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赵显坤 某小学老师因布置作业过多,造成学生常常熬夜。为此,一位家长向教育部门如实反映。这位老师知道后大为恼火,命令学生回家问一问,看看是谁的家长告了她的状。 学生们惴惴不安,回家问家长。这位“告状”的家长竟一时不知所措,吞吞吐吐地说此事与他无关。家长为什么不据实相告?恐怕是担忧孩子日后的“待遇”而选择了沉默。 关键的问题是这位老师的态度——“火气”大了点。 凭心而论,家长向上级教育部门反映情况,合乎程序;反映的内容属于“加重负担”,合乎事实;家长有监督学校工作之责,合乎规定。那么,“火”从何来?大概是我们的这位老师太顾及个人颜面了。 这位教师应该看到,这样做对日后的负面影响:堵了“言路”,会失去外界的监督;“火气”大了,就会影响冷静、客观地对个人行为作出恰如其分的合理判断;教师与家长之间从此有了心理隔阂,不相沟通,必然影响教育工作的开展。 所以,对来自家长们的意见,还是先戒“火气”。
群言堂:先戒“火气”,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