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学习试用修订版大纲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正文

学习试用修订版大纲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498

概要:3.重新认识教学内容。习惯上,把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读写,把课文的词句段篇,把教材中的思考·练习、基础训练当作教学内容。这些是教学内容。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能凝固了,要发展地看,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点是要活用课文。课文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但不要把课文用死了,教死了。所谓活用,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不同。比如,同样是古诗,低年级就可以读读、背背,中年级还可以理解一下诗句,高年级再进一步,可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体裁不同,使用也应有所不同,要根据体裁的不同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诗歌可以背,故事可以讲,童话、寓言可以演。课文类型不同,教法也应有所区别。精读课文的教学有示范作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学生都要读通、读熟,精读课文还要读出感情,有些还要能够背诵。但在理解上,不应是逐词、逐句、逐段地串讲、串问,一定要根据大纲的年段要求,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突出重点、难点,要少而精。另一点是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要宽泛。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

学习试用修订版大纲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3.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习惯上,把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读写,把课文的词句段篇,把教材中的思考·练习、基础训练当作教学内容。这些是教学内容。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能凝固了,要发展地看,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点是要活用课文。课文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但不要把课文用死了,教死了。所谓活用,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不同。比如,同样是古诗,低年级就可以读读、背背,中年级还可以理解一下诗句,高年级再进一步,可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体裁不同,使用也应有所不同,要根据体裁的不同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诗歌可以背,故事可以讲,童话、寓言可以演。课文类型不同,教法也应有所区别。精读课文的教学有示范作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学生都要读通、读熟,精读课文还要读出感情,有些还要能够背诵。但在理解上,不应是逐词、逐句、逐段地串讲、串问,一定要根据大纲的年段要求,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突出重点、难点,要少而精。

 另一点是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要宽泛。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鲜活的现实生活,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教学内容。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也可以适当引进相关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教学革命烈士诗《我的‘自白’书》,结合阅读《红岩》中的有关描写,观看电影《烈火中的永生》片断。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

 4.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这次修订大纲,没有单设“课外活动”一章,而是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章里,用一节讲“语文实践活动”。其用意在于避免课内与课外人为的割裂,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沟通与融合。“语文实践活动”里讲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如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多数可以在课外开展,课上适当联系,如办手抄报;有些可以直接引进课堂教学中来,如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开故事会,演课本剧。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要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 

 (四)关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道德素质是管方向的。无论什么时候,语文教学都要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责任。这是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此其一。第二,对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要理解得宽泛一些。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中本身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审美的及其他人文方面的。第三,也是关键的一点,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要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比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再如,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入境,进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其间,文与道的关系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情感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而思想、情感的升华,又促进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语文能力和思想、情感的共同提高。

 2.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关系。首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从思想上十分明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学生观,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还学生主人的地位,才有可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学”无所谓“教”。反之,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带有很大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难以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喜爱语文学科并保持学习的热情;指导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即每个有差异的个体,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最终达到“用不着教”,能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有独立见解,有自学能力。

 3.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情感是文章的主旨。“披文入情”,充盈着丰富的情感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语文教学要克服“重分析、轻感悟”的弊端,反其道而行之,突出情感,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通过加强默读、自读自悟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目前的语文教学,课本内与课本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分别隔着一道高墙。今后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加强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而且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变封闭为开放,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在教学内容上,不惟书,现实生活中适合的语文教育资源皆可用。在教学形式、渠道上,一切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增长智慧才干的皆可行。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学,学了为现实生活服务。

 5.提高教师素质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关键。提高教师素质,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要热爱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语文能力逐步提高,而且热爱生活,学习求知,学习做事,学习与人共处,学习如何做人,打下较好的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责任重大,祖国的未来在你手上,每个孩子的前途在你手上。就拿培养创造思维、创造人才来说,教师很可能在一件小事上发掘了一个孩子的某方面的才能,也很可能在这件小事上扼杀了一个天才。其次,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教师不学习,很快会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自己学生的后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当前,要加强教研、科研,勇于实践,树立先进教学思想,运用科学教学方法,破陈旧、落后、繁琐、低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模式,使语文课成为学生爱学、学生学好、学生会学的一门课程。 

 (五)关于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导向作用。以往把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估教与学的惟一标准,在导向上出了偏差。教学评估不改革,师生有后顾之忧,素质教育有夭折的危险。这次修订大纲,第一次增加了“教学评估”一章,足以说明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改进教学评估,最重要的是解决认识问题。首先,要明确评估教学的目的,即通过评估及时得到反馈,以利教师改进教学,这是最主要的目的。其次,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教学水平一般地说同考试分数成正比,但是如果教学评估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语文实践,高分数不一定等于高质量。我们提倡的是既打好基础,又培养能力的语文质量观。再有,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评估教与学。要充分发挥评估对教与学的激励作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看一时的情形,更要看发展,应当不断地给师生以新的希望,在动态的评估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认识问题解决了,方法的改进并不难。一是做到全程评估。不能只抓期中、期末,特别要重视对平日教与学情况的考察。一是做到全面评估。不仅看知识,还要看能力、情感、态度、习惯;不仅采取书面的形式,还包括口头的,以及课外阅读、练笔和参加语文活动等方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测试,要防止超纲,不要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教学评价要对教学起好的导向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