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重点走访部分学生和家长。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同家长的交谈,对家庭环境的观察,能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受着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经过直接与间接的了解达到一个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的目的。(3)走访个别学生的小学老师,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情况。学生的鉴定毕竟是小学老师的高度概括,对个别学生的情况很难详尽叙述,因此,走访部分小学教师是掌握个别学生全面情况的最佳途径。(4)有针对性的分别组织部分同学一起面谈。了解学生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安排妥善?处于何种心理状态?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开学后能否担任一些适当的班级工作等方面进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和部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二)帮助学生排除入学时陌生、胆怯、不安的心理障碍(1)开学典礼前班主任老师应带领学生们参加校园环境,如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等等设施,介绍学校的光荣传统、校风校史。其目的是消除学生对新学校的陌生感,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情感。(2)在学校召开“迎新生大会”的同时,班主任老师应帮助学生组织好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自我介绍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我愿成为大家的朋友”,“愿同学们了解我”,“我的自画像”
引导学生完成好小学向中学的过渡,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2)重点走访部分学生和家长。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同家长的交谈,对家庭环境的观察,能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受着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经过直接与间接的了解达到一个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的目的。
(3)走访个别学生的小学老师,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情况。学生的鉴定毕竟是小学老师的高度概括,对个别学生的情况很难详尽叙述,因此,走访部分小学教师是掌握个别学生全面情况的最佳途径。
(4)有针对性的分别组织部分同学一起面谈。了解学生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安排妥善?处于何种心理状态?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开学后能否担任一些适当的班级工作等方面进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和部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二)帮助学生排除入学时陌生、胆怯、不安的心理障碍
(1)开学典礼前班主任老师应带领学生们参加校园环境,如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等等设施,介绍学校的光荣传统、校风校史。其目的是消除学生对新学校的陌生感,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情感。
(2)在学校召开“迎新生大会”的同时,班主任老师应帮助学生组织好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自我介绍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我愿成为大家的朋友”,“愿同学们了解我”,“我的自画像”等等。这一切既能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又可看出同学的性格特征。对新集体的形成是很有易。
(3)班主任老师应抓住学生的新鲜感、好奇心、观望态度。组织好第一个班级活动;开好第一个班会;上好第一堂课;做好第一次课间操等等。总之,是要开一个好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需要有严格的要求,细致的工作,认真的检查,及时的总结。由此,一个良好的班风自然形成。
(4)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和文体活动。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有一个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也从不同角度了解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三)帮助学生适应中学学习生活,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
(1)帮助学生把握住预习——听课——复习——写作业,每一个重要学习环节。特别要强调养成课前先预习,写作业前先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如何预习、复习,各科教师必须要给予具体的指导。
(2)培养学习习惯还应注意规范化,对作业的书写,答卷时的格式要求等都是很重要的。另外,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的一大困难就是不会记笔记。因为,小学很少有笔记。所以,教师对如何抄笔记?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如何记好预习或自学笔记等,都要进行细致耐心的辅导。
(3)组织好学习班会。如由教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些预习、复习、记笔记的一般方法;初中学习的特点;记忆的规律等内容。也可请高年级学生谈谈他们是如何完成好小学向中学过渡的学习上曾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同学们还可提出自己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同高年级的同学们一起探讨和交流。此外,还可请校内特优生、校友中的优秀人物谈自己成功的经历。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精神。
(4)鼓励学生参加各学科的兴趣小组。这样,不但能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5)开学初班主任老师应经常组织部分学生或学生干部的座谈会,了解各科学习的情况和困难。及时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后这一工作逐步由本班的学习委员组织课代表来完成。
(四)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教师应得到家长的支持、协作、合作。只有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团协调一致时,才能使教育收到最佳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入学召开第一次家长会时,应向家长讲明,刚刚迈入中学大门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这个时期内不但不能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除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外,班主任老师还应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这对学生的教育和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指导,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以上从小学向中学过渡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升入初中时的心理状况;以及教师在学生完成好小学向初中过渡时应起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只是本人的一点想法和平时工作体会的一点积累,也是对教育规律的一点探求和摸索。
(此文1988年获东城区教育学会一等优秀论文)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