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回乡偶书》导读» 正文

《回乡偶书》导读

[10-16 16:55:02]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392

概要: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朝会稽人,自号“四明狂客”。 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擅长草书和隶书。性格爽直,豁达而健谈。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进士,任太常博士。官至太子宾客、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 他曾撰写《龙瑞宫记》、《会稽洞记》,还被推荐入

《回乡偶书》导读,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朝会稽人,自号“四明狂客”。 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擅长草书和隶书。性格爽直,豁达而健谈。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进士,任太常博士。官至太子宾客、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 他曾撰写《龙瑞宫记》、《会稽洞记》,还被推荐入丽正殿书院编撰《六典》。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灸人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IQ网华文版(新加坡)整理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21世纪,学校的教科研走向何方
《《回乡偶书》导读》相关文章
  1. 《回乡偶书》导读
  2. 《回乡偶书》导读
  3. 是“shuāi”还是“cuī”?--读《回乡偶书》
  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回乡偶书》导读
  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回乡偶书》导读
  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回乡偶书》导读
  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回乡偶书》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