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 正文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

[10-16 16:55:02]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54

概要:由于学生听课很多,通过比较鉴别,他们已经能够对一堂课乃至一种教法的优劣做出粗浅的判断。在他们执教时,便会有意无意地借鉴和模仿那些他们自认为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或者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和方法组织教学。这些会给我们教师很大启发,从中我们不但了解到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标准,而且还可以借鉴和吸收学生在执教时一些先进的有益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 那种死啃书本、坚守阵地,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教师主讲的做法是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当然,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并非教师自己就轻松了,只做个听众而已。教师一定要全过程参与,从课文的选定、备课、资料的提供、教法指导、课堂听课、课后评议、教学建议等,都要一一过问,全面指导,如在选文上就要注意选择那些浅显的易学易教的篇目。否则,撒手不管,教者准备不足,听者不感兴趣,课堂上乱七八糟,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四十五分钟都能发挥它的作用

“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三),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由于学生听课很多,通过比较鉴别,他们已经能够对一堂课乃至一种教法的优劣做出粗浅的判断。在他们执教时,便会有意无意地借鉴和模仿那些他们自认为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或者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和方法组织教学。这些会给我们教师很大启发,从中我们不但了解到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标准,而且还可以借鉴和吸收学生在执教时一些先进的有益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 
那种死啃书本、坚守阵地,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教师主讲的做法是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当然,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并非教师自己就轻松了,只做个听众而已。教师一定要全过程参与,从课文的选定、备课、资料的提供、教法指导、课堂听课、课后评议、教学建议等,都要一一过问,全面指导,如在选文上就要注意选择那些浅显的易学易教的篇目。否则,撒手不管,教者准备不足,听者不感兴趣,课堂上乱七八糟,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四十五分钟都能发挥它的作用。课堂内师生有了共同的话题,避免了启而不发的尴尬,能够让学生在听课中将知识内化,完成知识的迁移,使得认知链有机的联系起来,以至达到“愉快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发展,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着新知识,学生虽然有接收能力,但并不一定乐于接受,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激起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 
查鸣
 
 
    
  RE: 我也贴一篇自己的教育体会的文章  回 复 
 
作者:  木棉 - mumjl (浏览次数: 15 次)
发表日期:   2001-10-05 18:02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在语文课堂上,“创新”还表现为教师甘愿把展示自己的机会让给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长期“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展示自己的精彩。尤其语文学科,那些动人的情节、丰富的形象、华美的辞章,总会给你一种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的愿望。但博古通今、口若悬河、字字珠玑的,永远还是老师自己,再精彩的讲解与分析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一片叫好声与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甘愿放弃展示自己的高明,给学生一个空间,哪怕学生最初的表现是如何浅陋和幼稚,在持续不断的实践中,一定会有令我们欣慰的进步。曾听过一位教师主动“下放名著”的课,他不是抢占课堂,从作者到背景,从电视剧到“红学”,从情节到形象去作大量的分析介绍,而是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四个组的内容分别是:“我看贾府”、“走近黛玉”、“戏说熙凤”、“评说宝玉”,要求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写成发言稿。学生顿时热情高涨,忙于钻研课文,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发言课上,学生的表现令所有听课的老师大为震惊。虽没有老师的细评细讲,学生的领会却极为深透。教师上课可能要强调的,学生都触及到了,甚至老师一般无暇顾及的一些精妙之处(如贾府众多的“门”与其森严的“门规”、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声与宝玉的未见其人先闻其脚步声之别),都品得津津有味,老师也成了课堂一份子,参与学生的评点,一阵阵掌声掀起一次次课堂高潮,可谓精彩纷呈。这才是教学的艺术,才是教师真正的高明!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