“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描写的是一个个观众和演员的反应,目的在烘托玛格丽特与众不同的美丽。有时用极简省的句子也能收到出色的侧面描写的效果。如《守财奴》中葛朗台太太看到丈夫闯进来,瞪着匣子上金子的眼光时,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这一“叫”非同寻常。妻子对丈夫的贪婪成性十分清楚,如果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不是特别骇人,是不可能如此惊呼,如此惊叫上帝救命的。这一侧面描写使人能想象出葛朗台眼睛里燃烧着多么疯狂的贪欲之火,对金子有多么疯狂的占有欲。揭露十分深刻。
如《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先是正面描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这些描写已活画出范进醉心于功名的形象。范进一生苦读,参加了二十多次考试,五十四岁时才中了秀才。大半辈子为贫穷所困扰,遭人白眼,梦寐以求的是乡试中了举,改换门庭,如今真的中举,喜出望外,高兴得发了疯。然后是侧面烘托。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就得到充分的展示。
描写的技巧多种多样,根据人物塑造,可选用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怎样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观察能细致入微,自己有独特的感受。
初学写作的同学先要学习写好一个人,在写好一个人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写两个、三个,乃至一群人。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的人各种各样,反映到文章里也就必然会有人物群像。鲁迅小说《示众》描绘群像的笔力令人赞叹,只要截取其中二三段来看,就可窥见其中的奥妙。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
围着白背心的观看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而这些各色人等的共性是愚昧、无知、麻木,鲁迅先生一个个刻画,把他们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放在一定的关系中描写,纹丝不乱,个个活灵活现。
学生一下子要写出立体的群像十分不易,但以写一个人为主,兼及其他二三人,还是可以做到的。下面是澳门一名初中学生的习作。
让座
“老人家,这里坐!”我毫不犹豫地站起身。“真是谢谢你!小朋友。”“这学生真是有礼貌!”“一定是个有教养的孩子!”我得到众人对我的啧啧称赞,心里油然觉得美滋滋的。这是他一直启发着我——脑海里又浮现出他来……
那是一个浓雾重重的清晨,憋得人直发闷。我背着书包到巴士站乘车,“呀!”怎么这么多人,起码有十个八个的。“刹……”地一声,一辆小巴士急急停下。我往车上一瞧,于是挤了上去,找到了一个座位,慌忙地坐了下去。
我的旁边坐着一位七十几岁的老人家。我瞟了他一眼,只见他那头发依稀有几簇白发,一张又瘦又黑的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他的膝前还站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看来他们是爷孙俩。
突然间,有个冒失鬼从马路边横冲过来,司机紧急刹车。一个妇女携带的男童的头撞在扶杆上,“哇……”地哭了起来;这个妇女怀里的婴儿也哭了起来。原来刹车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车上的人群向前压去,把那睡着的婴儿也弄醒了。两个孩子越哭越厉害,可他们的妈妈也没有办法,只是哄着他们不要哭。这时,这位老爷爷的右手握着旁边的龙头拐杖,左手撑着座位,硬把身子往上提,说:“小姐,就坐这里吧!”
他旁边的孩子对他说:“爷爷,您这么老了,还是您自己坐吧!”
“住口。”老爷爷生气地说:“我平时是怎样教你的?”
那男孩怒目圆睁地瞪着我,好像对我说:“哼!一个年轻人不让座,反而要老人家让位,难道你不觉得羞耻吗?”
我的脸一红,仿佛烧焦了耳朵,慌忙地站了起来:“不,老爷爷,您还是坐着。小姐,这里坐!”
“真是多谢你!”
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车到校门,马上钻进学校。
此时雾已经散去了,太阳的光辉洒满了整个大地。老爷爷下车了,我望着他那风烛残年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我那被泪花弄模糊的视线上,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敬意。他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大了。
文章内容很简单,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的主题健康、积极。描写人物的笔墨不多,但主次分明。老人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虽简笔勾勒,但形神兼备。男孩,妇女携带的男童和怀抱的婴儿,横冲马路的冒失鬼、司机,以及一个无地自容的年轻的“我”,虽寥寥数笔,但起了很好的陪衬作用。把众多的人组合在一件事情中,展现各自特点,褒贬分明,表达主题思想。综上所述,描写人物要善于抓特征,抓个性。无论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都要善于抓住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才能把人物写活,才不会概念化,公式化,模式化。描写人物一定要让人物自己登场活动,让他们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动作,习作者不能掺和,不能包办代替。选用哪种描写方法,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
http://www.51jxk.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3703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