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正文

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687

概要: 我的笔就像盲人手中的一根竹杖,轻轻地触摸着这些人生路上的坐标,引领自己慢慢向前。 (原载《书屋》1999年5期)21、作者认为杰出人物占据了“制高点”,对“制高点”怎样理解?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不超过25个字)(5分)答: 22、联系原文,明确“驾船撒网”比喻什么?“捕捞”比喻什么?(不超过20个字)(4分)“驾船撒网”比喻:“捕捞”比喻:23、文章认为“文学是人学”,后文专门谈到了对人的观照,它包括哪些方面?(不超过30个字)(6分) 24、下列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作者常年当记者,接触的人太多,所以能留下印象的只有寥寥数人。B.文学的体验对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二是人。C.正如没有绝对相同的自然景物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对人的探索,永远看不完、说不够。D.静夜读史遇杰出人物有如登五岳、上天界之感,这正

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我的笔就像盲人手中的一根竹杖,轻轻地触摸着这些人生路上的坐标,引领自己慢慢向前。

                                                            (原载《书屋》1999年5期)

21、作者认为杰出人物占据了“制高点”,对“制高点”怎样理解?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不超过25个字)(5分)

答:
  
 
 
 
 
 
 
 
 
 
 
 
 

 
 
 
 
 
 
 
 
 
 
 
 
 

22、联系原文,明确“驾船撒网”比喻什么?“捕捞”比喻什么?(不超过20个字)(4分)

“驾船撒网”比喻:

“捕捞”比喻:

23、文章认为“文学是人学”,后文专门谈到了对人的观照,它包括哪些方面?(不超过30个字)(6分)


 
 
 
 
 
 
 
 
 
 
 
 
 
 
 

 
 
 
 
 
 
 
 
 
 
 
 
 
 
 

24、下列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作者常年当记者,接触的人太多,所以能留下印象的只有寥寥数人。

 B.文学的体验对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二是人。

 C.正如没有绝对相同的自然景物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对人的探索,永远看不完、说不够。

 D.静夜读史遇杰出人物有如登五岳、上天界之感,这正是杰出人物吸引人的地方。

 E.《名山大川》专记自然景物,《人杰鬼雄》只写人物。

六、(12分)

25、用“要成为能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任何思想,只有当它找到合适的“外衣”,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时,才能成为现实的思想,才能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


 成
 为
 能
 被
 别
 人
 理
 解
 和
 接
 受
  
 
 
 

 
 
 
 
 
 
 
 
 
 
 
 
 
 
 

 
 
 
 
 
 
 
 
 
 
 
 
 
 
 

 
 
 
 
 
 
 
 
 
 
 
 
 
 
 

26、依照例句,用“我不是……也不是……而是……的格式造句(4分)

要求:①运用比喻;②句意要表达自己的理想或愿望。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上的古松,也不是屈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摹上的一棵小草棗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新绿。

2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大多数酶在60℃以上就被破坏。但在1996年6月,德国普兰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朱根·彼得斯基发现,在海底火山喷口周围的含硫的海水中,生活着一种远古微生物,它含有一种有机酶,这种酶即使加热到135℃时,仍能保持稳定。

这种酶在工业上可能用途很广。例如,在高温条件下的生物反应中用作催化剂,甚至在清洁剂中使用。现代洗涤粉中所添加的酶往往在60℃就被破坏。而这种新发现的酶在沸水中也很稳定。因此如果利用它便能洗掉其他洗衣粉很难去掉的黏稠性污物。

上面这则消息提供的最主要信息是:(不超过15个字)


 
 
 
 
 
 
 
 
 
 
 
 
 
 
 

七、作文(60分)

28、对于人究竟能活多久,科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的生物学研究。他们运用了多种既科学又有客观依据的方法,推算出人的寿命都应超过了百岁。然而以长寿闻名的保加利亚,百岁以上的老人只占了十万分之五点二,我国人均寿命较长的上海、武汉两市人均寿命也只有七十多一点。延长寿命是每个人的愿望,但如何延长,使人均寿命超过百岁,说什么的都有,目前还没有切实可靠的方法。假如现在有人研究出一项成果,能确保人均寿命超过百岁,可是对于这一科研成果是否推广运用,出于种种考虑,争议颇多。

请你写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作时既可依据现实情况来写,也可驰骋想象去虚构;既可直接发表意见,表明态度,也可通过编述故事,展望前景间接表明态度。②题目自拟。写作文体不限。③不少800字。


答案

1、C (A项:“于”应为“予”,“阻”应为“狙”,“步”应为“部”;B项:“象”应为“像”,C项:“健”应为“键”,“博”应为“搏”;D项:“霉”应为“梅”)

2、D (A项:“对”应为“就”;B项:“从”应为“在”;C项:“上”改为“中”)

3、A 4、B (A项:“如坐春风”一般是形容听到了别人的教诲之后的感觉;C项:“破镜重圆”多用以形容夫妻离散之后的重聚;D项应为“震耳欲聋”)

5、A (B项“拟定”后面因长的定语而少了宾语;C项:“分别”应放在“以”的前面;“质疑”中的“质”与前面的“提出”重复) 6、B

7、C (A项:《木兰诗》是北朝民歌;B项:巴尔扎克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D项:《暴风骤雨》是“现代”而不是“当代”)

8、B “白首”句不是为自己而叹,而是慨叹岁月如流,家乡长久沦陷,归期遥遥无望。9、D 这首词写得比较含蓄,与《满》的格调有所不同,但在思想内容上仍有其内在的统一性。《满》表现的是抗击金兵,收复中原,这首表现的则是不满“和议”,反对投降。

10、C “由虚而实”错。

11、B (遇,应解释为“对,对待”。《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

12、C (节度应解释为“布署,节制调度”)

13、C “因起舞”中的“因”:于是;“因河为池”中的“因”:依靠,凭借(A项中的“虽”都解释为“即使”; B项中的为都是介词,“替”;D项中的“而”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14、C (这一句应译为:“胡人中有什么不特殊的计谋,就秘密地将消息使祖逖知道)

15、D (注意,这一题的题干中的要求是“措施”。) 16、D

17、C (A遗漏了附加因素。B少了“恒星”。D少了距离44光年)

18、D (A原文是“同样可能”。B原文是推测语“可能不适用于”。C两者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

19、A (B和C都只涉及某一侧面,而A才是高度概括)

20、A (理由见一、二两段。B应为“近圆形”,C应为“较小”,D无此内容表述。)

21、代表一个领域的开拓,代表一段历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海。

22、“驾船撒网”比喻“写作”或“纸和笔”;“捕捞”比喻“探究、挖掘人物的思想”

23、他们的创造与失败、奋斗与牺牲、乐观与悲伤(含后面的三项“之美”亦可)

24、A(不构成这种因果关系)E记自然不可能不涉及人,同理,记人也不可能不涉及景物)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盐城中学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